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學習方法
高考政治學科有這樣的特點:題目在書外,觀點在書內。也就是說,高考政治想通過背書來應付,不大可能,因為考試中的題目的背景材料是隨處可取的,千變萬化。
高中政治學習方法
一、培養(yǎng)興趣
有些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枯燥無味、深奧難懂,對政治課不感興趣,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呢?
1、要保持好奇心。要發(fā)展自己的觀察力,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發(fā)展興趣;要敢于求異、創(chuàng)新、突破陳規(guī)。
2、博覽群書,開闊視野,廣泛閱讀課外書籍。
思想政治課和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因此要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像《半月談》、《瞭望》、《中學生時事政治報》、《中國青年報》等都可以作為課外閱讀的內容。
3、勤奮學習,取得優(yōu)異成績。
二、學會自學
自學是指學習中的獨立閱讀、獨立思考、自我檢查、自我監(jiān)督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活動。
1、每節(jié)課前,首先弄清學習目標。在自學中:(1)寫出本課的大小提綱,以提高歸納演繹的能力;(2)找出本課的概念原理,學會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能力;(3)提出本課的問題(包括理論上搞不懂的問題,也包括理論與實際中矛盾而引起的疑問)及建議,目的在于提高發(fā)問的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養(yǎng)成學習的主人。
2、圍繞學習要求,在自學基礎上做自學筆記。
3、課后對照自己的筆記檢查自學中對重點掌握的情況,并作補充、修改。
三、加強記憶和理解
理解與記憶,是學習過程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所以,學習思想政治課一定要把記憶和理解有機的結合起來。
(1)明確記憶和理解對象
記憶和理解對象包括主要概念、基本原理、數(shù)據(jù)、圖表、公式、簡圖的意義及其關系。
(2)注重閱讀
要做到“熟讀精思”,即把教材讀熟并反復思考, 這實際上是把語文課的學習方法運用到政治課學習中,政治語文化,可以概括為“三到”“四遍”讀書法。所謂“三到”,是指在閱讀的全過程中,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心到,就是邊讀邊思考;手到,就是運用各種自學符號,點、劃、摘、記,以加深理解,加強記憶,促進思考。“三到”之中,“心到”最為重要。所謂“四遍”,是指在閱讀順序上要由淺入深地反復閱讀四遍,方可初步讀懂。第一遍,了解全貌,胸有全局。猶如登高望遠,縱觀全景,重在“全”字。第二遍,了解結構,分析層次。猶如緩步其中,逐層觀景,重在“層”字。第三遍,把握要點,記錄問題。猶如留連忘返,觀賞奇景,重在“要”字。第四遍,前后貫通,探索內在聯(lián)系。猶如歸途回味琢磨,方知理在其中,重在“聯(lián)”字。
(3)注重比較
比較的方法有:①縱向比較,這是把縱向的現(xiàn)在同過去進行比較。其做法有兩種:一是,同一個事物處在不同時期的比較。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變化的比較。二是,對不同時期內兩種不同事物的比較。如我國新舊社會各方面的比較。②橫向比較的方法。這是把橫向可比的事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放在一起比較。③異同比較的方法。異同比較是通過比較找出同中之異,或異中之同。這種比較主要是對容易混淆的事物、問題、現(xiàn)象以及概念進行比較。④正反比較,亦稱兩極比較,既把對立的或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如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比較。
(4)注重討論
如何進行課堂討論呢?①要把握討論的中心點,寫出簡明扼要的發(fā)言提綱。②要有正確的討論態(tài)度;要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又要冷靜聽取和思考別人的意見;在討論中,要敢于堅持真理,勇于改正錯誤。③及時總結。
(5)注重聯(lián)系
學習中要注意知識的縱(前后)聯(lián)系、橫向聯(lián)系、學科內的聯(lián)系、學科間的聯(lián)系。如學習“生產關系”這個知識,就應當知道生產關系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為什么是這樣的內涵和外延,為什么在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一定會結成某種社會關系,生產關系包括哪幾個方面,為什么所有制問題是根本問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是什么關系,生產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6)注重質疑
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呢?①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發(fā)現(xiàn)問題。例如,學習社會發(fā)展簡史,可以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一般要經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最后發(fā)展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等幾個歷史階段。為什么我國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社會階段,直接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②正反比較想一想,發(fā)現(xiàn)問題。例如,學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個原理后,可以反過來想一想:“世界上有無不經過量變的質變?宇宙中有無不會發(fā)生質變的量變?”③前后對照想一想,發(fā)現(xiàn)問題。就是在學習過程的一定階段把已學內容聯(lián)系貫串、對照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例如,學習了“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根本屬性”和“唯一特性”一樣嗎?又怎樣理解?④深入一步或左右聯(lián)系想一想,發(fā)現(xiàn)問題。例如,學了“物質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可以聯(lián)系物理、化學上講的布朗運動是無規(guī)則的,這不矛盾嗎?應該怎樣理解?
四、學會分析和綜合
分析就是把整體分解為部分,逐一地加以考察和研究。研究商品,把它的要素分解為使用價值和價值。綜合就是把事物的各個部分或各個方面,結合成為一個統(tǒng)一整體,然后加以考察研究。只有把使用價值和價值綜合為一體,才能明確商品是這兩個要素的對立統(tǒng)一體。分析和綜合,應當貫穿于思想政治課學習的全過程,這樣才能學得深刻、學得系統(tǒng)。
五、學會運用
“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運用到學習政治課中最恰當不過了,課本上學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只有會運用它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掌握。
1、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
世界上的事物都處于永停息的變化發(fā)展之中,對于耳聞目睹的現(xiàn)象要思考這樣三個問題:①這是什么現(xiàn)象?②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③我們該怎么辦?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過程就是分析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過程。
2、寫政治小論文
政治小論文主要是以思想政治課學過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依據(jù),用來分析說明各種實際問題,闡明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的議論文。怎樣寫政治小論文呢?
(1)、選好主題。可以選教材中的某一問題為主題,也可以選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大政治、經濟、文化問題為主題。如家人手機的變化、周圍小煤礦的關閉、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等都可以作為小論文的主題。
(2)、確定理論依據(jù)。一個主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如“家人手機的變化”這一主題可以從“手機價值的變化”、“手機供求狀況”、“科技發(fā)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確定了理論依據(jù)使搜集素材具有針對性。
(3)、搜集素材。圍繞主題和理論依據(jù),開始搜集與此有關的材料。
(4)、篩選素材。要從搜集的材料中選擇與關系較為密切、較為新穎的材料作為論據(jù)。
(5)、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篇文章中既要有理論分析,又要有事實論據(jù),這樣讀者才信服。
3、參加社會實踐
在學習之余,要走進社會這個大課堂、大熔爐,去檢驗自已所學的知識,社會實踐形式多種多樣,有參加勞動、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以社會調查為例,可以結合當?shù)貙嶋H,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專題調查,并寫出調查報告。如結合鶴山區(qū)實際可以以“鶴山區(qū)的環(huán)保狀況”、“鶴山區(qū)的青少年犯罪狀況”、“鶴山區(qū)的經濟結構”等為主題,展開社會調查,從而把掌握的知識運用到了實際之中。
六、運用邏輯學知識去學習政治課
所謂形式邏輯是指不研究思維內容,只研究思維形式及其規(guī)律的方法論。在學習中應簡單掌握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基礎知識以及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內容,學會邏輯學對學好政治很有幫助。
思想政治課有著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時代內容,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你就一定會喜歡,并能學好它,使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