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3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一
一、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46人,男生20人,女生26人。班內大部分學生活潑可愛,課堂氣氛活躍,但也有不少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各個家庭家長的文化程度和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同,造成班級學生學習情況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學上課能認真聽講并能按時完成老師的作業,但也有個別學生課堂和家庭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課堂聽講不專心,小動作較多;有的學生人在草營心在漢,叫起來回答問題時,一問三不知。朗讀課文結巴,要求背誦的課文背不會,書寫較亂。學困生存在的種種不良惡習,嚴重的影響著其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班級的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必須多加輔導,使他們的學習成績趕上來。
從期末語文知識考試的成績來看,存在的問題較多:
1、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差,尤其是漢語拼音和多音字。
2、學生答卷時不認真審題,答題粗心。
3、閱讀分析能力較弱,閱讀試題失分較高。
4、作文選材呆板,語言組織能力較弱,敘事條理較差,內容不豐富。
以上主要問題必須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克服,步步夯實雙基,逐步提高教學素質。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閱讀課文26篇,大體上圍繞一個主題組織單元。各單元主題分別為:春光無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世界各地、親情依依、八一壯歌、人與自然。課文后的作業題除朗讀、臨寫等常規訓練外,還有常用詞語的訓練(比較近義詞,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閱讀訓練(包括聯系語境理解詞句,學習分析自然段、邏輯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局部仿寫練習。另外,本冊向學生推薦閱讀《上下五千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西頓野生動物故事》,把《標準》關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要求落到實處。
習作7課,均對習作要求、觀察要領、寫作要點等作了分析與指點,從而讓學生獲得具體明確的習作知識。有的習作,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范例,以便學生借鑒、遷移。
綜合練習7個,包括字詞句訓練、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及學寫毛筆字等內容,與本單元課文有一定聯系,但更大程度上帶有舉例性質,因此,既要嚴格要求,扎實訓練,又要防止拔高要求,過度延伸。本冊綜合性學習“學和做”以“節約用水”為話題,安排了多種活動內容,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
教材重、難點:
1、在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師適當點撥,從而讓學生理解內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
3、教會學生有選擇地讀好課外書,拓展知識面并學會做好讀書記號。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好每節課教案,做到項目齊全,目標準確,重難點突出,教程設計科學合理。教法與學法有機相結合,板書規范,課后反思求真務實。
2、課堂上專心耕耘。面向全體,教學獨立,尊重學生,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運用各種形式,充分發表自己意見,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教師不僅要嚴格要求學生,也要嚴格要求自己,教師上課不能遲到、早退。對課后作業或其它練習中的疑難問題,教師要心中有數,或自己要先做,或與同年紀的教師一起商討,決不能敷衍了事,馬馬乎乎。
4、講課充分利用教具,電化教學等手段,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
5、發動學生及家長多為學生做智力投資,學生可以互換閱讀書籍,在學習過程正辦理借書證等方式豐富學生知識,開拓視野,同時也豐富學生的的課外生活。
五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二
一、學情分析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期考試成績統計表
二、質量目標
繼續堅持以課堂教學改革年為契機,加強校本教研,深化新課程改革。教學中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原則,努力構建和諧育人環境,力求本學期五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穩中有升,學生合格率、優良率達到100%
三、指導思想
堅持以素質教育為載體,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校本教研,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構建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牢固樹立德育為首,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的教育教學觀,努力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
四、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要求
1、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分八組:第一組是“走進西部”,第二組是“永遠的童年”,第三組“語言的藝術”,第四組“他們讓我感動”,第五組“中國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組“走進信息世界”,第七組“作家筆下的人”,第八組“異域風情”。
本冊教材還編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第一次是在“語言藝術的這一組,以課文學習為主,同時安排了一些語文實踐活動,(我們稱之為”小綜合)。第二次是在“走理信息世界”第六組,編者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教學結構,改為圍繞專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形式,我們稱之為“在綜合”。
除去第六組,全冊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各14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篇課文之后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由會寫的字組成;“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后面還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鏈接”。
本冊教材的注音方式與五年級上冊保持一致,生字、難字隨文注音,用圓括號標明,多音字用方括號標明。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其它部分中出現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為了便于識字,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注本音,一些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一定的提示。
2、教材的主要特點
⑴ 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在閱讀技能方面,繼續加強朗讀訓練,并注意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在閱讀理解方面,第三學段的重點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詩歌以及敘事性、說明性等不同文章的閱讀。在閱讀方法方面,教材在繼續加強精讀和略能力培養的同時,還安排了有關瀏覽能力培養的內容。關于口語交際:情感態度目標: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習慣培養: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能力訓練:一是傾聽,二是表達。習作教學: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寫常見的應用文。
⑵ 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繼續作出努力;在發揮語文教科書育人功能方面,進一步加強。①教材內容富有時代性和人文內涵;②增加體現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進一步加強語文教科書的育人功能;③拓寬課文的文體和語體,如,將文言文、近代白話文、劇本、相聲、研究性報告體裁編入教材,有些體裁還是第一次進入小學課本。
⑶ 專題設置更加靈活,編排形式在繼承中又有發展。第一,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上來確定專題,角度更加靈活。第二教材編排在繼承中發展。
?、?導學和練習系統地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①凸顯語文學習的重點,將導思、導學和導練貫穿每組教材的始終。②課后練習緊扣文本,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和學習表達的結合上,學有所得。③在單元之后的“回顧·拓展”中,設計“交流平臺”欄目,引導學生自主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獲,發現一些讀寫的基本方法,逐漸養成不斷反思的學習習慣。
⑸順應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的類型發生一定的變化。[口語交流]:策劃一次與遠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動;童年趣事;勸說;講述一件自己感動的事情;演課本劇;就怎樣正確利用電視、網絡的問題展開討論或辯論;講人物故事;聊聊熱門話題。[習作] A、記實作文(共三次:第二組安排寫童年趣事;第四組安排寫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第七組安排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B、應用文(共三次:第一組寫信;第三組是寫發言稿;第六組綜合綜合性學習中,安排的習作內容是”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C、材料作文(第五組安排了縮寫訓練,要求不超過400字縮寫《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魚鉤》;第二組還安排了看圖作文)
?、?在“綜合性學習”中,指導學生設計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引導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3、教學目標及教學要求
?、抛R字與寫字教學。本冊識字200個,每課識字量不超過14個,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高年段,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更加放手。相冊寫字150個,每課寫字量不超過14個,全部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
?、崎喿x教學。
①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朗讀:高年級的朗讀要求,不僅要做到正確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讀:高年級的默讀訓練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讀速度。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教學時都不是單一地用朗讀或默讀的方式,而是要根據讀書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對此教師要妥善安排,做到每次讀書目的明確,方法得當,并能體現出對課文學習逐步深入的層次性。
②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第一,通過課后的思考練習題,引導學生理解內容,領會表達方法。第二,在課文中發現語言表達的方法。第三,在“交流平臺”中總結某些規律性的東西。
?、郯盐彰總€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實到實處。在教學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A、體驗文本與個性化感悟的關系。B、把握內涵與語言文字訓練的關系。
④要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設計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過程與方法策略。本冊教材體裁廣泛,文體的豐富給閱讀教學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課題,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特點。教師要根據不同文體課文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强谡Z交際教學。
第一,要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交流的欲望。第二,要創設特定的情景。第三,要體現雙向互動。第四,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⑷習作教學
第一,進一步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第二,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作文評講重在激勵。第三,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結合起來。第四,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删C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活動一:信息傳遞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活動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閱讀材料中的文章,了解從古代到現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過自己搜集資料、調查訪問、親身操作體驗等形式,了解不同信息傳播方式,以及它們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綜合性學習活動二: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教材中提出的四項活動建議,明確怎樣寫研究報告的方法:第一步:確定話題;第二步:獲取資料;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觀點;第四步,依照樣本,撰寫報告。
五、教學措施
為達到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們將以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1、認真學習黨的十七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素質教育為載體,積極參加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加強校本教研,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在教學思想、教學方法上要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堅持以人本的教育原則。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教學觀,努力構建民主、平等、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
3、認真學習《沙洋縣中小學教學教研常規管理規程(修訂稿)》,牢固樹立科研興教的思想。積極開展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內容的校本教研活動,以《沙洋縣中小學教學管理工作評價表》的目標要求規范自己的教學常規工作和校本教研教研工作。認真學習科學的教育理論,加強課題理論的研究與實踐,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指導于教學實踐活動。
4、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加強教學資源的整合;積極學?,F代媒體資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六、教學進度
五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三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我愛閱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說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游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走近毛澤東。
較已往相比,本學期每單元增加了1篇略讀課文(共2篇)。“語文園地”的名稱變為“回顧與拓展”。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32篇。
2、教學重點:
扎實進行語言訓練。
落實各單元訓練重點。。
注意聽說讀寫能力的協調發展。本冊教材的單元訓練點編排,考慮到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聯系。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表達的方法,從讀中學寫。聽說訓練除了教好4次聽說訓練外,閱讀教學中要練習聽話說話,作文教學一般也要從說到寫。
落實每個單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詞語;持之以恒地積累與鞏固經典語言;讓可能讓每個孩子都能達到真實、具體的寫話目標;使孩子在課外閱讀中既得“法”有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