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考加分政策
在國家確定的四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或者解放軍總部劃定的特類島嶼工作累計滿10年軍人的子女,在飛或停飛不滿1年或達到飛行最高年限空勤軍人的子女,
從事艦艇工作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崗位工作累計滿15年軍人的子女,參加全國統考錄取并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湖南高考應予以優先錄取。
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一級至四級因公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參加全國統考錄取的,按照《公安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7號)的有關規定執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參加全國統考錄取的,參照軍人有關優待政策執行。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殘疾人民警察參加全國統考錄取并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在與其他湖南高考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經共青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系統認定,獲得5A級青年志愿者的,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在與其他湖南高考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湖南省高考加分政策精選篇2
利
采用高考加分政策,有利于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情況,避免考生因為一次偶然沒有考好而喪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切實尊重每一位考生追求更高教育的權力。
其次就是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比如說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貧困地區教育設施落后、教育資源缺乏,如果不對少數民族地區、弱勢考生群體進行適度的教育支持,會嚴重地削弱他們學習的激情和動力,使他們對未來失去信心,影響地區脫貧以及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高考加分政策給他們創造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增強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弊
分政策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會直接給逐利者提供了機會。這種差異不僅造成了不公平,比如說多年來屢禁不止的“高考移民”問題,既與各地錄取分數線的劃定有關,也與此類地方加分政策的差異有關。
湖南省高考加分政策精選篇3
申報流程
1、申請時間:高考加分申請一般在高考報名時進行,具體時間以當地招生部門通知為準。
2、申請方式:考生需要在高考報名表中填寫相應的信息,如文藝、體育特長、軍訓成績等。同時,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3、審核程序:申請材料提交后,招生部門將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考生,在高考成績公布后,可獲得相應的加分。
注意事項
1、申請材料需真實有效,如有弄虛作假行為,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2、不同地區的加分政策有所不同,考生需仔細閱讀相關政策,并按要求填寫申請表。
3、申請加分的考生需注意,加分并不等于錄取,其作用僅在于提高錄取機會。
湖南省高考加分政策精選篇4
高考加分一般是在3月底到4月底上報,一般情況下,學生可以在高考報名開始之前的2-3周內完成報名手續。為了加強報名,學生可以在報考時間開始之前的1-2周內開始準備報考材料。
湖南省高考加分政策精選篇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湖南高考考生,可以在考生文化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一定分數投檔,達到高校投檔條件的,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
(1)烈士子女,可以加20分。
(2)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以加20分。
(3)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可以加10分。
(4)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和臺灣省籍(含臺灣戶籍)考生,可以加5分。
(5)少數民族自治州、自治縣及經國家批準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優惠政策待遇的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和桑植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可以加15分。
上述(1)-(5)項為全國性加分項目,適用于向全國所有在湘招生高校投檔時使用。
(6)少數民族鄉的少數民族考生可以加10分。
(7)江永縣、綏寧縣、會同縣、沅陵縣、慈利縣、石門縣等6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可以加5分。
(8)少數民族自治州、自治縣(含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優惠政策待遇的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和桑植縣)和江永縣、綏寧縣、會同縣、沅陵縣、慈利縣、石門縣6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以及少數民族鄉的漢族考生,可以加3分。
(9)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可以加3分。
上述(6)-(9)項為湖南省地方性加分項目,僅適用于向湖南省所屬高校投檔時使用。
湖南高考以上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計劃的藝術類專業、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高校專項計劃等招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