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方法有哪些
如何在第一輪復習這個關鍵時期中更好地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我認為高考強調考查的是學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內容,充分表現對地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如區域空間判斷、時間的推算、工業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等。
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要做到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地理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為此,一輪復習階段應該按部就班,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復習。
計劃緊跟規律,老師緊跟計劃,學生緊跟老師無疑是必要的,學生在課堂上要跟住老師的節奏,記好課堂筆記;課后則應按照單元的順序做一些習題。如果學生地理在基礎年級學得不太好,那么這一輪復習就是查漏補缺、提高成績的時機,通過全面復習教材,提高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計劃
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是全面系統的復習,地理復習要有計劃性,不能一味跟著老師的步伐和進度走,因為老師要照顧大多數人的學習狀態,所以此時會的地方可以快點過,不會的地方可以多做些題目。
第一輪地理復習要把書多看幾遍,看書一定要細致,把所有知識點一個不落的全部記扎實了,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知識點,每個知識點都可能成為高考考點,基礎知識第一遍復習要全部搞定了。
一輪復習是地毯式復習,書上概念中的每個詞都要仔細分析,相近概念或易混概念要對比記憶,這樣不容易出錯。每個人復習進度不同,高一高二知識掌握程度也不同,復習進度和計劃依具體情況而定。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具體內容
1、自然地理部分:主要由宇宙中的地球、大氣運動、水體運動、地形地貌和自然地理環境等單元要素構成。復習的過程中要注重從“點”到“線”,從“線”到“面”的復習流程,切忌不可死記硬背,復習時循序漸進,穩扎穩打,逐漸適應高三一輪復習的節奏。
2、人文地理部分:主要由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環境問題等單元要素構成。人文地理部分的知識相比自然部分要好理解很多,在復習的過程中,把重點放在抓住記憶核心知識和縷清分析主干原理上,制定相關復習規劃,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在復習中緊密結合案例,構建自然與人文之間的聯系,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從當下實際去思考,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
3、區域地理部分:涵蓋區域可持續發展、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等單元要素。“定位”是區域地理復習中應該第一步解決的問題,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在自己的頭腦中生成準確的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對重要的地理要素進行記憶,以便在答題時能夠進行精準定位,在此基礎上,分析教材案例,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從人地關系協調發展出發,架構地理學科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總結規律,將課堂所學知識聯系到區域內,學習致用。
4、選修地理部分:涵蓋旅游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三大模塊,在選修地理復習過程中,注重教材中案例分析的思路和解讀技巧,側重總結方法和規律,配適當的習題加以練習。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經驗總結
1、重視基礎:基礎和主干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念、結論。它們分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
2、重視圖形:能學會畫圖,填圖,記圖,讀圖,用圖,做到心中有圖。不僅能夠理解記憶重要的圖表規律,并且最薄弱的區域知識在讀、填、練的過程中一一落實。
3、重視答題:答題做到規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要格外注意解題技巧的培養,注意養成使用規范地理術語、正確書寫、仔細審題等良好學習習慣,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4、重視錯題:建立錯題集,培養及時反思的學習習慣!“錯題是最好的老師”,錯題集能讓學生克服思維缺陷,優化思維習慣。
5、重視計算:訓練和培養地理計算能力,有利于地理知識的實際運用。
地理一輪復習教師需做哪些工作
1、鉆研考綱和教材
對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著眼教材,建立網絡,進行全面系統地復習。做到:分析考綱,把握考綱變化;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點;突出主干、落實基礎、知識系統化;注重總結。特別是地理事物、現象規律分析。
2、研究歷年高考試題
要對近五年的新課標高考題進行研究,要將高考題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動態。
3、保證教學質量
備課要把握高考方向、全面了解學生需求,最好是開展集體備課,這樣能集思廣益,讓備課效果達到最佳;上課要幫助學生提升課堂效率,加強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課后要反思得失,并形成文字記錄;聽課要認真,從其他地理老師身上汲取營養、取長補短。
4、精選、精練、精評
一輪復習時間緊任務重,怎么樣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好的題目,掌握最多的知識,往往成了成敗的關鍵。?教師要做到題目要精選,課堂要精練,課后要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