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部分地區位于什么帶
俄羅斯位于50°~80°N,大部分屬于亞寒帶氣候(屬于廣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
俄羅斯位于30°~180°E,50°~80°N,地跨歐亞兩洲,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處于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于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 ,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于針葉林生長。
俄羅斯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俄羅斯自然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1)俄羅斯北部氣溫較低,屬于極地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不利于種植業的發展,是世界上最大的針葉林分布區。
(2)俄羅斯中部和南部地區夏季氣溫較高,但降水較少,水熱協調性較差。大多數地區都是高原,不利于種植業的發展。
(3)俄羅斯東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但多為山地,制約了種植業的發展。
(4)僅在東歐平原中部,緯度較低,夏季氣溫較高,伏爾加河和敦河通過,水熱協調性好。小麥、甜菜、馬鈴薯、亞麻和其他喜歡溫暖涼爽的作物是這個國家的主要農業區。
俄羅斯的地理特征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低地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
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海岸線長37653公里。
俄羅斯人口分布狀況
俄羅斯地區人口多分布在西部,而東部分布少。因為歐洲部分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并且氣候比較溫和,廣大東部地區多山地高原,平原占比重較小,加上氣候嚴寒,不適合人類居住。位于俄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點之一,1月平均溫度-50℃,歷史最低值-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