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怎么復習
高三物理怎么復習
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2.解題規范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范,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后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要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高考物理記憶口訣
動量定理解題
動量定理來解題,矢量關系要牢記,
各量均把正負帶,代數加減萬事吉,
中間過程莫關心,便于求解平均力.
動量守恒
所受外力恒為零,系統動量就守恒,
碰前碰后和碰中,動量總和都相同,
矢量關系別忘記,誰正誰負要分清.
力的作用效果
時間積累動量增,空間積累增動能,
瞬間產生加速度,改變狀態或變形.
高考物理答題技巧
高三物理物理計算題需要注意的兩點。第一,高考改卷是分步給分的,要嚴格按照答題步驟一步步來。很多考生一上來就寫公式,甚至一開始就代入數字計算,如果錯了,一分也得不到。正確的解題步驟是:先寫出簡要的文字說明,再列公式,然后進行必要的文字運算,最后才往里代數字。第二,考生自己引入的符號應該加以必要的說明,說明它代表哪個物理量。
減少學科思維轉換中的干擾。答理科綜合的卷子時要按前后順序,先答一卷,再答二卷,先答完一個學科,再答另一個學科。理綜每道選擇題都是6分,分量很重。于是有的考生過分緊張,在選擇題上花費了太多時間,沒有時間去解答第二卷了。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分配時間。
高三物理考試時,要力求慢開始,早入境,快答題,穩結束。要按照由先到后和先易后難的原則答題,前者符合考生的做題習慣,后者有助于穩定考生的情緒,使考生能夠進入良性競技狀態。
答高三物理選擇題時,要審清題中材料的中心思想和命題意圖;解答漫畫選擇題或者漫畫問答題,關鍵是讀懂漫畫,弄清其表意和寓意;解答主觀性試題,必須要有鮮明的政治觀點,理論聯系實際,依據試題的具體材料、情景和要求,突出答案內容的針對性、解決問題的創造性和答案形式的鮮明個性,注意答案的層次化、術語化和規范化。
高考物理神奇公式和知識點
1.若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則其合力為零。
2.幾個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則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與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內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Δx=aT2(可判斷物體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推廣:xm-xn=(m-n) aT2。
4.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任意過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該過程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即vt/2=v平均。
5.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1)T末、2T末、3T末、?的瞬時速度之比為:
v1:v2:v3:?:vn=1:2:3:?:n。
(2)T內、2T內、3T內、?的位移之比為:
x1:x2:x3:?:xn=12:22:32:?:n2。
(3)第一個T內、第二個T內、第三個T內、?的位移之比為: xⅠ:xⅡ:xⅢ:?:xn=1:3:5:?:(2n-1)。
(4)通過連續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時間之比:
t1:t2:t3:?:tn=1:(21/2-1):
(31/2-21/2):?=:[n1/2-(n-1)1/2]。
高考物理必背知識點
1.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終指向圓心,或與速度方向始終垂直。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時,物體將沿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向心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離心運動。
3.開普勒第一定律的內容是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在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內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 T2=k。
4.地球質量為M,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其間存在的一個常用的關系是。(類比其他星球也適用)。
5.第一宇宙速度(近地衛星的環繞速度)的表達式v1=(GM/R)1/2=(gR) 1/2,大小為7.9m/s,它是發射衛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隨著衛星的高度h的增加,v減小,ω減小,a減小,T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