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復習重點整理
(一)分數
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2.分數的三種類型: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3.性質
(1)分數中間的一條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讀作幾分之幾。
(2):一個分數不是有限小數,就是無限循環小數,像π等這樣的無限不循環小數,是不可能用分數代替的。
(3):一個分數不是有限小數,就是無限循環小數,像π等這樣的無限不循環小數,是不可能用分數代替的。
(二)整數和小數
1.我們以0為界限,將整數分為三大類:正整數,0,負整數。
2.小數,是實數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所有分數都可以表示成小數,小數中的圓點叫做小數點,它是一個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分界號。其中整數部分是零的小數叫做純小數,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叫做帶小數。
3.在小數部分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任意個零,小數的大小不變。
(三)算術四則運算
1.加法結合律:a + b = b + a
2.乘法交換律:a × b = b × a
3.乘法結合律:a × b × c = a ×(b × c)
4.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5.除法的性質:a ÷ b ÷ c = a ÷(b × c)
(四)體積和表面積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 ) ×2 公式:S=(a×b+a×c+b×c)×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公式: S=6a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 = 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 = 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 = a3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小升初數學差怎么辦
在小升初數學考試中,同學們想要取得良好成績除了要掌握好課堂中的知識外,還應勤做練習試題。對于試題中常出現的錯誤題目,同學們更應該及時掌握正確解題方法。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數學考試中很多題型都差不多,只是換了一個“面貌”。
當然,只做好上面這一步還只能取得數學的基礎分,要想得高分,同學們必須在課余時間多做一些奧數題目,必須要勤做習題,并隨時準備錯題本,隨時翻看復習。給孩子報個輔導班,有老師幫孩子去解決數學遇到的問題。
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做題,“熟能生巧”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題不是搞題海戰術,要通過一題聯想到很多題。
你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數學問題的多條途徑,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系又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如果覺得以上內容不夠詳細,可以點擊查看數學成績差怎么辦相關文章,了解更多!
小升初數學不好要不要補習
小學和初中學習的難度是上了一個階層,所以必要的補習是不可少的,同時也要根據家庭的經濟狀況,小孩子的意愿,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性等因素決定。
同時我希望給家長一些建議是在報補習班的時候尊重孩子的意愿,問一問他在暑假有沒有自己的安排,很多家長都會忽視這一點。孩子越大越要學會自己安排時間,暑假,寒假等長假是培養孩子這種能力的好時間。
特別是孩子進入中考或是高中的這一段時間自主安排時間的能力會有很大提升,同時他對自己學習上的問題也更清楚,更加知道自己的薄弱學科在哪里。所以希望家長能夠好好對待補習這件事,和孩子進行溝通,考慮他的感受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