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的學習方法
掌握了化學的學習方法,學起化學會容易很多。以下是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化學的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
化學的學習方法一
一、堅持課前預習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課前把要講的內容先通讀一遍,閱讀時,對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復閱讀,逐字逐句仔細推敲,對關鍵字、詞、句應認真鉆研,確實弄懂所讀內容,了解本節課的基本知識,分清哪些是重點,難點和關鍵,哪些通過自己看課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邊記上記號,這樣在聽課時才能有的放矢,有張有弛,在輕松愉快中接受知識,取得較好效果。
二、重視課堂學習
上課是學習的主陣地,是決定這節課能否取勝的關鍵,聽課不僅要用耳,還要眼、手、腦等多種感官并用,用“眼”去觀察老師講課的一舉一動,實驗操作及現象;用“耳”去聽;對于重點、難點、關鍵點一定要仔細聽,對老師講到自己通過預習經掌握的內容可稍放松一點,對老師多次強調的內容,還要動“手”記下來,當然要記要點,提綱式,不能全記而妨礙聽課;還要用“腦”去想,多問幾個為什么,隨老師的思路去分析,去理解,只有多種感官并用,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三、及時搞好復習
記憶就是和遺忘作斗爭的結果,根據遺忘曲線,防止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遺忘之前及時復習,而不是忘了后再重新記憶。”復習分課后復習、章節復習和綜合復習,課后復習要認真閱讀當天的內容,對重要內容逐字逐句仔細推敲,力求全面掌握,把課本上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知識,并能聯系實際加以應用,再此基礎上獨立完成作業,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仔細思考后再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章節復習和綜合復習是選用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把獨立的知識點連成線、形成網,這樣便于理解、記憶及應用。
四、重視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概念、定律都是在實驗基礎上得出的結論,離開實驗就沒有化學,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重視實驗,對常用儀器要記住名稱,會畫圖形,了解構造,掌握使用方法,對教材上85個演示實驗,要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對22個學生實驗中10個必做實驗,必須親自動手做,對選做實驗及家庭實驗是理論聯系實際,開拓知識,啟發智力,培養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好教材,要用課余時間積極想辦法完成。
五、注意記憶,準備“兩本”
化學有其“特殊的語言系統,”對化學用語及其它知識點,好學易忘,我們要注意運用一些有效的記憶方法如:韻語記憶、諧音記憶、歌訣記憶等方法把要求記住的內容,輕松記住,如學習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我們用歌訣幫助記憶,這樣既記住了實驗步驟,又指出了易錯點:
先鋪黑粉氧化銅,固定試管稍下傾;再通氫氣半分鐘,然后點燃酒精燈;
粉末變紅停加熱,試管冷卻再停氫;若先點燈易爆炸,若先停氫易氧化。
再者在學習化學之前準備好兩個筆記本,一個“錯題本”專記自己在練習、作業、考試中的錯題,分析出錯的原因,記下正確和好的解法。另一個“妙題集錦”對于一些好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解題規律記下來,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閱讀課外讀物,開闊視野
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內知識,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對我們學習化學是很有幫助的,例如《中學生理化報》,它內容緊扣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對開發學生智力和培養能力大有益處,并且它和教學同步,對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凝點能及時指導排憂解難,是初三學生的良師益友。
最后,同學們只要努力學習,積極動手,勤于動腦,多總結,善發現,一定會取得較好的化學成績。
化學的學習方法二
1、認真學習“課標”和“考綱”,統一認識。
認真學習,特別是學習瀘州市有關中考的精神和中考說明,梳理清楚知識點,把握準應知應會。哪些要讓學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讓學生靈活運用,哪些方面有待整合提高,教師對要復習的內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數,了然于心,這樣就能駕馭復習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復習的質量。
2、循序漸進,系統復習
初三化學復習的內容面廣量大,知識點多,要想在短暫的時間內全面復習所學的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題技巧、解題能力,并非易事。我們的想法是:將整個復習工作劃分為四個階段,按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系統復習。
第一階段:知識梳理形成知識網絡
近幾年的中考題安排了較大比例(70%以上)的試題來自考查"雙基"。全卷的基礎知識的覆蓋面較廣,起點低,許多試題源于課本,在課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對課本原型進行加工、組合、延伸和拓展。復習中要緊扣教材,夯實基礎,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同時關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識,對課本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形成知識網絡,同時對典型問題進行變式訓練,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提高應變能力。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
根據歷年中考試卷命題的特點,精心選擇一些新穎的、有代表性的題型進行專題訓練,就中考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收集一些資料,①應用型問題:2007年應用類的試題仍將是熱點,且題型背景將更加豐富多彩。市場經濟、人文社會、環境保護、學科交融、方案設計、操作決策;②突出科技發展、信息資源的轉化的圖表信息題;③體現自學能力考查的閱讀理解題;④考查學生應變能力的圖形變化題、開放性試題;⑤考查學生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的操作探究性試題等專題進行專項訓練;
化學的學習方法三
一、掌握必要知識點
落實每一個知識點,通過學生的自學,解決知識的覆蓋面,盡管高考試題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識點,但常見的知識點是常考不衰,而且該考的知識點都考到位了。
高考以能力立意進行命題,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須結合具體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是前提條件。以下是高考常見的考點:
1)阿伏加德羅常數;
2)氧化還原反應;
3)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
4)溶液、離子濃度及其轉變;
5)“位一構—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結構和性質,核外電子排布,電子式——10電子;
6)化學鍵、晶體類型及性質、特點;
7)代表物質的重要性質——元素及其化合物;
8)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要求巧解;
9)陰、陽離子的鑒定、鑒別——涉及實驗評估,物質的除雜、凈化、分離、確認;
10)鹽類水解——離子濃度關系(包括大小比較);
11)離子共存;
12)溶液的ph及其計算;
13)電化學:原電池、電解池;
14)有機化學思想:官能團化學、官能團的確定、同分異構、同系物;
15)有機物燃燒規律;
16)十大反應類型——有機合成;
17)有機聚合體和單體的相互反饋及簡單計算;
18)實驗儀器的洗滌;
19)實驗裝置(儀器組裝)、基本操作;
20)藥品的存放;
21)原子量(相對原子質量)、分子量(相對分子質量)、化合價的計算;
22)化學計算——注意單位和解題規范;
23)混合物的計算;
24)化學史、環境保護、煤、石油、化工;
25)信息、新情景題的模仿思想。
二、培養實驗能力
重做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部分;實驗復習組成“三套專題”:①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②常見氣體的實驗制備;③實驗設計與綜合實驗,包括實驗評價;要注意實驗與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有機化合物知識、化學計算等方面的綜合。
三、學會處理信息題 先看問題再讀題
信息綜合題特點是:信息新、閱讀量大、隱蔽性強,一般提供的內容有:
1)匯總、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等知識;
2)給出某些實驗現象、數據、圖表等;
3)敘述某些討論對象的合成路線、制取方法、發展史料、應用前景等;
4)結合最新的科技動態、社會熱點問題、環保問題等與化學相關的內容。
對于大多數信息給予題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隱含于其中,關鍵在于如何摘取、重組和加工,由于所給材料冗長、陌生,從上到下逐字逐句讀完不僅費時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云里霧里前看后忘。
對于這種題目,建議先看問題后看正文,做到每題心中有數,相關信息隨手畫出。全力尋找突破口,由點到面擴大成果,針對題目可能會給出的或平行或階梯形的信息,找出其中的聯系。
復習建議:
(1)根據課本挖掘知識,總結規律。
(2)適當給學生增加信息,使學生在解信息題時,心中有數,充滿信心。
(3)注意媒體,如:中國科技的“十大”成就,神舟飛船,可燃冰,納米材料,水稻基因的檢驗等,讀懂圖表、資料也是解題的關鍵。
同時,掌握解答信息題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1)先看問題后看正文;
2)針對問題,全力尋找突破口;
3)由點到面,擴大成果,每一個信息給予題一般會提出若干問題,它們彼此間或許是平行的,或許是階梯型的,有的可能是連環網絡式的,要看清題與題的關系,逐步攻克;
4)復檢結果和信息之間的相關矛盾,表達是否符合題意及一般規范,避免低級錯誤。
四、總對策
1)注重主干知識,進行網絡化歸納復習;
2)適當降低難度,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
3)控制講,加強練;
4)將主干知識組成專題;
5)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用不同方法指導高考備考,夯實基礎面向大多數同學。建議:優生采用引導的方法,教學復習中面向中等學生,對困難學生加強個別輔導和指導;
6)研究春季高考試題,進行有目的的模擬訓練,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應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