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打只山鷹吧閱讀答案
《給我打只山鷹吧》閱讀材料
我給他拎去了兩只野兔。
政治隊長先是表揚我莊稼地看守得比較好,近一時期,基本沒看見誰家的牲畜糟踏蹋莊稼,然后才淡淡地掃了一眼那兩只野兔,喉結上下滾動了一下。
我知道回城的希望就在他手里攥著,而看守莊稼地的輕松活兒,也是他派給我的。有一瞬間,我覺得那兩只野兔不足以表達我的心意。
現在,他讓我打只山鷹給他,這是我回報他的最好機會。
我從小在山區的爺爺家長大,對用槍打個飛禽走獸什么的,遠比其他人得心應手。其實,村里各家各戶的牲畜很少有糟蹋莊稼的,似乎大家都知道那絕沒好果子吃。
這樣的日子就常讓我感到無聊,有麻雀什么的從天上飛過,我就舉槍向它們瞄準射擊。
我記不清打了多少麻雀,只記得村里的孩子常瘋了一樣地搶食,把它們拿回家,糊上泥烤著吃。
我的槍法越來越爐大純青,村里佩服我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那些孩于們,總是在空閑時,巴望著兩只眼睛跟在我身后。
我很享受被前呼后擁的日于,但現在,一切都被打破了。
給我打只山鷹吧。我不斷在心里重復著政治隊長的囑托。
我很樂于接受這樣的挑戰,山鷹我不止一次地看到過,我一直懶得打它們。在我的印象中,山鷹肉好像不是很好吃。
第一天,我沒有看到山鷹的影子。
隨后很多天也沒看到,我有點急,并且開始失眠,夢里全是山鷹煽動著翅膀從我眼飛過。
給我打只山鷹吧,政治隊長的聲音,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響在我的耳畔。
看護有無牲畜糟蹋莊稼已經不重要了,我的眼里全是山鷹,我相信,它不會不從我的頭頂上飛過。
七月的天老爺說變臉就變臉,剛剛還是日頭高照,轉眼就下起了傾盆大雨。
可我任憑自己站在風雨里,就是不忍心錯失山鷹飛過的機會。
我被大雨淋感冒了。在孫大娘家的熱炕頭上,我說起了胡話,一遍遍念叨著山鷹,把孫大娘念叨得懵懵懂懂的,一個勁兒問旁邊的鄰居,說這好好的孩子怎么了。鄰居也納悶,說他嘮叨的什么英啊英的,該不會是對象吧?
盡管,我依然感到揪心地頭疼,眼睛也要炸裂似的,但在第二天的午后,還是不顧孫大娘的勸阻,又背上火藥槍去了莊稼地里。
仍然沒有山鷹的鬼影子,我感到天塌地陷般的奇怪。
我的眼前,一會兒是多病的父母,一會兒是矯健的山鷹:山鷹,我的山鷹,你在哪兒?有幾次,我垂頭喪氣地坐在莊稼地里,用土坷垃狠命地砸向莊稼。
我想不明白,山鷹為何就是不出現?在希望它救我于水深火熱之時?給我打只山鷹吧。
這聲音漸漸轟成了耳鳴似的回響。
它讓我沮喪,讓我焦躁,讓我感覺嗓子冒了煙似的難受。
我舉槍望日,看到的不是山鷹,而是在某一天的某一刻,政治隊長那張狐疑的臉。
“隊長,能再等等嗎?”我聽到了自己聲音里的哭腔。
結果,沒多久,政治隊長就派我和大伙一塊兒干活了。
我不知道自己又等待了多少時日,只記得后來我的槍被人收去了,對方給我看了禁止打獵和私藏槍支的通告。
這對我無疑是個打擊。我找他們要槍,找他們說理,但他們卻斥罵我為精神病。
我據理力爭,我不是什么精神病,我只是想打一只山鷹,給政治隊長打一只山鷹。
孩子們還是崇拜我的,他們給我找了一支類似槍大小的粗木棍。這樣,我每天就又有事干了。
只要我一有空閑,我就會提著那支木棍,趔趄在莊稼地里,尋找山鷹的鷹子。我不斷地把它舉起來,對著藍天胡亂瞄準。
那天,頭發有些花白的政治隊長告訴我,撥亂反正了,你可以回城了。我笑了,我說我不回去,我還沒有打到山鷹,我怎么可以空手回去呢?我看到政治隊長朝我曖昧地笑了一下……
大伯常和我絮叨起這些往事,每次,他都用那支朽木棍不斷敲打著地面,一遍遍地向我發問:“洪波,你說,咋就沒了山鷹呢?
(選自《百花園原創版》)
《給我打只山鷹吧》閱讀題目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強調政治隊長的話“對我無疑是圣旨,我只有雞啄米點頭的份兒”,既直接刻畫出隊長的強勢,也體現了一個小人物的卑微。
B.小說插敘“我”從小在山區長大,比別人更擅長打飛禽,既照應了上文政治隊長對“我”的槍法的評價,同時,也為后文“我”的槍被收繳埋下伏筆。
C.小說中的“我”為了打山鷹,無懼于風雨,無懼于疾病,后來撥亂反正,可以回城了,還念念不忘打鷹,體現出“我”內心的扭曲。
D.政治隊長“朝我曖昧地笑了一下”,表明他看到我堅守承諾,不打到山鷹絕不回城,內心充滿贊賞。
5.小說中政治隊長有怎樣的形象特征?請簡要分析。(5分)
6.小說反復出現“給我打只山鷹吧”,請你探究這樣寫有什么用意。(6分)
《給我打只山鷹吧》閱讀答案
4.答案:C解析:A“直接刻畫”錯;B“埋下伏筆”錯;D“贊賞”錯。
5.答案:
①傲慢:他說話時“有一搭沒一搭地撩眼皮”“倒背著手”。
②虛偽:內心渴望得到野兔,先表揚我,然后故作鎮定,“淡淡地掃了一眼”野兔。
③無情:當我沒能力為他打到山鷹,派“我”和大伙一起干活,收繳了“我”的槍。
(答出一點的2分,兩點4分,三點5分。)
6.答案:
①推動情節的發展。從隊長命令“我”打山鷹到“我”渴望打到山鷹,最后以“我”的疑問作結,情節起伏,吸引讀者。
②有助于表現人物。突出“我”對回城的渴望。
③突出文章的主題。平淡的一句話,卻給“我”造成極大的困擾,使“我”最終陷入精神困境,體現了權利對人的精神摧殘和命運掌控,展現了那個特殊時代的荒唐與無情。(每點2分,共6分。)
看了“給我打只山鷹吧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