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三學習方法 > 高三語文 >

高三年級語文最新知識點

時間: 舒淇 高三語文

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

詞類活用:

瓶無儲粟,生生所資(生生:前“生”,維持;后“生”,動詞用作名詞,生活)

眄庭柯以怡顏(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詞用作名詞,傲然自得的情懷)

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動詞用作名詞,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

園日涉以成趣(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名詞用作動詞,彈琴,讀書)

或棹孤舟(棹:槳,這里用作動詞,用槳劃)

一詞多義:

心--因事順心(心愿)既自以心為形役(內心)

夫--問征夫以前路(名詞)樂夫天命復奚疑(助詞)

故--故便求之(所以)親故多勸余為長吏(故交,朋友)

之--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到,動詞)

求之靡途(代“為長吏”,代詞)

四方之事(助詞“的”)

奚--奚惆悵而獨悲(為什么)

樂夫天命復奚疑(什么)

而--門雖設而常關(表轉折)

覺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時矯首而遐觀(表修飾)

鳥倦飛而知還(邊承接)

古今異義:

(1)于時風波未靜風波

古義:指戰亂。今義:風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

(2)嘗從人事人事

古義:指做官。今義:常用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或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罰等工作。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尋

古義:不久。今義:常用義為“尋找”“追尋”等。

(4)悅親戚之情話親戚

古義:內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義: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關系的家庭的成員。

(5)幼稚盈室幼稚

古義:小孩。今義: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悵然慷慨慷慨

古義:感慨。今義:指大方的行為。

(7)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義:遺憾。今義:指一種情感,多為“仇恨”之意。

(8)將有事于西疇有事

古義:指耕種之事。今義:指發生某事。

文言句式:

1判斷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斷)

2倒裝句

(1)復駕言兮焉求(疑問句賓語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疑問句賓語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介賓結構后置)

(4)將有事于西疇(介賓結構后置)

(5)農人告余以春及(狀語后置,“以春及告余”)

(6)樂夫天命復奚疑(賓語前置,“疑奚”)

3省略句

(1)情在駿奔(省略主語“余”)

(2)寓形宇內復幾時(“形”與“宇”之間省略介詞“于”)

(3)稚子候門(省略“于”,正常語序應為:稚子于門候)

4被動句

(1)遂見用于小邑(見,被)

(2)以心為形役(為,被)

《歸去來兮辭》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這些句子中的“以”有時作介詞,有時作連詞。辨清楚這些“以”到底是介詞還是連詞,對以后的學習和做題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詞性和含義(作用)。

1、既自以心為形役(介詞,把)

2、舟遙遙以輕飏(連詞,表修飾)

3、問征夫以前路(介詞,往)

4、引壺觴以自酌(介詞,表承接)

5、云無心以出岫(連詞,表修飾)

6、農人告余以春及(介詞,把)

7、請息交以絕游(連詞,表并列)

8、樂琴書以消憂(連詞,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修飾)

幾點規律:

1、“以”作介詞時,后邊往往跟著一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而且它常常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介賓短語,這個介賓短語又常常作后置的狀語。

2、“以”作連詞時,表關聯作用,也就是說,它有連接前后項的作用,而前后項或者是動詞,或者是形容詞,很少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即便是,也不是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介賓短語的。更為重要的是,“以”作連詞時,作用相當于“而”。也就是說,用作連詞的“以”可以用“而”替換。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詞還是連詞,就要從這兩方面入手:一看“以”后邊是不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它是不是與后邊的名詞或詞性短語組成了介賓短語,而且是不是作狀語的(在文言中“以”常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介賓短語作后置狀語)。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換。如果能,它就是連詞;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詞。上例中的“既自以心為形役”“問征夫以前路”“農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了介賓短語,又都是作狀語的(其中后兩句是狀語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換,因而判定它們都是介詞。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連接的都是形容詞或動詞,又都能用“而”替換,所以是連詞無疑。

高三年級語文必考知識點

一、成語

1、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喻學生超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

2、鍥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鍥,用刀雕刻;舍,停止。

二、通假字

1、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槁暴:“有”同“又”。

3、雖有槁暴:同“曝”,曬干。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資質,稟賦。

三、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

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

今義:認為。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廣泛地學習。

今義:學問廣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義:兩個詞。用,介詞,因為;心,心思。

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古義:藏身。

今義: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

四、詞類活用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

5、下飲黃泉: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

五、特殊句式

(一)介詞結構后置句:

1、青,取之【于藍】,于,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可譯為“從”。

2、青【于藍】: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3、寒【于水】: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相當于介詞“于”,引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對”。

(二)定語后置句: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是“爪牙”的定語;“強”是“筋骨”的定語。“之”,定語后置的標志。

六、固定格式

無以至千里/無以成江海:無以,表示“沒有用來……的(辦法)”。

七、文言翻譯

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文:所以木材用墨繩量過(再經過加工)就直了,刀劍拿到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對自己檢驗、反省,就能智慧明達并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譯文: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使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會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

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譯文:君子的天賦并不是與眾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譯文: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這是因為它心思專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譯文:螃蟹有六只腳和兩只鉗夾,除了蛇、鱔的洞穴就沒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這是因為它心思浮躁啊。

高三年級語文知識點

1.詞語

悼(dào)詞膚(fū)淺衷(zhōng)心

嫉(jí)恨誹謗(fěibàng)

詛咒(zǔzhòu)給(jǐ)予答復

誣(wū)蔑

2、成語

豁然開朗:明白,通達。

堅忍不拔:堅持而不動搖。

卓有成效:成績、效果顯著。

繁蕪叢雜:繁多雜亂。

不可估量:不可估計。

永垂不朽: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3、文學常識

1883年3月14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科學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禮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舉行,恩格斯發表了這篇演說辭。

高三語文知識點歸納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信”是一個會意字,一個“人”一個“言”意為人言真實。此句中的“信”就解為“真實”。

啟聽淮北取糴dí

“糴”就是一個會意字,聯系“糶”意思是賣出糧食,“糴”與“糶”相對,意思是買進糧食。

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

“造”的義符為“之”,聯系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義“制造”、“成就”顯然與文意不符。

若少屈,冀得一歸覲。jìn

覲,義符為“見”,聯系下文推斷為“拜見”之義。

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kuì

“饋”的意義可由它的“饣”旁推斷出它是供軍隊吃的東西,即“軍餉”,這里活用作動詞,發放軍餉。

高三語文知識點總結

一詞多義

“之”

①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③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④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⑤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⑦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②敢以煩執事(介詞,拿)

③越國以鄙遠(連詞,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折)

⑤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③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④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其”

①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

②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③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注:思考練習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828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藤步| 血战到底电视剧|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课堂笔记| 五上竖式计算300道及答案| 纵情四海| 东成西就| 安多卫视直播在线观看| 青山知可子冲绳草莽英雄1969| 港股开户测试答案2024年| 霹雳火之特种兵| 龙争虎斗| 沈月个人简介| 《瑜伽教练》第二季| 在人间在线观看完整版| 电影院线| 伟创变频器说明书| 小伙捡了一沓钱完整版| 谍变1939电视剧剧情介绍| 人口腔上皮结构图| 性视频网站在线| 好看的拉片|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 真实游戏完整版高清观看| 李路导演简介| 抚养费标准一般是多少钱一个月| 色戒未| 华师大图书馆| 让雷诺阿| oldpussy| 楼下的租客| 龟兔赛跑的故事视频| 天机太阴在命宫| 珍珠少女| 姐夫操小姨子| 希比·布拉奇克| 日本大片ppt免费ppt视频| 拷打| 列维| 女同恋性吃奶舌吻完整版| 爆操处女| 音乐僵尸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