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幼兒謎語
端午節的幼兒謎語
謎題:三角四樓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題:山里的殼,田里的肉,穿著衣服洗澡,脫下衣服吃肉。(打一物)
謎底:粽子
謎題:竹葉窩里睡白狗,戳一槍,吃一口。(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題: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請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討把米,娘子反手縛我腰。(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貧,半世煎熬。(打一食物)
謎底:粽子
謎題:五月節里粽兒香,小朋友們把它搶。(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謎題:兩片綠葉把米裝,小繩一綁真漂亮。(打一節日食品)
謎底:粽子
謎題:眉遮半面垂淚泣,玉漏一滴斜月西。(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謎題:楚腰纖細掌中輕·粉底格(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謎題:九十年代何為先(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謎題:舉杯盡飲添歸心(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謎題:馬年伊始(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謎題:馬年歲首須省儉(打一節日)
謎底:端午節
謎題:馬前潑水(節日紀念日)
謎底:端午節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01
吃粽子
在我國春秋事情就已經出現粽子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積淀的食物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會往粽子里面加入紅燒豬肉、咸雞蛋、香菇、紅豆等等食物,粽子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比如有臘肉香腸粽、松仁蓮子粽、蛋黃火腿粽等等口味。
02
賽龍舟
在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也是一個傳統活動,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區經常會舉行賽龍舟活動。相傳屈原投河自盡后,漁夫劃船在江中打撈屈原的身體,然而依然沒有找到,因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會在每年的五月五號劃龍舟以表示對屈原的哀思。
03
佩香囊
古時候人們認為給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驅瘟的效果,甚至會在香囊內部裝上一些艾草、朱砂、香藥等,然后再縫起來,再用一些五彩線扣在香囊的頭部,結成一串。有些地區的男女會互相送香囊以表示愛意,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佩戴香囊了。
04
懸掛艾葉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在門眉歘懸掛一串艾葉,表示驅除瘟疫和瘴氣。艾葉有一股清香,能夠驅趕蚊蟲,具有凈化空氣、殺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古代人們會在門眉處插上艾葉以防止疾病傳播。在端午節的時候插艾葉的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因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加上祖國被侵略,從而投河自盡。當時的人們知道屈原死了之后,非常哀痛,很多人去汨羅江悼念屈原,甚至有些漁夫會將食物投入汨羅江,希望這些魚蝦吃飽了之后,不要去啃咬屈原的身體,這一舉動被很多人效仿,有些人還會使用葉子將飯包起來放入河里。這一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因此,人們會在五月五號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以此舉來紀念屈原。
紀念曹娥
曹娥14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在5月5號則一天于水中溺斃,當時曹娥傷心大哭,并且在5月22日的時候也投江自盡,5天后,曹娥的尸體抱著父親的尸體一起浮出水面。當時的百姓都覺得曹娥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因此,知府為曹娥建廟宇、將村鎮更名為曹娥村。當時人們認為是曹娥的孝順感動上天,因此,當地百姓在每年的五月五號會紀念曹娥。
紀念龍的節日:
聞一多曾經將端午節叫做“龍的節日”,那么端午節是為了紀念龍的嗎?相傳古時候的龍部落會矩形圖騰祭祀,因此,會在端午節的時候將粽子人到處吃水里讓龍去食用,而且賽龍舟所用的也是龍舟,因此,古代人們為了紀念龍的節日,會在五月五號慶賀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