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大討論中的文化自覺閱讀答案
《中國式大討論中的文化自覺》閱讀材料
過馬路闖紅燈固然暴露了國人規則意識淡薄等陋習,但是路口紅綠燈時限設置不科學及過街天橋等硬件欠缺也是誘因;放學時學校門口秩序之混亂仿若集貿市場,這也不能全怪中國家長的矯情。我們無比懷念那個“孩子們戴著小黃帽排著隊唱著歌回家”的時代,但現如今混亂的交通狀況和讓人擔憂的社會環境,又怎能讓家長們對孩子放手?太多太多的“中國式問題”,事實上并不僅僅關乎個人素養,表象的背后總有抹不去的現實必然。
不過,必須要說的是,這一場全民性的“中國式”大討論,我們又無法把它視作簡單的娛樂化消費或調侃。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的話說,“中國式”現象把很多本來大家習以為常的現象放大,并引發集中討論,可以對從政府到公眾的全社會起到警示作用。而這種中國人以調侃的心態進行自我反省的現象,甚至可被視為一種文化自覺的體現。
所謂“文化自覺”,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說“中國式”大討論是文化自覺的體現并不夸張,將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合并同類項”后歸置為“中國式××”,這既可以看成是民眾對現實問題的抱怨,也可以看成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中國人在國民形象、精神追求上的一種提升。那些持續而來的“中國式”調侃與反省,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始重新打量自己身處的社會的文化,正視它的陋習,謀求秩序重建,這正是這場全民大討論的“正能量”所在。
一場表面喧囂的全民性大討論中蘊藏著難能可貴的“文化自覺”精神,不管怎樣,網民們對社會文化的各種“中國式”揭短,終極指向是希望中國社會越來越好。有意思的是,這場討論同樣引起了外媒的圍觀。美國《僑報》近日發表社論稱,綜觀種種或單一呈現或交織在一起的“中國式”問題,這個詞語的背后,隱含著中國人對自己所生活的國家的復雜情緒。不論是國民還是當政者,都要勇于為注入新的“中國式”內涵而謀變。企盼未來的“中國式”,不再代表落后與負面,而是成為先進、正能量、國家魅力的代名詞。
全民熱議“中國式”問題,政府機構不能缺席。拋開有色眼鏡看外媒的評論,這的確是一個好建議。
(選自《中國青年報》,有刪改)
《中國式大討論中的文化自覺》閱讀題目
8.下列對“中國式”的說明,恰當的一項是( )
A.從“中國式過馬路”到“中國式接送孩子”,現在看來,凡是被貼上“中國式”標簽的都是一種社會積習。
B.作者認為“中國式”標簽“妖魔化”了國人的素質,因為國人素養不佳的情況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C.之所以出現“中國式過馬路”等現象,不是因為國人素養不佳,而是因為社會設施等方面有問題。
D.美國媒體認為政府也要為將“中國式”變為先進、正能量的代名詞而努力,這是一種偏見。
9.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國人以調侃的心態進行自我反省的現象,可以被視為一種文化自覺的體現。
B.以后再有“中國式”現象出現,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因為這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東西。
C.未來的“中國式”將會成為先進、正能量、國家魅力的代名詞,因為國人會因外國人的譏笑而自強。
D.如果再出現類似“中國式”的全民大討論,應該鼓勵,因為它們都會促使國人素養提高。
10.文中加點的兩個“正能量”分別指什么?(3分)
《中國式大討論中的文化自覺》閱讀答案
8.A [B項,“作者認為‘中國式’標簽‘妖魔化’了國人的素質”的說法不當,原文是說“一些人認為它‘妖魔化’了國人的素質”。C項,“不是因為國人素養不佳,而是因為社會設施等方面有問題”的說法不當,原文是說“但是路口紅綠燈……也是誘因”“不僅僅關乎個人素養”。D項,“這是一種偏見”錯,原文是說“拋開有色眼鏡看外媒的評論,這的確是一個好建議”。]
9.A [B項,“這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東西”無中生有。C項,“未來的‘中國式’成為先進、正能量、國家魅力的代名詞”只是作者的企盼,且前后句的因果關系不當。D項,“它們都會”過于絕對。]
10.答案 第一個“正能量”是指在“中國式”的大討論中,國人開始重新打量自己身處的社會文化,正視它的陋習,謀求秩序重建。第二個“正能量”是指與落后和負面相對的一種積極、正面、向上的力量。
看了“中國式大討論中的文化自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