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堅持“四個強化”積極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
強化環境育人,打造社區文化。將“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統籌優化社區物理空間和校區建筑規劃布局。以書院為主要載體,打造“50米文化養成圈”“100米運動成長圈”,設置研習活動區、人文藝術區、體育運動區、生活配套區、商業服務區等功能區域,配備學習室、活動室、圖書室等功能用房,定期舉辦“知行課堂”“求真書會”“好時光眾享會”等各類活動,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生活環境。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打造粵劇社、燈謎會、重陽詩會等文化社團,舉辦“春分花會”“清明祭賢”“立夏染毫”“端陽潤心”等傳統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中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探索“在地國際化”辦學模式,引入全球優質教育資源,每年舉辦兩期“全球勝任力提升計劃”,選拔“學生青年大使”參與各類國際交流活動,年均吸引學生2500余人次,努力培養具有參與全球治理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聚焦服務國家及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需求,深化校企協同育人,依托“新工科F計劃2.0”,在學生社區與相關企業共建工程創新訓練中心等基地,搭建“體驗—實訓—孵化”全鏈條實踐平臺,以沉浸式、交互式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在工作環境中提升科研實踐能力。
強化以生為本,優化管理服務。堅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動以優化服務促進管理水平提升,完善“校級負責人—院級負責人—輔導員—班長—宿舍長”五級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學校領導—管理干部—輔導員”參與的三級值班制度。開設24小時服務驛站、服務熱線及意見建議郵箱等,完善“接訴即辦”“首問負責制”工作機制,全天候回應學生相關訴求。組建由學校領導牽頭的校區管理團隊和院士帶頭的教研隊伍,每周走進社區與學生開展茶話會、“思享沙龍”、讀書分享會等交流談心活動,幫助解決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充分發揮社區學生管委會、宣講隊等學生組織作用,支持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管理服務和活動組織等,引導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中成長成才。強化數字賦能,不斷完善學生社區治理智慧服務體系,積極推進“一站式”師生服務中心、“一份表”學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一張網”校園學生數據分析系統、“一體化”學生信息綜合應用系統的“四個一”信息化工程建設,推動形成可跟蹤、可追溯、有反饋的閉環管理,進一步健全學生發展全過程服務機制,著力為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