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個高考生物核心考點
生物核心考點一:
1. 動物性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種類比植物性蛋白齊全。玉米中缺少色氨酸、賴氨酸;稻谷中缺少賴氨酸;豆類中含賴氨酸較多。
2. 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島B細胞受損,胰島素分泌減少,導致血糖不能進入細胞和氧化分解,肝臟釋放和非糖物質轉化的葡萄糖增多,引起高血糖。細胞缺能,總感饑餓而多食,使血糖濃度高于腎糖域(160—180mg/dl),最終尿糖。(注意三多一少的解釋)
3. 血糖平衡調節有兩種機制:直接受血糖濃度控制(體液調節);血糖濃度刺激下丘腦再調控胰島細胞的分泌。(體液—神經調節)
4. 有氧呼吸的特征產物是水。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影響因素是O2濃度、溫度、水。
5. 無氧呼吸的兩種方式是由細胞內的酶種類決定的。產酒精的生物有大多數植物、酵母菌;產乳酸的生物有動物、乳酸菌、玉米胚、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缺氧時)。
6. 肌糖原產生的乳酸和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隨血液運輸到肝臟,轉變成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也可形成肝糖原和葡萄糖,極少量經腎臟排出。
7. 酵母菌的代謝類型是異養兼性厭氧,出芽生殖也可有性生殖(同水螅);硝化細菌(生產者)的代謝類型是化能自養需氧(NH3是氮原和能源,CO2是碳原);根瘤菌(消費者)和圓褐固氮菌(分解者)是異養需氧型;反硝化細菌(分解者)是異養厭氧型;紅螺菌是兼性營養厭氧型。蛔蟲、乳酸菌、破傷風桿菌是異養厭氧型。
8. 植物向性運動的外因是單一方向的刺激(重力、單側光),內因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意義是提高適應性。
9. 植物激素是在一定部位產生,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生長素的作用是主要促進細胞伸長和果實發育、生根,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分裂,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解除種子和塊莖的休眠;脫落酸是生長抑制劑,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乙烯促進果實成熟和器官脫落。
10. 植物生長發育中,不是受單一激素的調節,而是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比例高時,利于芽的生長;比例低時,利于根的生長。
11. 體現生長素兩重性的是根的向地性和頂端優勢。敏感性由大到小是根、芽、莖。(注意生長素的橫向運輸和縱向運輸,主動運輸)
12. 無子番茄是運用生長素原理,不改變遺傳物質(不可遺傳變異);無子西瓜運用 染色體變異的原理,屬可遺傳變異。(注意培育過程)
13. 下丘腦的作用:滲透壓感受器、產生抗利尿激素、體溫調節中樞、血糖調節中樞、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中樞、內臟活動調節中樞、產生促激素釋放激素。內分泌系統的樞紐。(書本原話:不僅能傳導興奮,而且能分泌激素)
14. 性激素是固醇類物質,可口服。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是由垂體分泌的。(注意各激素的作用)
15. 胰島素的作用是: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促進血糖氧化分解;促進血糖合成糖原; 促進血糖轉化成非糖物質(不包括轉氨基);抑制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注意與胰高血糖素關系)
16. 激素間為協同作用的是: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共同促進生長發育);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共同提高血糖濃度);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共同促進物質氧化分解,提高體溫);孕激素和催乳素(共同促進乳腺發育和泌乳)
17. 激素分泌的調節有神經—體液調節(如甲狀腺激素、性激素);有神經調節(如腎上腺素);有體液調節(如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受血糖濃度調節)
18. 體液調節主要包括激素調節和其它化學物質的調節(如CO2、組織胺、H+等) 49動物激素飼喂小動物的實驗:需注意:材料是同種并同時孵化、體長約15mm的蝌蚪;需設置三組實驗;需用池塘水或提前晾曬的自來水;需放入等量的同種水草;可觀察體長的變化、尾長的變化、前后肢的生長情況、鰓的消失等現象;此實驗過程是蛙的胚后發育。
19. 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基本結構。條件反射的中樞在大腦皮層,非條件反射的中樞在皮層以下。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的。先天性行為是依靠原生質體(單細胞)或非條件反射完成的,也需要在發育到一定程度時才發生,也受外界環境影響。后天性行為主要依靠條件反射完成。判斷和推理是最高級的行為。 行為發生的根本基礎是受遺傳物質控制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0. 神經元的結構分為細胞體和突起;功能是受到刺激后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
21.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依靠局部電流的電信號形式進行的(雙向傳導);興奮在突觸結構是依靠神經遞質進行的(單向傳導)。靜息電位是外正內負,動作電位相反。 電位迅速逆轉主要依靠離子通道擴散進行的。
22. 語言活動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分為:S區、H區、W區、V區。(注意在左半腦的位置)。
23.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區別是:反應速度快、準確;作用范圍局限;作用時間短。兩者的聯系是:體內大多數內分泌腺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內分泌所分泌的激素也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如甲狀腺激素)
24. 人體的內臟活動受植物性神經的支配。受各級神經中樞控制:低級中樞在脊髓和腦干;較高級中樞在下丘腦;高級中樞在大腦皮層。
25. 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器官共同協調作用。
26. 激素調節對動物行為的影響,表現最顯著的是性行為和對幼子的照顧行為。但是神經調節為主。(光照時間是影響的主要生態因素)。注意解釋性行為發生機制。
27. 無性生殖(4個)、植物組織培養、動物克隆技術、動物胚胎分割移植技術。優點是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植物組織培養的優點是:取材少、培養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動化管理。應用有:快速繁殖;培育無病毒植株;生產藥物和食品添加劑、色素、香料、殺蟲劑;制造人工種子;培育轉基因植物。
28. 愈傷組織的細胞排列疏松而無規則,是一種高度液泡化的無定型狀態的薄壁細胞群。(細胞壁很薄)
29. 精子來源于睪丸的曲細精管內的精原細胞。卵細胞來源于卵巢中卵泡內的卵原細胞。減Ⅰ后期染色體的變化與兩大遺傳規律有關;減Ⅰ四分體時期和減Ⅰ后期染色體變化與基因重組的變異有關;減Ⅱ是特殊的有絲分裂;減Ⅰ、減Ⅱ后期的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初級卵母細胞后期、次級卵母細胞后期為細胞不等大分裂。
生物核心考點二:
1.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體、病毒、細菌等不能基因重組)
2.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3.雙縮脲試劑不能檢測蛋白酶活性,因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質。
4.高血糖癥≠糖尿病。高血糖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驗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試劑檢驗。因血液是紅色。
5.洋蔥表皮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必須是連續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6.細胞克隆就是細胞培養,利用細胞增殖的原理。
7.細胞板≠赤道板。細胞板是植物細胞分裂后期由高爾基體形成,赤道板不是細胞結構。
8.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屬于體液調節。
9.注射血清治療患者不屬于二次免疫(抗原+記憶細胞才是),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會收縮,不屬于反射,反射必須經過完整的反射弧,判斷興奮傳導方向有突觸或神經節。
11.遞質分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抑制性遞質能引起下一個神經元電位變化,但電性不變,所以不會引起效應器反應。
1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中“主要”如何理解?每種生物只有一種遺傳物質,細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遺傳物質,而是針對“整個”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數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13.隱性基因在哪些情況下性狀能表達?①單倍體,②純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體上。
14.染色體組≠染色體組型≠基因組三者概念的區別。染色體組是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如人類為2個染色體組,為二倍體生物。基因組為22+X+Y,而染色體組型為44+XX或XY。
15.病毒不具細胞結構,無獨立新陳代謝,只能過寄生生活,用普通培養基無法培養,只能用活細胞培養,如活雞胚。
16.病毒在生物學中的應用舉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載體,②細胞工程中作誘融合劑,③在免疫學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預防。
17.遺傳中注意事項:
(1)基因型頻率≠基因型概率。
(2)顯性突變、隱性突變。
(3)重新化整的思路(Aa自交→1AA:2Aa:1aa,其中aa致死,則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頻率去解,特別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
(5)基因型的書寫格式要正確,如常染色體上基因寫前面XY一定要大寫。要用題中所給的字母表示。
(6)一次雜交實驗,通常選同型用隱性,異型用顯性。
(7)遺傳圖解的書寫一定要寫基因型,表現型,×,↓,P,F等符號,遺傳圖解區別遺傳系譜圖,需文字說明的一定要寫,特別注意括號中的說明。
(8)F2出現3:1(Aa自交)出現1:1(測交Aa×aa),出現9:3:3:1(AaBb自交)出現1:1:1:1(AaBb×aabb測交或Aabb×aaBb雜交)。 (9)驗證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滿足基因分離定律(或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滿足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方法可以用自交或測交。(植物一般用自交,動物一般用測交)
(10)子代中雌雄比例不同,則基因通常位于X染色體上;出現2:1或6:3:2:1則通常考慮純合致死效應;子代中雌雄性狀比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11)F2出現1:2:1不完全顯性),9:7、15:1、12:3:1、9:6;1(總和為16)都是9:3:3:1的變形(AaBb的自交或互交)。
(12)育種方法:快速繁殖(單倍體育種,植物組織培養)、最簡單育種方法(自交)。
(13)秋水仙素作用于萌發的種子或幼苗(未作用的部位,如根部仍為二倍體);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有絲分裂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細胞紡錘體的形成,對動物細胞無效。秋水仙素是生物堿,不是植物激素。
(14)遺傳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體綜合癥。
18.平常考試用常見錯別字歸納:液(葉)泡、神經(精)、類(內)囊體、必需(須)、測(側)定、純合(和)子、抑(仰)制、擬(似)核、拮(佶)抗、蒸騰(滕)、異養(氧)型
19.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有糖蛋白(識別功能,如受體、MHC等),載體蛋白,水通道蛋白等。
20.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比較: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減數第二次分裂和有絲分裂著絲粒斷裂,減數分裂有基因重組,有絲分裂中無基因重組,有絲分裂整個過程中都有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過程中有聯會、四分體時期。(識別圖象:三看法針對的是二倍體生物)。
21.沒有紡錘絲的牽拉著絲粒也會斷裂,紡錘絲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單體均分到兩極。
22.精子、卵細胞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但全能性較大、無細胞周期。 23.表觀光合速率判斷的方法:坐標圖中有“負值”,文字中有“實驗測得”。
24.哺乳動物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不產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兼性厭氧型能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植物無氧呼吸一般產生酒精、二氧化碳(特例:馬鈴薯的塊莖、玉米的胚、甜菜的塊根)。
25.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動物細胞(受精卵、2~8細胞球期、生殖細胞)也有全能性;通常講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實例:克隆羊),胚胎干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
26.基因探針可以是DNA雙鏈、單鏈或RNA單鏈,但探針的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如測某人是否患鐮刀型貧血癥),則探針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或熒光標記的鐮刀型貧血癥患者的DNA作為探針。
27.病毒作為抗原,表面有多種蛋白質。所以由某病毒引起的抗體有多種。即一種抗原(含有多個抗原分子)引起產生的特異性抗體有多種(一種抗原分子對應一種特異性抗體)。
28.每一個漿細胞只能產生一種特異性抗體,所以人體內的B淋巴細胞表面的抗原-MHC受體是有許多種的,而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29.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環素)只對細菌起作用(抑制細菌細胞壁形成),不能對病毒起作用。
30.轉基因作物與原物種仍是同一物種,而不是新物種。基因工程實質是基因重組,基因工程為定向變異。
看了“29個高考生物核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