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習常見的錯誤認識
化學學習中常見的錯誤認識
3、燃燒一定有氧參加。(錯,如銅在氯氣中燃燒。)
4、CO使人中毒是物理變化。(錯,是化學變化。)
5、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一定加快化學反應速度.(錯,如有的催化劑能減慢化學反應 速度。)
6、一種元素只形成一種單質。(錯,如氧元素可以形成氧氣和臭氧。)
7、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分子個數一定相同。(錯,如 H2 +Cl2 =2HCl分子個數不變。)
8、原子團在任何化學反應中一定不變。(錯,如Cu+2H2SO4=CuSO4 +SO2+2H2O)
9、惰性氣體一定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錯,F2能Xe與反應生成XeF4。)
10、催化劑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后都不變,所以催化劑一定未參加反應。(錯,參加反應。)
11、所有物質的化學性質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錯,金屬是由原子保持的。)
12、任何兩種液體混和,其體積一定可以相加。(錯,如酒精容于水。)
13、任何原子一定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錯,如H原子只有質子沒有中子。)
14、核外電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屬同種元素。(錯,Na+和F-。)
15、陽離子一定是金屬離子。(錯,如NH4+)
16、無色無味的氣體一定無毒。(錯,如CO、NO等。)
17、書寫化學式時,正價元素一定寫在左邊。(錯,如NH3中N元素為-3價。)
18、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錯,如Mn2O7為酸性氧化物 。)
19、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錯,如CO、NO等。)
20、燃燒后只生成CO 的一定是炭。(錯,如金剛石、 石墨等。)
2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一定是CO2 。(錯,如SO2 。)
22、通入CO2后能產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是石灰水。(錯,如氫氧化鋇溶液中通入CO2也產生白色沉淀。)
23、所有的化學反應一定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 型。(錯,如CH4+2O2==CO2+2H2O)
24、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錯,如銅鋁合金不是化合物。)
25、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錯,如KClO3不是氧化物。)
26、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gH2與2gO2反應一定生成4gH2O。(錯,生成2.25g水。)
27、H2與空氣形成的混合氣體,點燃一定發生爆炸。(錯,達不到爆炸極限不爆炸。)
28、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定多于4個。(錯,如H為1個。)
29、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屬于離子化合物。(錯,如AlCl3為共價化合物。)
30.氯化鈉晶體一定是由許多氯化鈉分子構成的。(錯,氯化鈉晶體是由Na+和Cl-構成)
31、無色一定是白色。(錯,無色是沒有顏色。)
32、CO2一定不支持燃燒。(錯,鎂可以在CO2中燃燒。)
33.化學反應生成的氣體或固體,一定要標明↑或↓符號。(錯,Fe+CuSO4==FeSO4+Cu )
34、能使燃燒的木條火焰熄滅的氣體一定是CO2 。(錯,如N2也不能支持木條燃燒。)
35、飽和溶液降溫后,一定有晶體析出。(錯,如飽和石灰水降溫后變成不飽和溶液。)
36、活潑金屬與酸反應一定產生氫氣。(錯,如銅與濃硫酸反應不產生氫氣。)
37、液體一定是溶液。(錯,氫氧化鐵膠體不是溶液。)
38、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錯,如2NaOH+CO2=Na2CO3
+H2O。)
39、含碳的化合物一定為有機物。(錯,如CO2 , Na2CO3等為無機物。)
40、元素顯正價一定是由原子失電子形成的。(錯,如HCl中H為+1價,但不是氫元素失電子形成的。)
41、析出BaSO4沉淀的溶液中一定不含BaSO4。(錯,有很少一部分BaSO4≒Ba2++SO42-形成溶解平衡。)
42、溶液達到飽和時,溶解和結晶一定都停止了。(錯,溶解和結晶仍在進行。)
43、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錯,溶液的濃稀只有在溫度和溶質、溶劑的量都確定的情況下,才有可比性。)
44、能電離出H+的物質一定是酸。(錯,如NaHSO4是鹽不是酸。)
45、鈉一定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錯,如2Na+2H2O+CuSO4=Cu(OH)2↓+Na2SO4 +H2↑得不到銅。)
46、酸酐一定能與水化合生成酸。(錯,如SiO2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
47、硫酸銅溶液的溶質一定是膽礬。(錯,溶質為無水CuSO4。)
48、鹽溶液一定呈中性。(錯,如Na2CO3溶液呈堿性。)
49、振蕩和攪拌都一定能使物質溶解度增大。(錯,振蕩和攪拌只能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改變物質的溶解度。)
50、濃硫酸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一定是潮解現象。(錯,潮解只對晶體而言。)
51、溶液一定是液態的,并且一定是無色透明的。(錯,如潔凈的空氣也是溶液,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
52、單質一定屬于金屬或非金屬。(錯,惰性氣體既不屬于金屬又不屬于非金屬。)
53、兩種鹽發生反應一定生成另外兩種鹽。(錯,如NaHSO4 +NaCl=Na2SO4+HCl↑。)
54、鹽與金屬反應一定生成另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鹽,(錯,如2FeCl3+Cu= CuCl2+2FeCl2 )
55、物質中含有陽離子,一定含有陰離子。(錯,如金屬鐵中含有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但沒有陰離子。)
高二化學學習口訣記憶法
干燥氣體:
酸干酸,堿干堿,氧化不能干還原,中性干燥劑,使用較普遍,只有不反應,干燥就能成。
硫的物理性質:
黃晶脆,水兩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點一一二,沸點四四四。(密度是水的兩倍)。(馬上點標題下藍字"高中化學"關注可獲取更多學習方法、干貨!)
硫化氫的性質:
無色有臭還有毒,二點六,分氫硫,還可性藍火頭,燃燒不全產生硫。(1體積水溶解2.6體積的H2S,一定條件下分解為單質氫和硫,有還原性,可燃性,藍色火焰)。
苯的化學性質:
取鹵硝,磺加燒。鹵代烴的化學性質:堿水取,醇堿消。短周期元素化合價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價奇序奇,價偶序偶。氧中燃燒的特點
氧中燃燒的特點:
氧中余燼能復烯,磷燃白色煙子漫,鐵烯火星四放射,硫藍紫光真燦爛。
氯中燃燒的特點:
磷燃氯中煙霧茫,銅燃有煙呈棕黃,氫燃火焰蒼白色,鈉燃劇烈產白霜。
常用元素化合價歌:
一價氫、鋰、鈉、鉀、銀,二價氧、鎂、鈣、鋇、鋅,銅、汞一、二,鐵二、三,碳、錫、鉛在二、四硅,硫為負二和四、六,負三到五氮和磷,鹵素負一、一、三、五、七,三價記住硼、鋁、金。(說明:以上八句歌謠,概述了26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包括固定價和可變價。)
鹽的溶解性歌:
鉀、鈉、銨鹽、硝酸鹽;氯化物除銀、亞汞;硫酸鹽除鋇和鉛;碳酸、磷酸鹽,只溶鉀、鈉、銨。(說明,以上四句歌謠概括了8類相加在水中溶解與不溶的情況。)
化學學習的“巧”方法
1.課前預習粗讀教材
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前要把教材大概閱讀一遍,你可以按照“看、找、圈、想、記”這五字訣來完成。
“看”就是通過閱讀下一課時將要進行學習的教材內容,感知新課題,產生新疑間,以便帶著問題去聽新課,為上新課做好準備;
“找”就是找出與新課題有關的舊知識,做必要的復習,為上課建立牢固的基礎知識,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圈”就是閱讀新課內容時,注意把重點內容和自己吃不準的問題圈出來,以便在課堂學習中予以突破;
“想”就是閱讀新課內容時要運用過去的知識和生活中的經驗,對重點內容和疑難問題進行必要的聯想和思考;
“記”就是把閱讀時的見解和體會記錄下來,對某些內容給予眉批和注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2.課堂學習細讀教材
課堂學習細讀教材,就是我們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面理解新課內容的過程。
3.復習之時精讀教材
把精讀放在復習之時進行,是因為這樣做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使知識系統化。
這就要求我們在理解概念或定律的基礎上,剖析具有關鍵性的字詞,強化對關鍵字詞的認識。例如電解質的定義是“凡是在水溶液里或溶化狀態下能夠異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其關鍵性字詞是“化合物”和“或”字。這就是說,我們在理解電解質的基礎,還要對“化合物”和“或”字認真思考,并把它標出記號或做眉批,以備以后再次復習時注意。
看了AAA還看:
1.初三化學學習記憶口訣
2.化學學習記憶口訣
3.高中化學基礎知識記憶口訣16句
4.化學記憶的十個有效方法
5.化學知識的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