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湘江閱讀答案
《渡湘江》文章閱讀:
杜審言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本詩作于作者被流放的途中。
詞句注釋
?、龠t日:春日?!对娊?jīng)·七月》:“春日遲遲,采繁祁祁。”
②悲昔游:作者舊游之地,因放逐再次經(jīng)過感到悲傷。
③邊愁:流放邊遠地區(qū)產(chǎn)生的愁緒。
?、芫﹪褐搁L安。
白話譯文
悲嘆昔日還在園林里游玩的情景,今年春天花開鳥鳴更引發(fā)我在邊疆的哀愁。
我獨愛京城,人卻要往南逃,真羨慕湘江的水呀,
《》閱讀題:
8、有人說“獨憐京國人南竄”中“竄”用的好,請簡要分析。(5分)
9、你認為這首詩最突出的藝術(shù)手法是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加以賞析。(6分)
《渡湘江》閱讀題答案:
8、“京國人南竄”中的竄字是放逐的意思,作者用一個竄字,不僅點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處境,更形象地體現(xiàn)了作者被流放的凄楚。(3分)
9、本詩最突出的藝術(shù)手法是反襯。首句用“昔游”的快樂反襯今春的悲傷,第二句用“今春花鳥”的美景反襯作者的“邊愁”,第三四句用湘江的北流反襯京國人的南竄,從而更好的表現(xiàn)了作者的悲苦之情。(5分)
《渡湘江》延伸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1)本詩抒發(fā)的感情是什么?
答案:這首詩抒發(fā)的是被貶的悲愁之情。
(2)本詩在寫作手法上有何特色?
答案:這首詩通篇用反襯手法。詩中有三組反襯:第一句用昔日春游的歡樂反襯今天被貶的悲愁;第二句用花鳥的美景來反襯悲愁;三、四句用湘江水北流反襯自己的南遷。
3.有人說“獨憐京國人南竄”一句是全詩的關(guān)鍵。你是否同意此說?請說明理由。(5分)
同意。從結(jié)構(gòu)上說,該句起了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2分)前兩句,憶昔游而悲,見花鳥而愁,下一句為江水北流而感嘆,都是因為詩人遠離京國,正在南竄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圍繞這句,由此生發(fā)的。(3分)
不同意。全詩要表現(xiàn)的主旨是“邊愁”(被貶到邊疆的愁恨),(2分)而該句只是交代“邊愁”產(chǎn)生的原因,關(guān)鍵之句是“今春花鳥作邊愁”。(3分)
4.杜甫有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就表現(xiàn)手法而言,本詩有一句與其相同。請指出來并作簡要賞析。(6分)
答案:“今春花鳥作邊愁”。(2分,答兩句不給分)春天的鳥語花香本是賞心悅目的,但因為作者“南竄”而成了“邊愁”。(解釋對了2分)詩人以“花鳥”來反襯“邊愁”,可見內(nèi)心悲傷之重。(3分)(答“以樂景寫哀情”、“以情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亦可。)(無手法,解釋合情理給1-2分,解釋必須結(jié)合前面手法,即答什么手法解釋什么)
(5)這首詩歌通篇運用了對比反襯的藝術(shù)手法,請結(jié)合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作出分析說明。(5分)
答: 詩歌前兩句是今與昔的對比,哀與樂的襯比,以昔日對照今春,以園游對照邊愁;詩歌后兩句是人與物的襯比,南與北的襯比,以京國逐客對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竄對照江水北流。
(6)詩歌三四句分別展示了人的“南竄”和水的“北流”,這樣相對照的描寫凸顯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因素?(5分)
答案:詩人在貶謫的道路上,正值春臨大地,花鳥迎人,看到江水滔滔,朝著與他行進相反的方向流去,不禁對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懷念京國,表達了遠離京師的悲哀心境以及自己在仕途上遭遇的不平與憂郁。
(7)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一句,詩人春天經(jīng)行一處園林,回想它秋天時的荒蕪和破敗,不禁悲從中來。
B.第二句,寫到了南下途中鳥語花香的美好,也傳遞了詩人即將渡江赴邊的愁苦。
C.第三句承上啟下,憶昔游而悲、見花鳥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國人南竄”。
D.結(jié)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點破詩題,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無奈慨嘆。
答:A(“回想它秋天時的荒蕪和破敗”是沒有依據(jù)的,景依舊是遲日繁華,人的處境卻已變?yōu)榱鞣鸥斑?,此句是從今天?ldquo;悲”追溯昔日的“樂”)
(8)詩中的“悲”“愁”情緒,作者運用怎樣的手法來表現(xiàn)?請結(jié)合這首詩的前兩句作簡要分析。(5分)
答:(今昔、實虛、已然和將然)對比、反襯。(明確其中一方面即可)
第一句寫往昔春日游園之樂,對比之下,更加讓人覺得當前流放處境的“悲”;第二句寫眼前春光爛漫、鳥語花香,這讓人歡欣的景物,恰恰反襯出流放赴邊途中“愁”的格外濃重。
(意思對即可)
(手法,2分。簡要分析,3分:其中兩句詩的合理解說,各1分;整體語言表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