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散文高中
蘭散文高中一
不知為什么,總喜歡把蘭喻自己,也喜歡自己所交的朋友是具有蘭一樣品格的人.或許是蘭的品性吸引了我們而成為志同道合的一類人吧。
祖先曾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啊,正氣在胸,不易被蝕濁.我想關羽是個好例子.真希望世間多點君子坦蕩蕩的品性,少一些小人所為.水--剛柔相兼,有陽剛之壯,有陰柔之美.剛中有柔,柔中帶剛.切不段也剪不了透明似又渾濁,無情似有請.君子有水剛陽一面,也有水無情的一面。
君子,蘭---似幽深谷地里的一位高人.何謂高人?我想不張揚,不自負,擁有一顆能面對五光十色,欲望,權利世界的平常心.在失敗的地方能吸取教訓,保持樂觀的心態,屢敗屢戰,敢于挑戰,敢于創新。
蘭又象征高潔.自尊是人類最應該愛護,也最應該自愛的品格.沒有自尊談何你有多成功?多偉大?即使CEO也不過是個小混混.人應該愛護自己,為自己保持那份應有的自尊,決不容別人的侮辱.一個人沒有多大的能力去品評別人,批評或贊揚別人,即使有那也是浮華.君子是忍受得了別人的批評,即使那種批評是錯誤或者是正確的,是諷刺還是?只要自己是君子,還怕別人說嗎?
在劉德華的歌曲男人哭吧,不是罪中,我想那個哭泣的男子是為君子.是蘭的品性無法取代的。
我喜歡把蘭想象成藍.多美的顏色,多素雅的人生。
蘭散文高中二
曠谷的瀑布石縫中,迸發出了一個綠芽,一天、兩天、三天……漸漸地,綠色的葉芽越來越大。半個月后,長出了一株蘭草,但沒有開花。眾花見了不以為然,甚至有的花還嘲笑它:“我還以為長了這么多天能開出一星半點兒的花呢!沒想到連狗尾巴花都開不出,真沒用。”
蘭,沒有理會,與世無爭。不知過了多少天,蘭蘊育出了花苞。眾花此時又頓生妒意,冷嘲熱諷:“你看那草得意的樣子,不就是長了個花骨朵嘛,有什么稀罕的?天知道那賤草能開出啥花呢。哼!走著瞧。”
蘭草仍不與它們爭執,靜靜地吸取天地之精華。不久,蘭長出了一朵紫中透藍的花,花瓣細膩光潤,花蕊淺黃鮮活,莖枝修長。花葉在徐徐微風中自然搖蕩,樸實而幽雅。它雖然沒有玫瑰的浪漫;不及荷花的艷姿;遜色牡丹的富貴;但,蘭身上所流露出的氣質卻足以壓倒群芳。
有一天,一位未出名的畫家外出寫生,無意間發現了這株蘭。他覺得這株蘭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與震撼感。于是,他屈膝而坐,專心致志地用畫筆描繪這株蘭草。瀑布的氣浪一個接一個的洶涌而來,發出了悶雷似的轟隆聲。氣浪中似乎夾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蘭香,這位畫家卻全然不動如醉如癡的畫著。幾天后,這幅“蘭圖”大功告成。
這位畫家用挑剔的目光審視著“蘭圖”,雖然這幅蘭圖形象逼真,但看起來總是少了一絲神韻。畫家仔細觀察那株蘭草,忽然發現一滴露珠在蘭葉上閃閃發光。回來后,他在蘭圖上添了這滴露珠,感覺果然不同。
后來,這位畫家帶上蘭圖去了英國,那有位知名的華僑老畫家。他決定帶上蘭圖去拜訪這位畫家,請老畫家賜教。當這位年輕畫家小心翼翼的把蘭圖雙手展現開來后,老畫家拿著放大鏡把畫細細看了數遍后,面帶驚喜又深有感觸的說道:“這幅蘭圖形象逼真,可以說是入木三分。特別是蘭上有滴露珠,更是別具匠心。”老畫家回過頭來問年輕畫家當初在蘭上畫露珠有何寓意時,年輕畫家承認自己當時并未多想,只好再次向老畫家討教。老畫家語重心長的說:“蘭,自古是我國文人墨客所贊頌的‘四君子’之一。它是純潔、堅貞、無私、氣節的象征。你想想看,蘭長在幽山曠谷之中,葉為誰長?花為誰開?可它卻無怨無悔。盡管他鄉富貴榮華,但它無時無刻不思念自己的故鄉!”
這幅蘭圖深深的觸及了老畫家對祖國的惦念。他深有感觸的接著說:“這蘭就好像我們這些遠在天邊的海外游子。雖然我們現在沒有在祖國的懷抱里,但是我們仍然在默默地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汶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腦袋猶如五雷轟頂。第二天,我就和一群華僑為四川地震中受難的同胞捐款58萬元。英國雖然經濟發達,民主自由。但,“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我們華僑日日夜夜盼著回到祖國,雙腳踩在中國的領土上。我們遠在他鄉,可愛國的熱情還在。我們永遠忘不了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擁有中國魂。這蘭上的露珠,我想,它就是蘭的一顆心。它晶瑩剔透,包含蘭的辛酸苦楚。它就好像我們華僑的那一顆愛國的火熱的心。”說著,老人哭了起來,那‘溝溝坎坎’的臉上流下了感動地淚水。年輕畫家也沉默了。
這時,那株生長在瀑布下的蘭草似乎感應到了。它會心的笑了,好像在說:“這世上終于有人能讀懂我的心了。”
蘭散文高中三
魯迅鐘情于蘭,稱之“雅而不俗,麗之不妖”。的確,自古,蘭便以其獨具之風韻而獨抒,姿態端莊,芳郁無偶。
蘭美,在其葉,不蔓不枝,蓬勃青翠,簡簡單單的幾片便勾勒出其獨具的端莊之美。
生于山谷深處,雜在野草叢中,默默無聞,但到花開之際,香透山野,故致陳毅提了“只為馨香重,尋者便山谷。
蘭端莊可人,歷來有不少名人墨客為之動容,以詩詞歌賦相贊,歌頌之,以其為正氣,文明之征
屈原以蘭喻賢,《左傳》以蘭為國色,孔子以蘭為才香,《詩經》謂鄭人熏浴以蘭,以辟不祥;有詩云:“慈祥心性氣如蘭”,“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固清寒而萎瑣,氣若至分長不改,心若蘭分終不移”等,雖同名異物,卻總是將蘭喻為社會正氣,以除邪惡。
今日,蘭,對于個人乃至社會均有重大之義。于個人,學其堅強,學其正直,學其浩然,于社會,則更為需要那股傲然正氣。
愛蘭,不僅因其端莊樸素,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的正氣文明。
愿蘭馨人間。
蘭散文高中四
是雪花綴滿枝頭,這般晶瑩潔白?是白云在此逗留,如此婀娜多姿?不,她比雪花更圣潔,比白云更端莊--她是盛開的蘭花,人間的圣潔之花。蘭,以其清香淡雅博得了人們青睞,不僅歷代丹青妙手為之潑墨揮毫,更是騷人墨客吟詠的對象。
如果說水仙是花中的“凌波仙子”,那么蘭花一定是“花中的皇后”了。嬌柔的花瓣,優美的身型,純白的紗衣,構成了一朵圣潔的而又美麗的蘭花。她和國色天香的牡丹一樣奔放,又如凌膠仙子一樣飄逸,比荷花更出淤污泥而不染。然而,天意弄人,好景不長。蘭花只能給人們僅僅幾天的觀賞就凋謝了。一霎那的美與香,常引起人們的憐香,而她的神韻依然存在人們的腦海里,更鐫刻在人們心間。
蘭,在冷雨中挺立,在寒風中怒放,不與百花爭寵,只是默默地為世界增添一絲絲光彩;蘭花之香,清幽淡雅,不會讓人感到高不可攀,是沁人的香,親切的香,叫人憐愛的香。你說,這醉人的花香,怎能不叫人為之傾倒,為之著迷?怎能不叫人去憐愛它,為之贊美一番?
蘭,無論高綴枝頭,還是飄落在地,始終保持一塵不染的品格。即使埋入泥土,也是片芳心,潔白無瑕。她以高尚的自身形象,啟示人們制定的生活準則。這一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國千萬個讓賢的老干部,他們為了培養接班人,使祖國突現現代化,自己甘愿退居二線。這種可貴精神正是蘭花的真實寫照--雅素,樸實無華,默默奉獻。
人的生命之花,也和大自然的花朵一樣色彩繁多,姿態各一。如果長久開放的生命之花會被污泥沾染,那我愿為僅開一天的純潔的花。人雖不能都成為具有偉大功績的英雄,卻都應該并且能夠像蘭花一樣高尚樸實,圣潔無邪。為了裝扮出人間美好的仙境,即使遭受風雨摧殘,“零落成泥輾作塵”,也會給人們留下“香如故”。
蘭花,是高潔的,而且具有蘭花精神的人也是高潔的,因為他們都有一顆奉獻的心,一顆無私奉獻的心,不成任何索取的心。我愛蘭花……
蘭的品種很多,單從時令上分就有春蘭,夏蕙蘭,建蘭,報歲蘭等,而我所知道的蘭花品種有吊蘭,君子蘭,紫根蘭,虎皮蘭,其他如舶來品的蘭花就更不知道名字了。但蘭花如一的風格,我卻喜歡。
蘭的品性清雅,從葉子到花,無一處不洋溢著高貴,單是欣賞葉子,看那舒展的姿態,油然從心底里生出一份敬意來。葉子不會蕪雜到銷了花的顏色,自顧自潑剌剌地瘋長,花兒也不會登上高枝做望斷云涯狀而輕賤了葉子的映襯。花與葉子渾然一體,和諧的保持著那一份美,像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默契不言而喻,心犀相通,守著一份曼妙的情愫,彼此云漢迢遙,思念卻不舍晝夜。
那蘭花,沒有濃烈馥郁的香味,連花開的模樣也決計不是張揚,燦爛的。總是低調的默守一份從容和高雅。萼萼花蕊從疏淡的葉子里薄薄淺出,然后擎出纖細的莖,花才開始綻放,一縷縷馨香含蓄地釋放著,無需害羞,它本自脫俗,也無需鮮艷,它本自淡雅。恰到好處地融入性格,自是一副怡然,含蓄,耐讀的姿態。
蘭的品性高潔,它是一種會愛的花,不施粉黛,不著鉛華,美麗卻一自天成。和蘭花在一起,其言也馨,其情也雅。品蘭,品蘭花一樣的人,生活從此多了一束高貴的牽掛,心海里從此種植一株解語的奇葩。蘭花是我國傳統名花。它清新飄逸的幽香、剛柔相濟的葉叢、端莊素雅的風韻,歷來為人們推崇和鐘愛,與梅、菊、竹稱為四君子。古往今來,描繪和贊賞蘭花的詩篇數不勝數。
蘭花曾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至愛,古人對“四君子”中的蘭花就有許多贊美之詞。其中有一句就是“氣質美如蘭”,借以形容人的高雅脫俗,而這一句也正說明了蘭花氣質的高貴。雖然人們對蘭花有許多贊美之詞,但我覺得蘭花并沒有人們說的那樣神奇。記得爸爸剛把蘭花抱回家的時候,我看了它一眼,覺得蘭花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可是蘭花開放的那天傍晚,卻使我徹底改變了對蘭花的看法。
記得那晚,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著如絲的小雨,微風輕輕一吹,窗外的景色變得如詩如畫,我正欣賞窗外的美景,突然,一股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我輕輕地吸了一口氣,——多么清新的空氣啊!在這清新的空氣中飄著一股清香,幽幽的、淡淡的,我的鼻翼翕動,剛剛聞到一絲幽香,但它又飄然而去了,無意間又忽然襲來,那似有似無的清香使我著迷。在我迷惑的時候,我的目光不知不覺落到了蘭花身上:“原來是蘭花開了!”我高興地歡呼起來。我走近蘭花,仔細觀察著這盆蘭花,只見綠綠的像劍一樣的葉子里,伸出一枝暗紫色的花莖,莖上開著幾朵紫色的小花,每朵花看上去都像一個小小的蝴蝶。我正欣賞著這可愛的小花,那股淡淡的幽香又飄然而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時我被這股清香徹底征服了。
我這才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如此鐘愛蘭花,原來他們喜歡的不僅僅是蘭花的清香,而是從蘭花身上找到了一種高貴的品質,你看,蘭花并不起眼,但它卻把幽香奉獻給了人們,而當你注意到它時,那股幽香又悄悄而去,它從來不刻意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奉獻自己,這不正像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嗎?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像蘭花一樣默默地奉獻著自己,像環衛工人,他們的職業非常普通,可是他們卻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干著不平凡的事,是他們把干凈整潔的城市風貌奉獻給了人們。這不正是蘭花精神的寫照嗎?
我愛蘭花,愛它那幽幽的清香,但我更愛它那不炫耀自己卻把清香奉獻給人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