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磨課計劃3篇
磨課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條良好的途徑。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磨課計劃,以供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磨課計劃一
目標任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簡單的方法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研究問題
探究在閱讀教學中如何訓練語言實踐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說明事項
1、整個研究過程,老師們要積極配合,認真執行磨課計劃。 2、希望在課例打磨過程中各位老師能積極發言,推進互動思考,尋求最佳方案。 3、做好跟蹤記錄和材料積累,寫出研討感受,形成一套完整的課例打磨報告和總結。4、 群組成員全體參與,認真研討,希望學校領導大力支持,確保磨課任務順利完成。
小學語文磨課計劃二
一、磨課的意義
磨課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條良好的途徑。在磨課中,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來剖析教學活動,反思教學過程,努力嘗試尋求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途徑和辦法。在磨課活動中,充分發揮每位語文教師的專業特長,發揮教師伙伴的團結互助精神,通過教研組伙伴互助、引領伙伴互助,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本學期,我校結合市教育局“關于全市開展中小學優秀教案評選活動的意見”精神,切實做好全市小學語文優秀教案的評選工作,把磨課和教案評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更好的做好磨課工作,也把教案的評選更好的推進,追求完美、更高的超越。
這種邊學習,邊實踐,邊研討,邊反思的過程,把課堂教學和新課程改革緊密結合在一起,不但使執教老師,而且使每一位參與者都提高了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認識。其收獲和意義遠遠超過一堂展示課本身。
二、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宗旨,扎實有效地開展“全員磨課”活動,大力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認清新時期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理解小學語文課程的新理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以教學理念為先導,深化學習并運用“三步走的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為突破口,以轉變傳統教學方式為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磨課要打造四全精品課堂。1.全員,即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位學生。2全程,即課堂全過程,40分鐘。3全方位,即學生教師感官手眼各方資源。4全面,即落實三維教學目標,注重過程和方法。
三、教師情況分析
我組教師共16人。他們都是工作認真負責、業務精良的優秀教師,現進行分析:
韓秀萍老師,自1998年工作以來十余年如一日,鉆研業務,努力打造精品課堂,多次參加鎮教委舉行的示范課、優質課活動。并取得區級優質課二等獎,攥寫的論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
吳敬芬老師,自參加工作十幾年來。一直認真勤懇,甘于奉獻,不計個人得失,她多次參加鎮級示范課活動,受到好評。參加區級教學優質課評比均取得很好的成績。
鄭翠老師,1998年參加工作,十幾年來,勤奮努力兢兢業業,是我校年輕有為的骨干教師,她工作出色,多次獲得鎮級優質課一等獎。論文、輔導等都獲得國家級一等獎。
趙啟鵬老師,一直以來認認真真工作,甘于教師工作的平凡,他勤學上進,原始專科畢業,在講臺上無私奉獻,自強不息熱愛教育事業。多次參加區級優質課,論文、輔導等都獲得省級、國家級一等獎。
李云老師,1999年工作,十余年里,熱愛教育事業,安于教師職業的平凡,在平凡中創作不平凡。她多次獲得區市級優質課一等獎,教出許多優秀的學生,為祖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鄭杰老師,自工作以來,愛崗敬業,業務精責任強,他具有較高的語文素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多次參加優質課,取得區、市級優質課的好成績,論文輔導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一等獎。
四、活動目標
1.加深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主動探究如何將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實處,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思考小學語文教學。
2.通過具體的教學設計,教學活動,走進語文課堂教學,貫穿于每一堂課,每一個教學環節和步驟。
3.邊學習,邊實踐,邊研討,邊反思的過程,把課堂教學和新課程改革緊密結合在一起,使每一位參與者都提高了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認識。
五、方法措施
1.教研組制定磨課方案,磨課計劃。磨課教師人手一份磨課時間安排表。
2.教師們要事先選好課,撰寫教學設計、說課稿以及磨課計劃。
要求:所選的課要求適應教師特點、知識性強,磨課計劃里要包含有預期目的,所必備的學習材料、研究時間以及研究方法,說課稿里主要針對的事重點說、難點說以及亮點說等。
3.全員參與,利用每周二對語文磨課進行評課、議課、說課。
4.“磨課”教師要虛心聽取評課教師的評議,評課教師要誠懇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授課教師對評課教師反饋的信息進行記錄、整理。以及在結課中搜集材料。
5.每位磨課教師在進行第一輪磨課后,都要對第一輪所必備的材料進行搜集、撰寫,在磨課心得的撰寫主要體現出不足之處、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
6.對每位語文教師的每一次磨課都要進行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
7.對所有的“磨課”材料進行歸結,對“磨課”活動中表現較突出的教師和具有借鑒價值“磨課”材料進行評優。
六、活動安排
小學語文磨課計劃三
一、專題名稱:動起來,想出來—聚焦公式教學,打造“行動學習法”
二、課題內容:青島版四年級下冊《乘法分配律》
三、研究成員:于振華 崔素琴 王偉 陳延光 王永娟
孫玉紅 張玲 鄭秀霞 馬瑞芹 郎萍
劉永美 李苗苗 王曉寧 范江玲 張軍
四、責任人:齊麗峰 于振華
五、執教人:李苗苗
六、本專題研究目標
1. 進一步明確計算教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2. 透過行動實踐學習,即通過讓每一位學生參與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達成學習目的。
3. 加強課堂合作交流,少走彎路。使學生的行動與反思合二為一,是本專題的追求目標。
七、工作措施:
1.在專家指導下,深刻挖掘核心研討內容的內涵,保證研究方向的正確性。
2.加強與本校老師、各級名師和各級專家的溝通,尋求支持。
3.團結群組成員,及時在網上交流研討。
4.發動圈子成員,加強互動,及時反饋,打磨高質量的課例。
5.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并嚴格執行。
八、具體安排:
11.21召開制定計劃會,確定研討主題,明確群組成員分工,并將課例打磨計劃上傳到網上。
11.22—23執教人李苗苗老師基于個人經驗的第一次備課,并上傳第一次備課稿。
11.24(一)召開備課研討會。所有群組成員發表意見、建議并及時整理上傳會議記錄。群組內的老師上線直接修改教案和發帖。
(二)觀課準備會。討論明確觀課要求、觀課維度、做好觀課分工,準備觀課工具、選擇觀察點、落實觀課時間。
11.25—26李苗苗老師匯總第一次研討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第一次備課反思和總結并上傳相關資料。
11.27—11.28 在群組成員意見的基礎上,李苗苗老師修改教學設計并將第二次備課稿上傳到網上。
11.29李苗苗老師根據第二稿教學設計,進行第一次執教。組織觀課活動,收集觀課數據。李苗苗老師進行教學反思,整理教學實錄。
11.30召開觀課研討會,分析觀課時收集的數據,進行議課、評課。觀課教師寫出并上傳觀課報告。
12.1李苗苗老師匯總第一次觀課情況,進行第二次備課反思和總結并上傳到網上。
12.2—4李苗苗老師根據第二次備課總結情況,進行第三次備課,上傳教學設計的第三稿。
12.5—6根據第三稿教學設計,進行第二次執教。組織觀課活動,
觀課教師寫出并上傳觀課報告。整理教學實錄,進行教學反思,上傳第二次上課視頻。
12.7—9執教人進行課例打磨總結。群組成員撰寫反思文章進行課例打磨總結。負責人進行全面的課例打磨總結,并上傳相關資料。完成本組本次磨課的自評。
12.10—11根據平臺自動隨機生成的互評小組展開研修組間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