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花香閱讀練習及答案
《棗花香》閱讀材料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重復在這里,給秋夜引出意想不到的寂寞的戰斗的詩意。葉子落盡了,干枝子還像搶、戟一般直指著月亮。而今不同了,初夏的清晨,處處是樂觀的意興。我朝東走,太陽迎面照來,我才離開江南,北京已經變成江南。兩顆棗樹,一老一幼,都在開著小黃花。
于是我聞到一陣陣的棗花香。
不湊到棗樹枝子跟前,很難辨出葉子掩翳的米色小花來。(這些謙虛的小花,像飄香的桂花那樣不惹眼,卻不像桂花樣有口碑。八月桂花香。廣州的桂花一年四季開。可是花謝了,枝頭什么也不留下來。我為棗花叫屈: 。)
棗子!棗子!
五歲前后的景象忽然涌到我的心頭。我提著一個小瓦罐,里面裝著半罐井水,跟著姐姐和家里人,走進一片棗林。說是棗林,其實棗樹長在畦壟上,三兩丈遠才一顆,并不妨害莊稼。初夏我在地里跑,一定聞到了香味;可是我對香味有感情,卻遠在成年以后,因為欣賞芳香是要年齡的。我之所以跟著姐姐到棗林來,一方面是由于游戲的心情,一方面自然還有饞癆的心思。成百上千的棗子,青里透紅,掛在枝頭,該多吸引每一個小孩子啊!姐姐舉著竿子,學大人打棗蟲,什么棗蟲我不記得,反正不像是北京小孩子說的那種形象可怖的洋拉子。蟲子打下來,我就撿起來放在有水的瓦罐里。不過撿不撿全看我的高興。我只是跟在姐姐后頭專揀她錯打下來的棗子罷了。
人家把我們那邊的棗子叫做“相棗”。我的母親姓相,是北相鎮人,娘家沒有直系親人,不過總算還有所謂娘家人,偶爾帶我回一趟娘家。秋冬之交,車過地頭,望見柿子像受了凍似的那樣紅,就央人摘下低枝的柿子給我吃。我邊吃,邊跟著車跑,興致很高,不過沒有吃生棗的興致高。相棗大概是從北相鎮得名的吧,我對沒有親姥姥家的北相鎮也有好感。
那些可愛的生棗,個子如同小娃娃的拳頭,咬一口,又甜又脆,咬好幾口,才能咬完老大的棗,“囫圇吞棗”是不行的,我對相棗的記憶這樣深,那年帶著孩子們逛北京的西山,吃著櫻桃溝的棗子,清脆可口,孩子們贊不絕口,我這個五十歲的老頭子,離開家鄉的土地四十多年了,盡管吃過各地方的好棗子,說起棗子好吃來,還是熱情地把安邑的棗子夸成了世界上唯一無二的棗子。孩子們缺乏我的童年,只好將信將疑地由我夸口。過了幾年,表弟從猗氏縣來,帶了一包棗子給我,我指給孩子們看,傲形于色道:“看棗子多大!肉多厚!”我分了幾小包,轉送給我的親戚長輩,孝敬之中,未嘗不多少含有夸耀的意思。往往有人問我什么地方人,我的回答總是:“山西安邑人,《史記》上說的‘安邑千樹棗’的安邑。”有一千棵棗樹,還必須是安邑的棗樹,司馬遷認為“與千戶侯等”,想見安邑棗子的名氣大,來歷久了。我怎么能不引以為榮呢?
猗氏縣的棗子當然也有名,晉朝的郭璞給《爾雅》作注,就指明:“今河東猗氏縣出大棗子,如雞蛋。”猗氏縣和安邑縣是近鄰,樹種自然還是一個。河東的棗樹都應當歸在相棗一類。《爾雅》把河東的棗子叫做“洗大棗”,小時候我也聽人把家鄉棗子叫做“洗棗”,想必自古以來就有這種稱謂,就有這種大棗的榮譽了。據說陜西邠縣有一種棗子,比“洗大棗”還大。也許是吧,不過一定還是從河東移植過去的。否則,邠縣的人怎么把自己的棗子叫做“晉棗”呢?我為家鄉的棗子驕傲。
站在北京的胡同里,聞著街墻上空的棗花香,我想起了家鄉的棗子。我明白各地的棗子有各地棗子的特色,只是它們和我的童年無關,哪怕是國色天香,我也只能說來話短。是啊,我多想回到五歲前后,在家鄉的地頭,邊撿棗蟲,邊吃半青不紅的棗子啊!
《棗花香》閱讀題題目
【小題1】請簡析文章里寫魯迅《秋夜》中的棗樹的意圖。(2分)
【小題2】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小題3】根據語境,在波浪線上填入恰當的句子(2分)(填入的句子不超過17字)
【小題4】文章第六段兩次說到“棗子” 有什么作用?請簡要賞析(4分)
【小題5】結合全文,概括作者寫故鄉棗子的有關內容和這些內容分別表達的感情(3分)
【小題6】.根據文章內容,有人認為標題改為“故鄉的棗子”比“棗花香”好,你是否同意,請說說你的理由(4分)
《棗花香》閱讀題答案
【小題1】(1)用《秋夜》中的棗樹來襯托(反襯)而今兩棵棗樹的蓬勃生氣,突出樂觀意興(1分)
(2)由眼前的棗樹聯想到《秋夜》中的棗樹,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可讀性。(1分)
【小題2】運用了擬人和襯托(對比)的手法(1分)將花人格化,寫出棗花謙虛的品格(1分)用桂花香襯托棗花香,用桂花雖香無果反襯棗花不僅花香而且有果,突出棗花的實用價值(1分)表達作者對棗花的憐愛之情。(1分)
【小題3】花謝了,枝頭留下密密麻麻的棗子(2分)
【小題4】用反復的手法(1分)強調對棗子的熱愛之情(1分)結構上承上啟下(1分)由上文寫棗花過渡到下文寫故鄉的棗子及與棗子有關的內容。(1分)
【小題5】(1)五歲前后,跟姐姐到棗林打棗蟲、吃棗,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喜愛眷戀之情。(1分)
(2)帶孩子們逛北京西山吃棗,與把表弟從家鄉帶來的棗子分給孩子吃進行對比,寫出了家鄉的棗子好吃、名氣大,表達了作者的夸耀之情(1分)
(3)陜西邠縣的棗子是從家鄉山西移植過去的,表達了作者的驕傲之情。(1分)
【小題6】(1)不同意。“棗花香”是文章的線索,全文以棗花香為依據展開聯想,串起了許多關于故鄉棗子的材料,(1分)這樣,使文章收放自如、結構渾然一體(1分);棗花的香味與作者值得回味的童年生活密切相連,(1分)蘊含懷念故鄉的深情厚意。(1分)
(2)同意。“故鄉的棗子”點明了寫作主要對象,(1分)全文的主要內容是寫家鄉的棗子(1分)“故鄉”一詞限定棗子,點明懷念故鄉的主旨。(2分)
看了“棗花香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