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有想法閱讀練習及答案
《植物也有想法》閱讀材料
(5)幾乎可以肯定,植物之間能夠交往,而且,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間也能發生交往。在美國耶魯大學,巴克斯特曾當眾將一只蜘蛛與植物置于同一屋內,當觸動蜘蛛使其爬動時,儀器記錄紙上出現了奇跡——早在蜘蛛開始爬行前,植物便產生了反應。顯然,這表明了植物具有感知蜘蛛行動意圖的超感能力。
(6)巴克斯特還發現,當植物在面臨極大危險時,會采取一種類似人昏迷的自我保護方法。一天,一位加拿大心理學家去看巴克斯特的植物試驗,第一棵植物沒反應,第二棵,第三棵……前5棵都沒有反應,直到第六棵才有反應。巴克斯特問心理學家,你在工作中傷害過植物嗎?他說:我有時把植物烘干稱出它的重量做分析。看來植物遇到這位令它們感到恐懼的心理學家,會讓自己暈掉,來回避死亡的痛苦。在這位老兄走了45分鐘以后,這些植物又開始在巴克斯特的測謊儀上恢復了知覺。
(7)前蘇聯科學家維克多·普什金受到啟發,也做了類似實驗,來證實植物具有感情。他先用催眠術控制一個人的感情,并在附近放上一盆植物,然后用一個腦電儀,把人的手與植物葉子連接起來。當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后,普什金開始說話,說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讓受試者感到高興或悲傷。
(8)這時植物和人不僅在腦電儀上產生了類似的圖像反應,而且當受試者高興時,植物便豎起葉子,舞動花瓣;當普什金在描述冬天寒冷,使受試者渾身發抖時,植物的葉片也會瑟瑟發抖;如果受試者感情變化為悲傷,植物也出現相應的變化,渾身的葉片會沮喪垂下。
(9)(世界是復雜的,多層面的,認識世界的方法也不是單一的。人們才剛剛開始和了解這些傳統科學體系還不能解釋的現象。如果更多的人不是抱著狹隘的觀念去排斥,而是投入這方面的研究,一定會把我們已知的領域向外擴展。)隨著視野的擴大,我們看到的就會是越來越完整的真相。
《植物也有想法》閱讀題題目
1.本文說明對象是什么?
2.文中第二段劃橫線的句子運用了那種說明方法?這樣寫有何作用?
3.本文與他說明文在寫法上有所不同,作者多處敘述了科學家的實驗方法和過程。你認為這樣寫有何好處?
4.文章末段劃線部分,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請根據內容,說說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植物也有想法》閱讀題答案
1.植物有思想和感情。
2.打比方 這樣寫更形象地說明這種寄生小植物起到的溝通作用。
3.好處有:
(1)讓讀者感覺到文章所介紹的知識很真實;
(2)具體詳細地向讀者展示了植物的奇妙之處,讓讀者了解到豐富的科學知識。
4.議論 世界神奇復雜,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其實還十分膚淺和有限,人們應該不斷創新、團結協作、不停探索,才能慢慢看清世界的真面目。(意思相近即可)
看了“植物也有想法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