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始第三輪核污染水排海
東京電力公司26日發布消息稱,將于11月2日啟動第三輪核污染水排海。
據日本電視臺報道,第二輪核污染水排海已于本月23日完成,目前東京電力公司正在對排海設備進行檢查工作。第一輪和第二輪核污染水的排放量均為7800噸左右。第三輪排放的核污染水總量預計仍將在7800噸左右。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在2023年度排放總計3.12萬噸核污染水。
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儲存有超過130萬噸的核污染水。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以核電站內大量儲水罐妨礙廢堆作業為由,決定將經“多核素處理系統”處理并稀釋后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盡管排海決定遭到日本國內外強烈反對,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仍于8月24日啟動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排海。
核污染水入海有什么危害
2023年8月24日下午1時,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日方所作所為是將風險轉嫁給全世界,將傷痛延續給人類的子孫后代,成為生態環境破壞者和全球海洋污染者,侵犯各國人民健康權、發展權和環境權,違背自身道義責任和國際法義務。日方將核污染水一排了之,同時也將自身置于國際被告席,必將長期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中國政府一貫堅持人民至上,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食品安全和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
核廢水與核污水區別
核廢水和核污水在本質上有所不同。
核廢水是指含有氫的放射性同位素氚的水。而核污水則是指包含其他未經處理的碳14,鈷60和鍶90等放射性元素的水。
總的來說,核廢水和核污水對人類健康都有害,但核污水的危害更大。
核廢水與核廢氣區別是什么
核廢水和核廢氣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產生來源和組成成分。
核廢水主要來源于核設施的運行過程,包括核燃料前處理(如鈾礦開采、水冶、精煉,核燃料制造等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核燃料后處理第一循環產生的廢液,原子能發電站,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機構、醫院、工廠等排出的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放射性核素,如氚、碳-14等。
核廢氣則主要來源于原子能工業的生產或核設施運行中的不同工藝過程,如鈾礦山和鈾水冶廠產生的含有氡、釷、錒射氣及其子體的氣溶膠,核反應堆中產生的氣體在后處理廠進行處理時釋放的廢氣中含有氬、氪、氙等放射性核素、射碘蒸汽、氚以及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14等。這些廢氣中也含有放射性核素。
總的來說,核廢水和核廢氣的產生來源不同,且它們的成分也不同。
還有哪些方面可以區分核廢水和核廢氣?
除了產生來源和組成成分之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區分核廢水和核廢氣:
處理和處置方式:由于核廢水和核廢氣的成分和性質不同,它們的處理和處置方式也有所不同。核廢水通常需要進行貯存、處理和處置,以降低其放射性水平并確保其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最小化。而核廢氣則通常需要進行過濾、吸附或衰變等處理,以減少其放射性水平并確保其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最小化。
放射性水平:核廢水和核廢氣中的放射性水平也存在差異。一般來說,核廢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較高,而核廢氣中的放射性水平相對較低。因此,需要根據廢水和廢氣的放射性水平來制定不同的處理和處置方案。
形態:核廢水和核廢氣的形態也不同。核廢水通常以液態形式存在,而核廢氣則以氣態形式存在。這種形態差異也使得它們在處理和處置過程中存在不同的挑戰和難點。
運輸和儲存要求:由于核廢水和核廢氣的性質和放射性水平不同,它們的運輸和儲存要求也不同。一般來說,核廢水需要使用特殊的容器進行儲存和運輸,以確保其不會泄漏或污染環境。而核廢氣的運輸和儲存要求則相對較低,但仍然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來確保其不會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總之,可以從產生來源、組成成分、處理和處置方式、放射性水平、形態以及運輸和儲存要求等方面來區分核廢水和核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