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精神原型閱讀答案
《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精神原型》閱讀材料
故中國藝術家更重視當下直接的觀照,更關心微觀,在藝術傾向上,兩漢時鋪排山川云物的現象到了唐宋時越來越少,人們所創造的藝術世界更加精微、細致。中唐以后,追求精微細致的審美風尚漸漸彌散開來。如在中國園林中,人們普遍追求“壺納天地”的妙處。一灣清泉,幾條幽徑,幾處亭臺,便儼然構成一自在圓足的世界。請看中國園林的命名:勺園,如一勺之大;蠡園,如一瓢之微;壺公樓,小得如茶壺一般;芥子園,微小得尤如一粒種子;一漚居,細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漣漪。但是,在中國人看來,一漚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就是連綿峰巒,一亭就是浩浩天庭。故人們常常將園林景區叫做“小滄浪”“小蓬萊”“小瀛洲”。“小”是園林特點,“滄浪”“瀛洲”等則是人們遠的心意,壺公有天地,芥子納須彌,這成了中國藝術家不言的秘訣。
在中國山水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以“溪山無盡”為名的畫,它反映了中國山水畫家對山川無盡之妙的追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倪云林的《疏林秀石圖》風格迥異,一是江山無限,一是片石只林,但所追求的卻是一致的,人們在他們的畫中無所憾,因為它們自身就是一個自我完足的宇宙。郭河陽“有人悟得丹青理,專向茅茨畫山水”正謂此。若要能演成一個完整生命,“茅茨”也能成為靈區。
《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精神原型》閱讀題題目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3分)
A.圓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揭示中國藝術生命秘密的重要因素。
B.圓即圓滿、周備、具足、萬物之理、混成無缺,體現在詩性藝心上即渾全充融。
C.“超以象外,得其環中”,自然界中森羅萬象,一塵漚、一片葉、一縷云……雖形態各異,但都一統于“道”的世界中。
D.“江流宛轉繞芳甸,何處春江無月明”,到處春江的月明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都可窺見萬千之月的內在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3分)
A.中國藝術家的自有限而觀無限,由當下觀永恒的觀念,是受儒道佛中圓通生命哲學和天人合一哲學觀念的影響。
B.自在圓通的生命哲學是解脫藝術家受時空和具體事物限制的鑰匙。
C.“乘一總萬”“萬取一收” 與中國藝術家更重視當下的直接觀照、關心微觀等都體現了“山川即道”的哲理,都符合宇宙中的自在圓足的生命整體的哲學觀點。
D.中國山水畫中有許多以“溪山無盡”為名的畫,它反映了中國山水畫家追求在一山一水中去創造一個圓滿自足的世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是 ( ) (3分)
A.“萬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學內蘊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反映了物物均有其內在之理,而內在之理又是共通的道理。
B.“壺公有天地,芥子納須彌”中,“天地”和“須彌”是人們遠的心意。
C.兩漢鋪排山水云物的現象到唐宋越來越少,因為用精微、細致表現“涵蓋乾坤”較鋪排渲染更能體現所要追求的生命的博大精深。
D.畫道之理體現哲學上圓通之說,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如同有靈光耀現,形成自我圓足的世界。
《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精神原型》閱讀題答案
1.D 應該體現萬川之月的第一個含義。
2.A 范圍擴大 應該是受天人合一哲學觀念的影響。
3.C 無中生有,文中沒有出現比較。
看了“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精神原型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