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究竟該有什么文化符號閱讀答案
《紙幣究竟該有什么文化符號》閱讀材料
③貨幣是商品交換的中介工具,而其中作為主幣的紙幣,更是經濟社會中與人最為息息相關的特殊商品,幾乎無人不與之接觸,因此利用紙幣流通性強和覆蓋面廣等特點,開發文化和教育功能,其合理性不言而喻,效果亦不可估量,對拓寬傳統文化傳播途徑也不無啟發。況且,國際上也不乏此類先例。法國的“自由、平等、博愛” ,比利時的“團結就是力量”,尼泊爾的“祖國比天堂還寶貴”,安道爾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新西蘭的“永遠正直”等,各種名言警句出現于10余個國家紙幣上的事實也說明,利用這一重要介質傳播文化、教育人民并非建議者的奇思異想。
?、苋欢?,紙幣除了具有貨幣功能,更是多側面地反映一國歷史文化的橫斷面,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與價值訴求。正如世界上80 %的紙幣印有偉人 頭像,其文化含意遠遠大于高識別與易仿偽作用。紙幣中沉淀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幾乎成為民族微縮版文明史、編年史、文化史。其所蘊含的深層內涵又豈是幾個名篇、幾句緘言所能盡顯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即便一張張人民幣上印滿了金玉良言,有限的字句又如何彰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傳承在于對其精神的領會,而非形式的拘泥,否則,即便人人將有限的名言佳句爛熟于胸,文化精神也許依然相去甚遠。
?、莞螞r,紙幣不僅是文化載體,更是一件藝術品。正像中國山水畫,也許無筆墨處正是妙境。今天的人民幣中,無論是三潭印月、桂林山水、布達拉宮、泰山、長江三峽這些點綴中國大江南北的風景建筑典型,還是蘭花、月季花、荷花和菊花這些具有特殊意味的傳統審美意象,壯闊恢弘、氣節高雅、品格留芳等民族傳統文化品質盡在其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表現方式,正體現了我們民族含蓄內斂的文化特質。如今若將這無限情懷囿于有限的字句中,非要以連篇累牘的顯性文字來覆蓋隱性文化元素,豈非舍本逐末、畫蛇添足?
《紙幣究竟該有什么文化符號》閱讀題目
1.改動第③段畫直線句,使句子中沒有“不”字卻表達相同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合適的選項填入下面括號中
陳光標認為紙幣作為特殊商品具有( )、( )的特點,所以提出在人民幣上印名篇名言。
A.流通性強
B.中介工具
C.文化功能
D.覆蓋面廣
E.教育功能
3.以下語句可以作為第________段的論據,理由是________。
我國是世界上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我國貨幣從原始貝幣到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方孔錢,演變到出現第一張紙幣“交子”,直至發展到第五套人民幣。
4.閱讀全文可知,作者認為陳光標提議的價值在于________。
但也表明了不贊同這一提議的理由,認為陳光標的提議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③段作者肯定了在紙幣上印名言,第⑤段卻又認為在人民幣上印名篇名言是舍本求末、畫蛇添足。閱讀全文后請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紙幣究竟該有什么文化符號》閱讀答案
1.(2分)幾乎所有人都與之接觸
2.(3分,答對一空得2分,兩空都對得3分)A D
3.(5分,前一空2分,后一空3分)第④段
4.(6分,每空2分)體現社會責任與文化期望/社會責任與文化的自覺意識 拘泥于形式,忽略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在于對其精神的領會 忽視了(無視)本民族含蓄內斂的文化特質
5.(4分)
第③段例舉各國在紙幣上印名言,用以證明陳光標的提議并非異想天開,是有據可循的;第⑤段的觀點是,在人民幣上印名言是用顯性文字掩蓋隱性文化,并不可取,否定了陳光標提議。
第③段的內容表明在紙幣上印名言利用了紙幣本身具有的特點,是可行的;第⑤段特指人民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是含蓄內斂,因此在紙幣上印名言不合適。兩段所指對象不同。
第③段強調紙幣可以是傳播文化的載體;第⑤段強調人民幣不僅是文化載體,更是藝術品。
看了“紙幣究竟該有什么文化符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