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模擬卷題
時間:
如英2
高三地理
高考地理成績的好壞影響了一個學生的命運轉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理高考模擬卷題,歡迎閱讀參考。
【命題意圖】1-2題組從近期頻繁發生的“霧霾天氣”入手,考查學生對熱點新聞及地理事件的關注。學會從自然和人類活動兩個角度去分析此類大氣污染事件的發生。形成尊重自然規律、保護環境的意識。體現了新課程“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第1題難度中等。第2題難度小。
【答案解析】1、D 從材料對“灰霾”的定義中發現“干塵粒”以及“能見度小、普遍混濁” 等關鍵字眼,即大氣干燥,沒有降水,空氣相對穩定,風速小等天氣特點,再結合材料所給事件發生時間為1月份,D選項最合適。一般情況下,霧霾的散開得借助風力強勁或降水過程,所以,如果有強冷空氣入侵即冷鋒過境,霧霾天氣會好轉。 2、B 灰霾是大量懸浮顆粒物導致空氣混濁,與二氧化碳氣體無關。與機動車輛排出的汽車尾氣、高能耗工業燃燒化石燃料以及冬季北方地區燃煤取暖排放產生的顆粒物有關。
【命題意圖】3-4題組借助“海底深度與其巖石年齡的關系圖”,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對板塊邊界類型以及典型地形這一基礎知識點的掌握。體現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地球上宏觀地形的基本地理素養。難度中等。
【答案解析】3、A 據圖縱坐標所知,甲處海底深度為距海面2KM多,所以不可能是島嶼,也不可能是海溝;據圖橫坐標所知,甲處的巖石年齡為0,即剛從巖漿形成,所以不可能是變質巖。4、D 甲處為板塊張裂,為生長邊界,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日本群島、地中海、新西蘭均處于板塊的消亡邊界,而冰島處于美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的張裂邊界,多地熱能。
【命題意圖】第5題以美國區域為載體,呈現美國大學生對居住及工作地“偏好指數”的空間分布圖,考查美國三大城市密集區的區位因素以及學生的讀圖能力。此題注重基礎知識的調用,以及對圖示信息的整合。難度中等。
【答案解析】5、D 美國東北部的城市帶即圖示BC處,偏好指數高,因為該處開發歷史悠久,工業基礎好,經濟發達;而此處由于緯度偏高,氣候冷濕,自然條件并不優越。EF處為美國西部的“陽光地帶”,自然條件好,且發展的是新興工業,污染少,環境好。D處為五大湖地區,由于礦產資源豐富、水運便利、工業基礎好,經濟發達,也是美國的人口集中區域,“偏好指數”高。
【命題意圖】6-7題組。地中海氣候是歷年高考的“保留”知識點,只是年年考查的形式不相同。此題雖然只是呈現了一幅四要素的變化曲線圖,但圖文信息量非常的大。通過圖文信息的閱讀和轉換,學生腦海里要形成南美大陸的基本輪廓,以及34°S緯線穿越的大致位置,穿越的不同氣候類型,以及氣候類型形成的原因。而且學生要做對這題,基本功還要非常扎實,1月、7月對南半球而言各是什么季節得清楚。只有分別弄清楚這四條曲線分別對應哪個地理要素,才能正確作答。第6題,難度中等。第7題,難度較大。
【答案解析】6、A 34°S緯線穿越的南美大陸,翻越了安第斯山脈,所以,無論是1月(南半球夏季)還是7月(南半球冬季),兩條氣溫曲線在距同一海岸相同的地方因山脈地勢升高而氣溫降低,具有一致性,從而確定點虛線代表的地理要素為1月(南半球夏季)均溫,虛線為7月(南半球冬季)均溫。結合橫坐標讀出兩條曲線最接近處的位置。
7、B 34°S緯線穿越的南美大陸,西岸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氣候,東岸為夏雨冬干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所以,11-4月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受副高控制,炎熱少雨;而東岸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D項錯;5-11月的大陸西岸,受北移的西風帶的影響,帶來海洋的水汽,降水豐富,而東岸處于西風的背風坡,降水少,C項錯。A項西部自沿海向內陸氣溫遞減快是因為山脈地勢升高。西岸有秘魯寒流降溫,東岸有巴西暖流增溫,導致西岸各月均溫低于東岸。
【命題意圖】第8題獨立設置,可以當成是旅游地理的一個題目。考查學生閱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區域地理的知識,難度較小。
【答案解析】8、C 3月份為北半球的春季,候鳥由溫度較高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飛往溫度較低的三江平原或青藏高原繁殖;3月份為南半球的秋季,候鳥由緯度較高的塔斯馬尼亞島飛往緯度較低的澳大利亞越冬。
【命題意圖】9-10題組從地下水埋藏和地面沉降變化曲線圖入手,考查了在我國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資源導致的地面沉降這一嚴重問題。引起學生對對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關注。培養學生學會分析伴隨城市化過程可能帶來的一些不利影響。難度較小。
【答案解析】9、D 從地下水位(虛線)的變化趨勢看,20世紀末期有所回升,即水位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該地區不一定處于干旱或半干旱區,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主要是人類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在濕潤地區也完全可能。當濕潤地區地表水缺乏或地表水污染嚴重,而水資源需求量又大的時候,就會導致過度開采地下水。 10、D 從右邊的縱坐標中讀出200毫米的地面沉降所對應的實線上的點,再對應到橫坐標上即紅色警戒水位出現的時間,再讀出這一年對應的虛線上的點,并在左邊的縱坐標上讀出埋藏深度。
【命題意圖】第11題地球運動,避開了浙江省從09年實施新課改后一直考查的“正午太陽高度”這一知識點,而是考查了“球面最短距離”“北京時間的計算”等基礎知識,以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最基本的計算能力,回歸了地球運動不偏、不難、不怪的正常道路,難度中等。
【答案解析】11、B 晨昏線上緯度最高的點即晨線和緯線的兩個交點。當該點與北京的球面距離達到最短時,只要符合該點和北京所在的點構成大圓的劣弧即可。當該點的地理坐標為(66.5°N,116°E)時即符合這個要求。但又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圖1所示,北京和O點的地方時為12:00,則北京時間為12:16,結合北極圈內出現極夜, 圖1 圖2 為12月22日前后的12:16;第二種情況如圖2所示,北京和O點的地方時為24:00,則北極京時間為6月22日前后的0:16.
36.(26分)【命題意圖】此題以中國區域圖為載體,以熱點“沙塵”天氣為切入口,考查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特色農業的區位優勢,商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以及西北地區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兼顧基礎知識的考查和從材料中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等基本能力。命題體現了讓學生關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
【參考答案】(1)該地區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4分)
位于黃河附近,有充足的灌溉水源;(2分) 接近消費市場;(2分) 交通便利。(2分)
(2)觀點1:應繼續大力發展向日葵種植。(2分)
理由:確保就業,(3分) 增加收入,(3分)
觀點2:不應該大力發展向日葵種植(2分)。
理由:向日葵生長耗水量較大,(2分)當地水資源缺乏,種植向日葵使當地水資源更為緊張(2分),且目前葵花籽處于滯銷現象。(2分)(兩觀點取其一)
(3)積極開發新能源(2分);推廣省柴灶(2分);興建沼氣池(2分);營造薪炭林(2分)
37(30分)【命題意圖】以西亞的石油資源和迪拜建筑景觀這兩個學生熟悉的關注度高地理事物為切入口,將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組織專業術語進行準確描述等能力的考查滲透到城市的區位因素、氣候異同點等基本知識點。而迪拜“潮濕卻降水少”這一看似矛盾的地理現象、迪拜多高層建筑的自然條件,以及西亞石油帶形成的地質過程等題的設置,凸顯了“以能力立意”的要求。本題整體難度較大,有一定的區分度。
【參考答案】(1)地理位置優越,海上運輸便利(3分),附近有天然氣資源(3分)。
(2)同 降水稀少,冬季相對較多(4分)
異 巴格達終年高溫,年均溫高。伊斯法罕年均溫低,年較差大(4)
伊斯法罕的降水比巴格達更少(2分)。
(3) 迪拜位于波斯灣沿岸臨海,同時氣溫高,海水大量蒸發,潮濕(2分)。
同時終年受副高控制,氣流下沉不易降水(2分)。
迪拜位于副熱帶地區,受副高控制,氣流下沉為主,風小(2分);位于板塊內部地殼穩定,少地震和弱震。(2分)有利高層建筑。
(4) 波斯灣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質時期為古地中海一部分,副熱帶海域,有利生物生長(2分)。后經地殼下沉,有利生物沉積和掩埋(2分)。同時位于板塊內部穩定或位于背斜構造,利于儲藏(2分)。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地理高考模擬卷題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考試有幫助。
地理高考模擬卷題
地理高考模擬卷題答案
選擇題部分(11題,每小題4分,共44分)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D | B | A | D | D | A | B | C | D | D | B |
【答案解析】1、D 從材料對“灰霾”的定義中發現“干塵粒”以及“能見度小、普遍混濁” 等關鍵字眼,即大氣干燥,沒有降水,空氣相對穩定,風速小等天氣特點,再結合材料所給事件發生時間為1月份,D選項最合適。一般情況下,霧霾的散開得借助風力強勁或降水過程,所以,如果有強冷空氣入侵即冷鋒過境,霧霾天氣會好轉。 2、B 灰霾是大量懸浮顆粒物導致空氣混濁,與二氧化碳氣體無關。與機動車輛排出的汽車尾氣、高能耗工業燃燒化石燃料以及冬季北方地區燃煤取暖排放產生的顆粒物有關。
【命題意圖】3-4題組借助“海底深度與其巖石年齡的關系圖”,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對板塊邊界類型以及典型地形這一基礎知識點的掌握。體現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地球上宏觀地形的基本地理素養。難度中等。
【答案解析】3、A 據圖縱坐標所知,甲處海底深度為距海面2KM多,所以不可能是島嶼,也不可能是海溝;據圖橫坐標所知,甲處的巖石年齡為0,即剛從巖漿形成,所以不可能是變質巖。4、D 甲處為板塊張裂,為生長邊界,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日本群島、地中海、新西蘭均處于板塊的消亡邊界,而冰島處于美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的張裂邊界,多地熱能。
【命題意圖】第5題以美國區域為載體,呈現美國大學生對居住及工作地“偏好指數”的空間分布圖,考查美國三大城市密集區的區位因素以及學生的讀圖能力。此題注重基礎知識的調用,以及對圖示信息的整合。難度中等。
【答案解析】5、D 美國東北部的城市帶即圖示BC處,偏好指數高,因為該處開發歷史悠久,工業基礎好,經濟發達;而此處由于緯度偏高,氣候冷濕,自然條件并不優越。EF處為美國西部的“陽光地帶”,自然條件好,且發展的是新興工業,污染少,環境好。D處為五大湖地區,由于礦產資源豐富、水運便利、工業基礎好,經濟發達,也是美國的人口集中區域,“偏好指數”高。
【命題意圖】6-7題組。地中海氣候是歷年高考的“保留”知識點,只是年年考查的形式不相同。此題雖然只是呈現了一幅四要素的變化曲線圖,但圖文信息量非常的大。通過圖文信息的閱讀和轉換,學生腦海里要形成南美大陸的基本輪廓,以及34°S緯線穿越的大致位置,穿越的不同氣候類型,以及氣候類型形成的原因。而且學生要做對這題,基本功還要非常扎實,1月、7月對南半球而言各是什么季節得清楚。只有分別弄清楚這四條曲線分別對應哪個地理要素,才能正確作答。第6題,難度中等。第7題,難度較大。
【答案解析】6、A 34°S緯線穿越的南美大陸,翻越了安第斯山脈,所以,無論是1月(南半球夏季)還是7月(南半球冬季),兩條氣溫曲線在距同一海岸相同的地方因山脈地勢升高而氣溫降低,具有一致性,從而確定點虛線代表的地理要素為1月(南半球夏季)均溫,虛線為7月(南半球冬季)均溫。結合橫坐標讀出兩條曲線最接近處的位置。
7、B 34°S緯線穿越的南美大陸,西岸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氣候,東岸為夏雨冬干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所以,11-4月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受副高控制,炎熱少雨;而東岸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D項錯;5-11月的大陸西岸,受北移的西風帶的影響,帶來海洋的水汽,降水豐富,而東岸處于西風的背風坡,降水少,C項錯。A項西部自沿海向內陸氣溫遞減快是因為山脈地勢升高。西岸有秘魯寒流降溫,東岸有巴西暖流增溫,導致西岸各月均溫低于東岸。
【命題意圖】第8題獨立設置,可以當成是旅游地理的一個題目。考查學生閱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區域地理的知識,難度較小。
【答案解析】8、C 3月份為北半球的春季,候鳥由溫度較高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飛往溫度較低的三江平原或青藏高原繁殖;3月份為南半球的秋季,候鳥由緯度較高的塔斯馬尼亞島飛往緯度較低的澳大利亞越冬。
【命題意圖】9-10題組從地下水埋藏和地面沉降變化曲線圖入手,考查了在我國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資源導致的地面沉降這一嚴重問題。引起學生對對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關注。培養學生學會分析伴隨城市化過程可能帶來的一些不利影響。難度較小。
【答案解析】9、D 從地下水位(虛線)的變化趨勢看,20世紀末期有所回升,即水位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該地區不一定處于干旱或半干旱區,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主要是人類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在濕潤地區也完全可能。當濕潤地區地表水缺乏或地表水污染嚴重,而水資源需求量又大的時候,就會導致過度開采地下水。 10、D 從右邊的縱坐標中讀出200毫米的地面沉降所對應的實線上的點,再對應到橫坐標上即紅色警戒水位出現的時間,再讀出這一年對應的虛線上的點,并在左邊的縱坐標上讀出埋藏深度。
【命題意圖】第11題地球運動,避開了浙江省從09年實施新課改后一直考查的“正午太陽高度”這一知識點,而是考查了“球面最短距離”“北京時間的計算”等基礎知識,以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最基本的計算能力,回歸了地球運動不偏、不難、不怪的正常道路,難度中等。
【答案解析】11、B 晨昏線上緯度最高的點即晨線和緯線的兩個交點。當該點與北京的球面距離達到最短時,只要符合該點和北京所在的點構成大圓的劣弧即可。當該點的地理坐標為(66.5°N,116°E)時即符合這個要求。但又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圖1所示,北京和O點的地方時為12:00,則北京時間為12:16,結合北極圈內出現極夜, 圖1 圖2 為12月22日前后的12:16;第二種情況如圖2所示,北京和O點的地方時為24:00,則北極京時間為6月22日前后的0:16.
36.(26分)【命題意圖】此題以中國區域圖為載體,以熱點“沙塵”天氣為切入口,考查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特色農業的區位優勢,商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以及西北地區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兼顧基礎知識的考查和從材料中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等基本能力。命題體現了讓學生關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
【參考答案】(1)該地區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4分)
位于黃河附近,有充足的灌溉水源;(2分) 接近消費市場;(2分) 交通便利。(2分)
(2)觀點1:應繼續大力發展向日葵種植。(2分)
理由:確保就業,(3分) 增加收入,(3分)
觀點2:不應該大力發展向日葵種植(2分)。
理由:向日葵生長耗水量較大,(2分)當地水資源缺乏,種植向日葵使當地水資源更為緊張(2分),且目前葵花籽處于滯銷現象。(2分)(兩觀點取其一)
(3)積極開發新能源(2分);推廣省柴灶(2分);興建沼氣池(2分);營造薪炭林(2分)
37(30分)【命題意圖】以西亞的石油資源和迪拜建筑景觀這兩個學生熟悉的關注度高地理事物為切入口,將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組織專業術語進行準確描述等能力的考查滲透到城市的區位因素、氣候異同點等基本知識點。而迪拜“潮濕卻降水少”這一看似矛盾的地理現象、迪拜多高層建筑的自然條件,以及西亞石油帶形成的地質過程等題的設置,凸顯了“以能力立意”的要求。本題整體難度較大,有一定的區分度。
【參考答案】(1)地理位置優越,海上運輸便利(3分),附近有天然氣資源(3分)。
(2)同 降水稀少,冬季相對較多(4分)
異 巴格達終年高溫,年均溫高。伊斯法罕年均溫低,年較差大(4)
伊斯法罕的降水比巴格達更少(2分)。
(3) 迪拜位于波斯灣沿岸臨海,同時氣溫高,海水大量蒸發,潮濕(2分)。
同時終年受副高控制,氣流下沉不易降水(2分)。
迪拜位于副熱帶地區,受副高控制,氣流下沉為主,風小(2分);位于板塊內部地殼穩定,少地震和弱震。(2分)有利高層建筑。
(4) 波斯灣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質時期為古地中海一部分,副熱帶海域,有利生物生長(2分)。后經地殼下沉,有利生物沉積和掩埋(2分)。同時位于板塊內部穩定或位于背斜構造,利于儲藏(2分)。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地理高考模擬卷題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考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