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四知識點
政治生活四第八課知識點
1、關于主權國家的知識:
(1)地位:最基本的成員,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
(2)類型:按國家性質分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按經濟發展程度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
(3)基本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最重要的是主權。主權作為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主權的特征:①對內至高無上性②對外獨立性)
(4)基本權利和義務:①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②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等義務。
2、關于國際組織的知識:
(1)含義:一些國家、地區或民間團體,出于各種特定目的,通過簽訂條約或協議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這就是國際組織。
(2)分類:依據不同的標準,國際組織可分為不同類型。其中有政府間的和非政府間的,有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
(3)作用:要具體分析。有的國際組織受某些大國控制。許多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
3、關于聯合國的知識:
(1)性質: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2)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3)原則:①各會員國主權平等;②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③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④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⑤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
(4)作用: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但是,聯合國也有其局限性。
4、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在世界裁減軍隊、保護環境、保障人權和解決地區沖突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5、關于國際關系知識:
(1)含義:國際關系是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2)內容:國際關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軍事關系等。
(3)形式:國際關系的形式也是多樣的,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其基本形式。
6、如何理解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1)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
(3)各國的國家性質與利益追求不同,執行的對外政策不同,使得國際關系復雜多變。
(4)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
7、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1)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因為: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具有正當性和正義性。我國國家利益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
(2)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正當的國家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政治生活四第九課知識點
1、理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1)和平問題
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
二戰后,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同時,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世界人民爭取和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2)發展問題
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
①二戰后,世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歷史。世界經濟發展趨于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經濟可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
②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
2、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什么?
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3、中國政府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有哪些?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2)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3)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5)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4、如何理解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以美蘇對峙為標志的世界兩極格局。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被打破。
(2)目前世界正在形成的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大國和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廣大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是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同盟軍。
(3)世界多極化的形成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
5、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宗旨和立場分別是什么?
(1)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2)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3)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6、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7、我國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1)外交成就:詳見教材P107
(2)原因: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發展與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關系,與他們互相支持、共同發展;堅持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積極尋求共同利益,堅持大局求同存異;全面實行對外開放,促進交流與合作等等。
單元綜合探究
1、中國為什么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必要性)
(1)和平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中國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和平發展道路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客觀要求。
(2)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由中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中國決不會侵略和奴役別國人民,也不愿意受別國的奴役和壓迫。
(3)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的和平發展就是要利用和平的國際環境,努力發展壯大自己,同時又以自己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這體現了我國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外交政策。
2、 中國怎樣走和平發展道路?
(1)要積極發展對外關系,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2)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關系,不斷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3)要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