朝野僉載閱讀答案
《朝野僉載》
方驚疑,禪師曰:“吾為汝試之。”因入殿中,橫塌壁行,自西至東凡數百步,又躍首至于梁數四。乃引重千鈞,其拳捷驍武勁。先輕侮者俯伏流汗,莫敢仰視。
禪師后證果,居于林慮山。入山數十里,經廬殿堂窮極壯大,諸僧從而禪者常數千人。齊文宣帝怒其聚眾,因領驍騎數萬,躬自往討,將加白刃焉。禪師是日領僧徒谷口迎候,文宣問曰:“師何遽此來?”稠曰:“陛下將殺貧僧,恐山中血污伽藍①,故此谷口受戮。”文宣大驚,降駕禮謁,請許其悔過。
禪師亦無言。文宣命設饌,施畢,請曰:“聞師金剛處祈得力,今欲見師效少力,可乎?”稠曰:“昔力者,人力耳。今為陛下見神力,欲見之乎?”文宣曰:“請與同行寓目。”先是,禪師造寺,諸方施木數千根,臥在谷口。禪師咒之,諸木起立空中,自相搏擊,聲若雷霆,斗觸摧折,繽紛如雨。文宣大懼。從官散走,文宣叩頭請止之。
因敕禪師度人造寺,無得禁止。后于并州營幢子未成,遘病,臨終嘆曰:“夫生死者人之大分如來尚所未免但功德未成以此為恨耳死后愿為大力長者繼成此功。”言終而化。至后三十年,隋帝過并州見此寺,心中渙然記憶,有似舊修行處,頂禮恭敬,無所不為。處分并州大興營葺,其寺遂成。時人謂帝大力長者云。
(選自《朝野僉載》)【注釋】①伽藍:寺廟
《朝野僉載》習題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禪師以劣弱見凌 凌:欺辱
B.乃引重千鈞 引:拉弓
C.師何遽此來? 遽:突然
D.后于并州營幢子未成,遘病 遘:遇,遭遇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汝以力聞,當佑我 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
B.神去且曉, 且何謂閣子也
C.因入殿中,橫塌壁行 因擊沛公于坐
D.諸僧從而禪者常數千人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稠禪師初出家時,因身若無力常常受到同輩和尚的欺負,便抱著金剛塑像的腳發誓,祈求賜予力量,抱著腳祈禱七天后,金剛果然現身了。
B.吃下金剛帶來的肉筋后,稠禪師果然變得力大無窮,向同伴們展示了一番他的力量后,先前輕視欺侮他的人全都被嚇著了。
C.文宣帝因稠禪師信徒過多而來討伐,卻被禪師的精神感染,繼而為其神力震懾,問罪而來卻請罪后告去,并下令讓禪師指揮人建造寺院。
D.稠禪師一生有不少奇事,臨終遺言也頗有玄機,三十年后,隋朝皇帝一番舉動又為稠禪師的傳奇故事添上了的富有神秘色彩的一筆。
19.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夫 生 死 者 人 之 大 分 如 來 尚 所 未 免 但 功 德 未 成 以 此 為 恨 耳 死 后 愿 為 大 力 長 者繼 成 此 功。
20.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1)我以羸弱為等類輕侮,為辱已甚,不如死也。(3分)
(2)齊文宣帝怒其聚眾,因領驍騎數萬,躬自往討,將加白刃焉。(4分)
《朝野僉載》閱讀答案:
16.B(引:舉,拿。)
17:D(D均為定語后置的標志。A第一個“以”,介詞,因為;第二個連詞,相當于“而”,表修飾。B第一個“且,副詞,將要;第二個“且”,句首語氣,相當于“那么”。C第一個“因”,于是,第二個為“趁機”。)
18.A(抱足至六日將曙)
19:夫生死者/ 人之大分/ 如來尚所未免/ 但功德未成/ 以此為恨耳/ 死后愿為大力長者/ 繼成此功。
20.(1)我因瘦弱而被同伴瞧不起,被羞辱得實在厲害,不如死了的好。
(2)北齊文宣帝因為聚集了這么多人而十分惱怒,便統領幾萬精銳人馬,御駕親征,想要殺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