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分析題解答攻略
高考政治分析題解答攻略一、仔細審題并抓關鍵詞
大多數分析題是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答題之前要仔細閱讀題干、材料及問題,了解題目需要回答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回答以及怎么回答,要注意思維的發散性。這是做好分析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找出本題目是關于哪個學科的哪個章節,在草稿紙上寫下此章節內所有可能與本題有聯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對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題目,要注意思維的發散性。審題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逆向審題法:先搞清楚題目問什么?有幾問?然后帶著問題閱讀材料。這樣做可以不必要地重復審題,節省寶貴的考試時間。?
第二、尋找關鍵詞:抓關鍵詞語,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義,努力回憶與此相關的課文理論,并注意篩選。
第三、分析層次法:對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層并弄清每層意思,這種層次性既體現在題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會明確出現在題后的設問中。通過分析,抓住試題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別回答,這樣可以避免遺漏。
高考政治分析題解答攻略二、閱讀材料并組織答案
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或者材料。閱讀時可邊閱讀邊劃出材料中帶有結論性或傾向性的話語,或者在草稿紙上寫下相關信息,同時搜索、提取大腦中平時儲存的相關知識,然后理清思路,組織答案。在分析的基礎上綜合,在綜合的前提下來分析,這樣才能完全掌握解答分析題的深層技巧,奪得高分。
總的說來,分析題就是把試題所給定的命題、問題和材料等作為一個系統整體,要求考生對這一系統整體進行分離、分解,剖析出各個方面,對整體所蘊含的諸方面內容作出說明、解釋和回答,揭示出諸方面內容的本質,并在此基礎上,根據試題的具體要求對諸方面內容進行系統綜合,揭示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對問題作出全面的闡述和整體性的本質結論。
高考政治分析題解答攻略三、辨析題中的命題有兩種類型:
(1)錯誤命題。
這類試題的答法是:①判斷:指出命題錯誤;②分析說明:說明相關的正確觀點與知識;③分析命題錯誤的性質。例如:
抗日戰爭時期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都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
答題步驟如下:
第一,這個觀點不正確。(此語必不可少,是給分的)
第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殊形式的聯盟。抗日戰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發生明顯分化。
第三,以蔣介石為代表的親英美派大地產大資產階級為維護自身利益,隨著其主子的態度而變化,參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公開降日,變成了中國人民的敵人。因此,不能籠統地說抗戰時期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都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此段答案的核心內容,更不可少)
有些命題是模糊的、不準確的,有幾種情況:①命題是片面的,有合理性。如“在中國,沒收官僚資本就其革命性質而言是新民主主義的”。②命題部分正確,部分錯誤。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③命題的前提正確,推論(結論)錯誤。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而是絕對的、無條件的”。④命題是籠統的、缺乏分析的。如“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等等。
對于這些命題,盡管有部分正確或者前提正確,但結果都是錯誤的,所以在回答時,首先要指出命題是錯誤的,不能似是而非的回答,也不能對命題正確與否避而不談。如果這樣回答,判斷分就沒有了。對命題中的正確與錯誤部分,可以在具體分析時指出。
(2)正確命題。
這類試題比較好答:①判斷:指出命題正確;②分析說明,將命題展開,說明理由。例如: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該多樣化。
首先,指出命題正確(2分);
其次,指出:
①所有制與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所有制是指生產過程中人與人在生產資料占有方面的關系,它包括人們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支配、使用、收益等方面的經濟關系。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是這些經濟關系借以實現的具體形式,主要是指資產(或資本)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 (4分)
②同一種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實現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采用同樣的實現形式(2分)。
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