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漢初郡國并行制
形成:漢初錯誤總結了秦亡教訓
危害:封國威脅中央集權
解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實質是加強中央集權)
2、唐朝三省六部制
內容:唐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職責: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
評價:①分散和削弱相權,加強皇權;②提高了行政效率;③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后世基本沿襲
3、元朝的行省制度
目的:加強對遼闊疆域的管轄。
內容:行省是元朝最高地方行政區,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節制。(注意:邊疆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西藏歸宣政院、冀晉魯歸中書省管轄)
影響:①加強了元朝的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②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廢丞相
原因:明太祖朱元璋認為丞相制度 “專權亂政”,妨礙皇帝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蕩。
目的:為了穩定和鞏固封建統治。
內容:1380年以“胡惟庸案”為借口下令罷除丞相職位,權分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評價: 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
2、設立內閣
原因:丞相廢除后,政務繁多。
雛形: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
形成:明成祖時,選拔官員,參與機密事務,內閣制度正式確立。
評價:內閣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不是法定的中央機構是皇帝的顧問,內侍機構;票擬與批紅)
3、清朝設置軍機處
起源:為適應西北軍務需要。
內容:清朝雍正年間,設軍機處,選滿漢親信大臣參與政務,“跪受筆錄”。
特點:簡、速、密。
性質: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內侍機構。
評價:①皇帝進一步集權,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②提高行政效率。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1、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與歷史特點
①中央:不斷削弱、直至廢除相權,強化皇權。②地方:分權制約,削弱地方勢力,集權于中央。
2、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歷史作用與社會影響
積極影響:
①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②能有效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繁榮。③有利于封建文化的發展繁榮。
消極作用:
①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②專制統治的強化剝奪人民政治權利和言論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壓制和打擊。③專制統治使知識分子脫離實踐,阻礙科技創新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