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記憶化學知識點
"化學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它更是一門需要強化記憶的學科".這是每一位學生和從事化學教學的老師共同的體會.化學知識起源于實驗又依賴于實驗,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知識點多,涉及面廣.不少同學對學習高中化學感到困難.枯燥無味的化學知識盡可能趣味化記憶,不同的記憶方法學習效果不一樣,適合于自己的記憶方法。只要記得牢,記得準,記得快,就不失為一種好的記憶方法。
怎樣記憶化學知識點
一、諧音法
學生的聯想很豐富,就看教師們怎么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講到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這一知識點,為了減輕學生記憶負擔,教學時根據諧音記憶方法,找出相應的句子來記憶:鉀(嫁)鈣(給)鈉(那)鎂(美)鋁(女),鋅(新)鐵(鐵)錫(衣)鉛(嫌)氫(輕),銅(統)汞(共)銀(一)鉑(百)金(斤)。解釋詞義后再連在一起讀:嫁給那美女,新鐵衣嫌輕,統共一百斤。幾遍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記住了。
二、運用謎語法
學生天性好奇,謎語自然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感、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一些與化學有關的謎語還能很自然的過渡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來。如學而時習之——常溫;下完圍棋——分子;水上作業——汞;各奔前程——分解反應;望梅止渴——硫酸;等等。
三、擬人記憶法
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必實驗的操作順序為:先檢查氫氣的純度,然后通氫氣,一段時間后(裝置內空氣排盡后)再點燃酒精燈加熱;實驗完成后,先熄滅酒精燈,繼續通氫氣直到試管冷卻。在解釋原因后學生能理解并記憶。
在教學中可以用一個擬人的方法:酒精燈它不是一個好孩子,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它既遲到又早退。而氫氣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它在本實驗中勤勤懇懇,早出晚歸。這樣能跟學生們的作息聯系起來,更能貼近學生,使學生能夠清晰的記憶本知識點。
四、化學故事講解法
在中學的化學學習中,有很多化學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如在學習燃燒的知識時,我會跟他們講一個叫做“神奇的鬼火”的故事。這樣使得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輕松地掌握燃燒這一知識點,同時增加其學習化學、研究化學的興趣。
五、實驗法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眾多趣味學習方法中,實驗怎可缺席?下面我介紹我在教學中用到的一個趣味小實驗。
引蛇出洞:在研究濃硫酸的性質時,把蔗糖放入大試管中,向其中注入濃硫酸,再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攪拌成糊狀,用玻璃棒往外牽引,會看到蔗糖變黑,體積膨脹,像一條“黑蛇”一樣被玻璃棒牽引出來。同時放出大量熱,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