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的閱讀答案
《人工降雨》原文閱讀
②干冰是如何催云化雨的呢?原來干冰不是冰,而是由無色的二氧化碳結成的白色雪花凝結晶體,又叫碳酸雪。它只要一暴露在常溫下,就會很快地升華,吸收周圍的熱量,使空氣冷卻。(乙)
③云是由水蒸氣組成的。習慣上,根據它的溫度可分為暖云和冷云兩種。
④暖云里只有小水珠,溫度在0℃以上。在上升氣流的頂托下,這些水珠不會掉下來,而是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層。如果在暖云中噴撒干冰,它的溫度就會驟降,使水氣達到飽和程度,水珠不斷增大變成了雨滴下來,便形成了人工降雨。(丙)
⑤冷云的氣溫可在0℃以下,里面充滿著閃亮的冰晶和水珠,但由于它們又小又輕,在上升氣流頂托下也不會掉下來。如果在冷云中播撒干冰,就會使它變得更冷,冰晶越積越多,越來越大。空氣托不住它,就會往下掉。(丁)
《人工降雨》閱讀習題
1.下面的一句話是從文中摘出來的,在文中已標明(甲)、(乙)、(丙)、(丁)四處應把它放在哪個位置?
如果云層下部到地面氣溫低于或接近0℃,就會形成人工降雨,要是高于0℃,冰晶掉下來融化成水滴,那就是人工降雨了。應放在( )
2.從本文第④、⑤兩段看,暖云和冷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分別是什么?
3.在暖云中噴撒干冰,為什么會形成人工降雨?(抄文中的語句回答)
4.給④段“它的溫度就會驟降”中的“驟降”不能改為“下降”的理由是什么?
5.本文③~⑤段使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哪兩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本文說明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降雨》閱讀答案
1、( 丁)處
2、不同點:暖云里只有小水珠,溫度在0℃以上。冷云的氣溫可在0℃以下,里面充滿著閃亮的冰晶和水珠。 相同點:都是由水蒸氣組成
3、如果在暖云中噴灑干冰,它的溫度就會驟降,使水汽達到飽和程度,水珠不斷增大變成 了雨滴落下來,便形成了人工降雨。
4、干冰使暖云溫度突然下降,所以用驟降。而“下降”沒有突然變化的意思。
5、分類別、列數字
6、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閱讀拓展
人工降雨,是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緩解農田干旱、增加水庫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發電水量等。中國最早的人工降雨試驗是在1958年,吉林省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獲得了成功。1987年在撲滅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中,人工降雨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溫度低于0°C的冷云降水過程中,冰晶濃度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降水粒子濃度的實測資料和理論估算,只有當冰晶濃度達到1個/升或更高的量級時,才有較高的降水效率。對因冰晶濃度不足、降水效率很低的自然云,若在其過冷卻部位播撒成冰催化劑,就可以增加冰晶濃度。每克干冰或碘化銀,可產生1012個以上的冰晶,若用幾百克,就可以使幾十立方公里云體的冰晶濃度達 10個/升。這些人工冰晶通過伯杰龍過程迅速增長,促進冷云降水過程,使降水量增加。一些比較嚴格試驗的統計分析表明,冷云催化可以增加降水量10~20%。如果人工冰晶的濃度很大,則形成的雪晶的平均尺度較小,它們從云中下落到地面的時間較長,在氣流的作用下,會落到下風方向更遠的地方而改變降水的分布。 人工降雨冷云催化的溫度條件:人工降水的效果同云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系。
就冷云催化而言,云中的溫度條件十分重要。就整個云體而言,云頂溫度一般最低,常將它作為估計云中自然冰晶濃度的參數。當云頂溫度低到一定程度時,云中常會形成大量冰晶,這時用人工方法增加冰晶,效果就不顯著。反過來,云頂溫度如果太高,碘化銀等催化劑的成冰能力就太低,也不利于人工催化。所以對冷云催化法增加降水來說,云頂溫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一些地形云和積云的人工降水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表明,當云頂溫度處于-10~-25°C時,人工降水的效果比較明顯。這一最適宜的溫度區間,稱為播云溫度窗。鑒于降水過程的復雜性,采用不同催化技術時,必須研究各類云中最有利的溫度條件或其他條件。
看了“人工降雨的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語文課文《暖雨》的閱讀答案
2.雨2016年中考閱讀題答案
3.雨過至城中蘇家 閱讀理解答案
4.《暴風雨》閱讀參考答案
5.《雨過至城中蘇家》閱讀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