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貢制度閱讀練習及答案
《土貢制度》閱讀材料
清代土貢,各省每年入貢次數不等,承擔的貢額亦不等,承擔種類較多的省份,每年每次所貢的物品也不盡相同。貢品既是提供給皇帝與皇室的東西,其規格 自然非比尋常,必須是同類物品中的佼佼者。當貢品的品質、大小等不合要求時,一般的做法是飭令補換,嚴重者要追究承辦官員的責任。
一般來說,貢物抵京,會由不同的機構根據固定的程序進行檢驗和查收,然后由內務府或者戶部奏報給皇帝,皇帝同意收取則貯庫留用。種種貢物的備辦、起 運到抵京貯庫,皆有定制,解員的安置和返回也各有規矩。貢物收訖,大體有消費、賞賜、祭祀和售變四種用途,而同一貢物也有可能同時具有多種用途。東北所貢 的各類動物毛皮,除消費和售變外,嘉慶時每年還從售變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衣庫做成貂褂,由內務府草擬,皇帝欽定名單與等級,“賞賣”給在京大臣、御前侍衛與乾清門侍衛,讓他們“先赴銀庫交價,后赴皮庫領取”。
(摘自2015年3月21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土貢制度》閱讀題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清代的部分土貢由無償交納變為有償#from 閱讀答案__土貢制度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來自征收,此種變化在《皇朝文獻通考》中得到了肯定的評價,在中國土貢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B.清代內務府貢中新增的東北特產比重龐大,品種也較多,這就反映出滿族統治者對于其故鄉土產的特殊偏愛。
C.清代的貢物抵京后,一般是先進行檢驗、查收,后由內務府或者戶部奏報給皇帝,經皇帝同意收取后,再貯庫留用。
D.清代貢物有多種用途,如東北所貢動物毛皮,嘉慶時就有一部分直接“賞賣”給在京大臣、御前侍衛與乾清門侍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清代以前的土貢,往往數量大、名目多,如《通典》所列唐代貢物清單即有四千余言,種類繁多;清代則有所減免。
B.清代內務府貢中新增的東北特產比重龐大,品種也較多,這就反映出滿族統治者對于其故鄉土產的特殊偏愛。
C.清代的貢物抵京后,一般是先進行檢驗、查收,后由內務府或者戶部奏報給皇帝,經皇帝同意收取后,再貯庫留用。
D.清代貢物有多種用途,如東北所貢動物毛皮,嘉慶時就有一部分直接“賞賣”給在京大臣、御前侍衛與乾清門侍衛。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土貢制度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經濟制度之一,自上古時期即已存在,后經各朝代的不斷改革,至清代已漸趨成熟。
B.在中國歷史上,土貢制度有過多次較為重大的變革,如明代推廣貢物折銀的做法、清代部分土貢實行有償征收。
C.土貢的物品要求必須是同類物品中的佼佼者,由于這些貢品都是提供給皇帝與皇室使用的,因此往往是不能折銀征收。
D.清代土貢或征實物或折銀征收,在數量、種類上均較以前的朝代少,但并不能說明清代百姓的土貢負擔都較以往朝代百姓的輕。
《土貢制度》閱讀題答案
1.C(C張冠李戴。依據原文,清代有償采買的土貢物品“為國家和皇室采購或生產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貢”才“仍為對皇室或國家的義務與負擔”。)
2. D(D省不當。依據原文,應是“東北所貢的各類動物毛皮,除消費和售變外,嘉慶時每年還從售變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衣庫做成貂褂,由內務府草擬,皇帝欽定名單與等級,“賞賣”給在京的大臣、御前侍衛與乾清門侍衛”,而非直接“賞賣”。)
3. C(C以偏概全。依據原文,“與前代相比,清代土貢的種類與數量有所減免,余下的則多數折銀征收”,說明并非“往往是不能折銀征收”。)
看了“土貢制度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