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期末知識點復結
以下是小編在期末來臨之際為大家整理推薦有關高三的政治科目知識點復習和總結,歡迎大家參閱!
高三政治期末知識點第一單元
第一課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1、國家的含義和根本屬性
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2、我國的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和特點★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在于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4、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5、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只有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才能保證國家的權力始終掌握在人民手中。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只有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確保人民當家作主,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才能調動億萬人民群眾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打擊一切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的要求。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人民民主專政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突出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國家職能;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重視法制建設,依法治國;發展人民民主,加強民主制度建設。
6、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
我們政治生活的全部內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為基準的。
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權利: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②政治自由(行使政治自由權利,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體現)。③監督權(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有利于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公民應當履行的政治性義務: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③遵守憲法和法律。④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7、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
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這項原則表明國家確保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在政治生活中踐行這項原則對國家提出的要求: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受到保護,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會受到法律制裁。
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這項原則表明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要求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在政治生活中踐行這項原則對公民提出的要求:公民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尊重他人的權利。公民也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堅持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這項原則表明在我國,國家、集體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政治生活中踐行這項原則對公民提出的要求: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國家、集體也要尊重和保障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
8、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
崇尚民主與法制既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主題。
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①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是我們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②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是我們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③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是我們政治生活的有機構成部分。④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們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1、各種選舉方式的特點
民主選舉的方式 直接選舉 間接選舉 等額選舉 差額選舉
含義 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先由選民選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們代表選民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的方式。 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 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
優點 每個選民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當家人。 組織和技術工作難度不大,且選舉成本較低。 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了相應的競爭。通過演講、答辯等競選方式有助于選民了解候選人。
缺點 在選民人數眾多的情況下,直接選舉的組織和技術工作都有相當大的難度,且選舉成本較高。 由于間接選舉是由選民選舉產生的代表進行投票,致使選民與當選者之間的聯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響了選民意愿的表達。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選民可能誤認為將要當選者已事先“內定”,因而積極性受到影響。 如果對候選人競選不加以有效規范,容易發生虛假宣傳、賄賂選民等情況。
適用范圍 適用于縣及縣級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選舉,城市的居委會,農村的村委會選舉。 縣級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鄉以上各級政府的組成人員的選舉。 等額選舉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 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一律實行差額選舉。
2、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依據
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依據是社會經濟制度、選民的文化素養和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選舉方式的選擇要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從國家性質角度看,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用符合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從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角度看,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很不平衡。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采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
3、珍惜自己的選舉權
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即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是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
選民要珍惜手中的選舉權。選民要增強公民意識、主人翁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這一權利。選民要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的基礎上,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選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
4、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
民主決策的方式 內容 具體方式
依據 意義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決策機關反映意見、提出建議。 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新聞媒體 信息是決策的基礎,民意是正確決策最重要的信息資源。 有利于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專家咨詢制度 專家學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相關信息等,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分析論證。 論證會、座談會 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需要利用到專家的專業知識。 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社會公示制度 決策機關將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項決策進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決策的有關內容后,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公示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這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有利于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
社會聽證制度 對同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公民在聽證會上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聽證會 幫助決策機關發現問題,修正問題的有效形式。 聽證的目的就是為了決策利民。
5、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從決策者的角度看,有助于決策者充分發揚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從公民的角度看,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
6、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是我國農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內容:①廣大村民和居民直接選舉村委會干部和居委會干部,這是村民和居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和居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②廣大村民和居民通過村民會議、居民會議參與本村、本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與管理。③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以規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為,用民主的辦法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務。④廣大村民和居民創造了村務和社區事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委會和居委會干部、村委會和居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使村民和居民自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7、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我國基層民主的形式有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等。
發展基層民主,有利于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8、民主監督的渠道和方式
民主監督的方式 信訪舉報制度 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輿論監督制度 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內容
通過給國家機關寫信、打電話或向有關人員當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見,提出批評、建議。 將意見、建議和要求反映給人大代表,形成議案,上傳到國家權力機關。 依法在新聞媒體上公開發表意見。 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
具體方式
信函、電話、手機短信、當面指出等。 人大代表的議案和質詢。 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圖書。 聽證會、民意測評、網絡。
意義
信訪舉報制度是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 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使公民監督權得以真正落實,得到切實的保障。 輿論監督制度透明度高、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在監督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為公民直接行使監督權、參與民主監督提供更多 、更有效的渠道。
9、公民要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
公民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依照規則和程序辦事。公民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公民不得以舉報為名制造事端,干擾國家機關的正常工作,擾亂社會公共秩序。
10、公民積極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意義★
有序的政治參與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能否進行有序的政治參與,決定著我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有序的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規則、程序;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依法履行政治性義務;是否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否堅持黨的領導。
公民積極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不斷改善公共管理,創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區;有力促進政府機關的廉政建設。
高三政治期末知識點第二單元
第三課 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
我國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民政府擔負四個方面的職能。
職能 內容
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①保衛國家的獨立與主權。
?、诒Wo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種合法權益。
③保護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
?、鼙U先嗣衩裰鳌f調人民內部矛盾,懲治犯罪分子,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等。
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①經濟調節(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谑袌霰O管(依法對市場主體及其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凵鐣芾?通過制訂社會政策和和法規,依法管理和規范社會組織、社會事務,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
?、芄卜?為社會經濟活動提供保障和創造條件)。
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①宣傳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引導人民抵制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诮M織和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①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衛生設施等建設。
?、谔岣哚t療保健水平。
③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芸刂迫丝谠鲩L,促進優生優育。
⑤保護公共環境,防止污染等。
2、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我國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
對人民負責的表現 具體要求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政府及其公職務人員要深入群眾,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損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
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政府及其公職務人員為人民服務,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到行動中,要真抓實干;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研究、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緊迫問題上。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及其公職務人員要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對待群眾的來信來訪;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第四課 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
1、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公職人員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①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②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③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④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⑤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公職人員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
政府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公職人員嚴格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堅持科學民主決策,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和尊重少數的原則。
政府依法行政還要求做到: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促使行政權力授予有據、行使有規、監督有效;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3、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
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①對政府自身來說,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有利于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有利于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的決策;有利于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于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的政府。②對人民群眾來說,有利于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人民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有利于維護群眾自己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4、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
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包括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和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有: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眾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有:上級政府的監督,政府內部的監察、審計、法制等部門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