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制度的歷史傳奇閱讀答案
《土司制度的歷史傳奇》閱讀材料
土司既是當地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又是當地的大領主,掌握著治理轄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訴訟、刑罰等大權。土司在政治上依靠中央王朝,冊封世襲,劃疆分治;軍事上實行土兵制度,以種官田、服兵役的方式把農奴組織成土司武裝,維持土司統治和供中央王朝征調;在經濟上,土司是轄境土地的所有者,實行勞役地租、實物地租等經濟剝削;文化教育方面,土司不準土民讀書和參加科舉考試。
土司制度在產生的初期無疑是進步的,它適應了當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基礎,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土司制度建立后,西南各少數民族在一段時間內與中央王朝保持了相對和平友好的關系,出現了相對安定的局面,中央王朝對邊疆地區的統一更加牢固,國家的統一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土司制度的建立也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土司定期朝貢以及進朝受職,驛站的設置和道路修通,大規模的移民屯墾,使西南各少數民族與內地的來往日益密切,促進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生產力的發展。土司制度的建立還促進了漢文化向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傳播,促進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發展。
然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土司制度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廣大人民不斷的反抗斗爭動搖了土司制度的統治;與此同時,土司又日益與中央王朝對立,這種有損于中央王朝國家統一的行為自然是不能被容忍的,特別是經過雍正、乾隆兩朝的大力“改土歸流”后,土司制度已經大大衰落。
(選自《百科知識》2015年第18期,有刪改)
【注】羈縻制度:我國古代統治者用以籠絡少數民族使之不生異心的一種地方統治制度。羈縻,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索隱》“羈,馬絡頭也。縻,牛韁(牛繩)也”,引申為“籠絡控制”之意。
《土司制度的歷史傳奇》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羈縻制度是土司制度的初始階段,起源于兩漢時期,到唐代發展為羈縻州府縣制,此時的中央王朝開始讓土著中的貴族擔任羈縻州府縣的首領。
B.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對西南少數民族進行間接統治的管理制度,這些少數民族的首領接受中央王朝的爵位,服從中央的管理,統治當地原有的民眾。
C.土司是西南少數民族中某一個區域的大領主,是當地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他們依靠中央王朝劃疆分治,由中央王朝冊封的爵位還可以世襲。
D.土司制度的衰敗是因為土司制度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具體表現為當地人民群眾不斷的反抗斗爭,以及土司與中央王朝的日益對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唐朝的羈縻州府縣制任命西南少數民族中的貴族擔任首領并授予他們各種官職名號的方法為元朝土司制度中官階的設立開創了先例。
B.清朝的結束也伴隨著土司制度的終結,雖然清初土司的數目和分布于明末大致相同,但其他情況發生變化,以致到了清末土司制度徹底消亡。
C.元朝的土司制度是在總結漢、唐、宋的羈縻制度基礎上建立的,主要是為了克服羈縻制度使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形同獨立王國的弊端。
D.土司制度的建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對西南各少數民族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促進了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生產力、文化的發展。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朝沿襲元朝的土司制度并大力發展、完善,最終使土司制度成為一種完整的政治制度,成為明朝統治西南各少數民族的主要制度。
B.土司接受中央王朝任命的同時也承擔了相關的責任和義務,不僅要聽從中央王朝的征調,按期繳納規定的貢賦,還承擔政治、經濟、軍事等工作。
C.土司是土地的絕對擁有者,掌握著轄境內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大權,也有訴訟、刑罰的權力,對轄境民眾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D.土司制度在最開始是進步的,適應了當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基礎,保持了中央王朝與當地的和平友好關系,鞏固了邊疆的統一。
《土司制度的歷史傳奇》閱讀答案
1.A
2.B
3.C
看了“土司制度的歷史傳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