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學籍是自動轉的嗎
1.小升初的學籍是自動轉學,所有升初學生的學籍在小學畢業后,由原小學移交給對口中學。
2.初等教育證書自動升入初中。“學籍”是指學生屬于某學校的法定身份或資格,注冊學生姓名冊,專指具有一定資格的學生。從2013年9月1日起,全國初步建立小中大學籍信息管理系統。
3.完成小學學業后,學校將全部移交給對口中學。例如小明上過一小班,而小對口的初中是一中,那么他小學畢業后,一小就把自己的檔案、學籍送到對口中學,并報給區教委,區教委再報到市教委。
小升初繼續擇校
癡心不改,繼續擇校。小明搖號沒有成功,但是也不想去一中上學,他該怎么辦呢?這時候小明的家長找到了教育質量比一中好的三中,三中經過考慮同意了小明到三中就讀。但這種就讀,只能屬于借讀的性質。小明的學籍還是在原來對口的一中,中考時要到一中考試。同時小明的家長還要到一中去辦理保留學籍的手續,費用要交多少,就看家長的談判藝術。
小明的爺爺后來找到一個關系,直接找到市教委,最后將小明的學籍轉到了三中。
小學有保送初中的政策嗎
小學有保送初中的政策。
相關擴展:
(1)在各地規定的高考報名時間內,學生參加高考報名。
(2)高校制定招收保送生計劃、專業、辦法和簡章,并通告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及有關中學。
(3)相關中學將推薦考生材料寄送有關高校。
(4)每年4月10日前,高校對學生進行資格審查、測試,確定擬錄取名單,并將有關數據上報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同時報送省級招生辦(教育考試院)。
(5)每年4月20日前,省級招生辦審核、公示擬錄取名單,并辦理錄取手續,4月30日前將保送生錄取名冊寄至相關高校。
(6)每年9月1日前,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將有關高校招收保送生名單報教育部備案。
小升初想考重點中學該如何準備
首先要““綜合素質測試”和“面試”過關。 重點中學錄取學生曾經只看“迎春杯”成績,后來演變到看“華杯賽”等考試成績,再后來在教委政策指導下,變成 了進行“綜合素質考察”+“面試”。 所謂“綜合素質考察”,各個學校理解形式都不一樣。很多學校理解成對數學、英語、語文的綜合能力的考察, 也有一些學校理解成對學生各種藝術能力的考察。
不管哪個地方,比較出名的初中、高中,基本都是以成績排名的。
如果你是為了成績選擇進這個學校,那就只能選擇他的這些管理模式。
因為好成績都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背誦、做練習的,自然就要占用休息的時間。
如果真的想要上成績排名好的學校,但又不想孩子太辛苦,除非孩子本身有學習的天賦,或者特別聰明,不然都是靠時間拼的。
如果你覺得它還不是最好的學校,那比它更好的學校就會比它更狠。
一般只有不注重成績的的學校,才不會把時間卡得那么嚴。
靠綜合素質取勝的學校有沒有?有!但是非常少,咱們難以碰到。
如果目標不僅僅是為了考重點班,還想孩子以后都能夠一直提前學,有一些優勢,那就可以現在開始學。
小升初入學流程
一、學籍移交
所有小升初的學生,他的檔案、學籍在小學畢業后都會由原小學移交到對口的中學!
比如小明,就讀于一小,而一小對口的初中是一中,那么他小學畢業后,一小就會將他的檔案、學籍送到對口的中學,并上報到區教委,區教委再上報到市教委。因為初中還是義務教育,教委要根據學校的人數撥經費到學校。
二、新生報到
不管擇不擇校,都要到對口中學辦手續。
小明小學畢業后,不管擇不擇校,都要到一中去辦手續。因為他如果不報到,一中就流失了一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所以才有這項規定,凡要擇校到民辦學校的學生,必須先持《通知書》到政府指定的學校報到,辦理有關手續。只不過小明要向一中說明,他要參加民辦中學二中的搖號,一中就會給小明辦理相關手續。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小明只能參加一個民辦學校的擇校。
這個通知書是由一小發到小明的手里。
三、擇校結果
擇校結果,一分為二。
小明選擇了擇校,他到民辦學校二中去報了名。
接下來就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小明參加搖號成功了,二中會通過教委將小明在一中的學生檔案,學籍劃到二中。
一種是參加搖號不成功,那么小明就只有回到原來對口的一中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