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閱讀答案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乘船》習題
12.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2分)
歆輒難之( ) 遂攜拯如初( ) 王欲舍所攜人( )
13.“歆輒難之”的“之”所指代的內容是什么?他為何對此感到為難呢?(2分)
答:
14.華歆為什么不愿意拋棄所攜之人呢?(1分)
答: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⑴幸尚寬,何為不可?
譯:
⑵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譯:
16.從華歆、王朗所作所為中,你能悟出一個什么道理?(1分)
答:
《乘船》答案:
12.當即;救助;扔掉、拋棄
13.是否攜此人同行。自身尚外難中,船小人眾,后有賊兵
14.“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15.翻譯(略)
16.做人要講求誠信(幫人要幫到底)(1分),不要輕諾寡言(輕許諾言)(1分)。
《乘船》翻譯
華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表示為難。王朗卻說:“好在船還比較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呢?”后來敵人來了,王朗就想丟下那人不管了。華歆說:“開始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為了這一點。既然已經接納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拋棄他呢?”于是仍像當初那樣攜帶關照那個人,世人憑這件事來判定華歆、王朗的優劣。
《乘船》注釋
1.俱:一起
2.避難(nàn):這里指躲避漢魏之交的動亂。
3.疑:遲疑;猶豫不決。
4.納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請求,指同意他搭船。
5.賊:敵人
6.拯:救助。
7.本所以疑:原本感到為難的。
8.依附:跟從。
9.寧:難道。
10.輒:就
11.難之:對此事感到為難。
12.棄:拋棄。
13.尚: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