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償還》閱讀答案
《遲來的償還》
他在恩人家住了一個多月。他告訴恩人自己是生意人,去山里收購山貨,卻在縣火車站被騙光了錢。他迷迷糊糊走進深山,又迷了路。說這些時他的身上蓋著恩人家里最好的一床被子,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
離開的時候恩人塞給他800塊錢。“是借給他的路費。”恩人說如果有剩余,當成你的本錢。不過你要還我,我家里也很困難。”他收下恩人的錢說:“等我翻過身,一定坐火車來看你,一定親手把錢還給你。”想了想有補了一句:兩年內不管混成怎樣,我都會回來。”
他回到城市不再收購山貨,而是做起了別的生意。他拼死拼活。只為早點還上欠別人的2萬塊,早點還上欠救命恩人的8百塊,并且早點見到他的救命恩人。終于在第二年,他的生意進入良心循環,他賺了很大一筆錢。可是他認為自己并不成功。與生意場上的伙伴比起來,他還差的太遠。他想把生意做大些再去吧。把生意做大些,救命恩人會更高興的。那時他不是還給恩人800塊錢,而是8千塊,8萬塊。他認為這是應該的------恩人不但救了他命,還給了他東山再起的本錢。
他又打拼了三年。三年后他開起了自己的公司。他在各個城市間穿梭,忙的不可開交。他經常會想起山村里的救命恩人,可是,身為總經理的他,幾乎沒有一天屬于自己的時間。他想在等一等吧。總有一天他會帶一大筆錢去看望恩人的。
終于有一天他決定去那個山村。他算了一下坐飛機到市里,從市里轉車去縣里,再從縣里轉車去村里,也不過兩天的時間。兩天完全可以做完的事情,他卻整整拖了十年!可是他并沒有找到恩人。村子還在,恩人的草房還在,只是已經不見了恩人。他的房子被另外的村里人買走了,那個村里的人說,他離開了村子,至少有七八年了。
“七八年了?他去哪了?”
“去縣城了。他兒子考上大學那年,他就去了縣城。如果還留在村里靠那幾畝地,他的兒子只能輟學。聽說一開始他在縣城里撿垃圾,后來有在建筑工地打小工,日子過的很苦。”
他后悔莫及。七八年前,雖然事業剛剛起步,可是他已經攢下一筆錢。假如那時能來一趟,還了那800塊錢,說不定還可幫恩人一把。假如恩人多了這800塊錢,也許他不會去、縣城撿垃圾吧?
村里人只給他一個模糊的地址。拿著地址,乘坐當天的公共汽車,他去了那個團塞的縣城。他在縣城里呆了三天,才找到那個地址可是恩人仍然不在那里。
“他身體還好嗎?”他小心翼翼的問。
“很不好。”鄰居嘆一口氣說,“他以前就有病,這幾年在外面撿垃圾,打小工,起早貪黑,饑一頓飽一頓,病就更嚴重了。我記得他兒子接他哪天,是把他背上汽車的。”
“你是說他已經走不動了嗎?”
“是的,走不動了。沒辦法啊,他兒子那年剛剛大學畢業,那有錢替他治病?其實需要的錢也不多,聽說那時侯花三四萬就能把他的病治好,可是去那弄三四萬塊錢?還聽說他和兒子在省城過的也并不輕松,似乎這幾年他上午病又重了。”
當著那個人的面,他流下了眼淚。五年前,他已經有還幾個三四萬,他也很愿意那出很多個三四萬塊為恩人治病,可是他總是把見恩人的時間一拖再拖。是的,他忙,他很忙他總以為自己有好多時間來償還恩人。
其實,當一個人有意將一件事情無休止的拖下去,那么,他肯定會尋找出一個恰當的將自己說服的借口。假如那時侯能來看看恩人并幫助他一點點錢,說不定他的病早已經好了。“一定要找到恩人!”他下定了決心,哪怕生意再忙,也要找到他。拿著一個更模糊的地址,他去了省城。
是打出租車去的,他一刻都不敢耽誤。可是在省城里尋找一個人,無異于大海撈針。他在省城住了半個多月,才有了恩人的消息。那是一座平房,那平房處在城市的邊緣,那也是省城最后的平房。
他走進那個貧窮的家。他沒有看見恩人,可是他看見了恩人的妻子,恩人的妻子正在往一件毛線衣上釘著紐扣。她的旁邊放著很多這樣的毛線衣和很多這樣的紐扣。他在為某個外貿成衣廠做著外活,那活很辛苦,而且收入很低。
“他在醫院里。今天兒子在照顧他。他的病很重,醫生說治不好了。”她紅了眼圈,“如果一年前有十萬塊,也許……"
她低下頭,淚水恣意流淌。他陪她一起流淚,一年前他在干什么呢?不管他在干什么,總之他沒有來看恩人,他輕輕地安慰她,然后要求帶自己去醫院看恩人。他說:“我愿意出錢幫他治病,出多少都行,因為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一進病房,恩人就認出了他,恩人的臉剎那間綻開了笑容。恩人向他打招呼,示意他坐到床邊。恩人說:“知道你會來。”然后他把頭扭向身邊的兒子,對兒子:“我說的沒錯吧?”我說過,總有一天他會來找我。”
恩人再一次笑了。他說不用了,醫生說治不好。“你能夠來,我已經很高興了。因為你的出現,幾天以后,我想我可以微笑著離開。”
(《小小說選刊》2008年24期。有刪改)
《遲來的償還》習題
(l)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的細節,說明“他”對恩人十分感激。產生了干一番大事業來報恩的決心,也預示了后文尋找恩人的情節。
B.“兩天完全可以做完的事情,他竟然整整拖了十年”的心理描寫,表現了小|兌主人公因為自己丁作太忙而無法前往報恩的悔恨之情。
C.小說以大量篇幅交待主人公從山村到縣城再到省城尋找恩人的情節,突出了恩人境遇之艱難,也暗示了報恩之晚,照應了小說題目。
D.作品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很多,如“七八年”“呆了三天”“五年前”“半個多月”“一年前”等.其目的在于暗示“他”償還之晚、報恩之遲。
E.“那是一片平房,那平房處在城市的邊緣”的描寫,照應了前文恩人被接走的情節,暗示了他們生活艱難,對恩人形象起了襯托作用。
(2)文中有許多照應題目的文字.試從“他”一處,并加以分析。(6分
(3)小說中“他”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4)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小說最后一段的作用。(8分)
《遲來的償還》答案
(1)選C給3分,選E給2分,選A給1分。
( A項從細節描寫角度設置,“干一番大事業來報恩的決心”的分析值得商榷,此時,“他”還沒有本錢,是不是改行可能尚未決定。圖謀報答的心思肯定是有的,但是否決心干一番事業則難以看出。所以給1分。B項錯在“因為自己工作太忙而無法前往報恩的悔恨之情”:一、他并非無法前往;二、“悔恨”程度有點重。這時,他的心態還不到悔恨的程度。句子本身也無法表現這一意思。D項錯在“呆了三天”“半個多月”,這兩個時間的交代只是說“他”尋找恩人很努力,并不能說明償還得晚。)
(2)“他”的角度:假如那時候能來看看恩人并幫助他一點點錢,說不定,他的病早已經好了。“假如”說明來得晚,“看看并幫助”照應了償還。(2分)
鄰居的角度:如果還留在村子里靠那幾畝薄地,他的兒子只能輟學。這話說明“恩人”沒有得到及時的幫助。(2分)
妻子的角度:如果一年前能有十萬塊錢,也許……。妻子話說明償還及時,丈夫還會有希望治愈,暗示償還來得不及時。(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3)①知恩圖報,真誠善良。他被救之后決心報恩,遵守諾言,十年以后終于做到了。
②有經營能力,勇于打拼。他是個生意人,有經商頭腦。憑著恩人給他的本錢,經過數年打拼,資產達到幾千萬元。
③事業心強,志向遠大。總想把生意做大做強,終于成就了一番事業。
④對報恩一事有等靠心理。總想“帶著一大筆錢去看望恩人”,忽視了兩年內會回來的承諾,一拖再拖,使得償還來遲。
(每點2分,寫出三條即可。)(共6分,意思對即可)
(4)①情節結構上,照應開頭。以“醫生說治不好了”暗示“償還”來得遲,以一個被救一個沒有被救,形成對比,使小說結構更完整更嚴謹。
②人物塑造上,表現了“恩人”的性格。“笑”的細節和語言表明他人性善良心胸開闊,他沒有因為“償還”到得晚而生氣,也沒有因為不能治愈而唉聲嘆氣。
③主題思想上,贊美恩人寬厚仁慈的品格,也贊許了“他”知恩圖報的行為。
④最后扣題,照應題目“遲來的償還”,突出小說主題的同時,啟示我們報恩要及時。
(每點2分,共8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