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重要性
牛頓曾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學習與人生是不可分離的。現代青年人的學歷、專業知識水平都很高,學習不再是個別的話題,但面對時代的發展、科技創新、知識更新、市場競爭、生存與發展的客觀環境,青年人的學習也就有了更加的重要性。
1、人成長的距離是由學習拉開的。人的差距,首先是從同學之間拉開的。在學習期間,同學之間拉開距離靠的是分數。因為分數不同,上了不同的學校,從而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接受了不同的社會分;工作之后,學習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彈性,人們對學習不再那么深刻、直接、直觀了。實際上,人的考試一直沒有離開,只是從形式上發生了變化,從有形變成無形,從單一變成全面,從定時成隨時,學習成績由單一變成綜合。有些人認識不到,如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參加集體座談會的一次發言,組織一項活動,起草一個報告,參加一次演講比賽,都是考試。
2、本領的大小,能力的強弱是由學習拉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本領是由知識決定的,知識是由學習得來的,一個人的本領、能力從根本上說都是學習獲得的,可謂”學位本之基”。人才分三個層次。第一,學歷高是人才,學歷高就是讀書多的標志,學歷高就是對某個專業領域研究的深,這是大家共識的 。第二,有知識更新能力的是人才,現在是經濟知識時代,知識進步和更新日新月異。據統計,近10年來人類知識的總量超過了以往2000年的總量,并且到10年或20年的速度翻番,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在用學校學到的知識,來應對客觀復雜的現實情況。據調查,在校所學到的知識,能在實際應用不足30%.沒有任何一所學校或專業能為學生提供終身享用的知識。因此,作為一個青年人,必須要有知識的更新能力,知識的更新重于不斷學習。人與人在做學生時,基礎本來是差不多的,但幾年之后的差距絕不在同學之間本來的差距和單體的差距上,而在與知識的自我更新能力上的差距。第三,有知識變成能力的是人才,能力是有知識決定的,但知識不等于能力。把知識變成現實的東西才是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基礎,但知識多不代表能力強,如果沒有把知識轉化為現實的工作能力,那和沒有差不多,所以說知識變成能力是一個人至關重要的素質。
3、人生境界的高低是由學習決定的。生存是人的本能,職業是人的選擇,境界是人的水平。人的境界和修養是由知識決定的,實際上是由學習決定的,”古今之成大事者,罔不經過三種境界。”一是人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把自己的一時放在一生的長河中。二是要指人要有奮斗精神,要有所作為就必須下功夫學習。三是指經過一番努力,必然會有收獲的,有所成就。
不讀書,不學習,必然言之無物,素質修養就不會提高。所以說;”讀書養氣,楊浩然正氣”。讀書學習實質上是與智者的交流,人就會變得聰明,品格就會高尚,心胸自然就會開闊起來。
4、青年人的特點決定了必須更多地學習。特點是明確的,要認識到工作崗位只能賦予一個人的權利和責任,并不能給人帶來知識和能力。如果停止了學習,工作上就會疲于應付。
學習,應當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