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寫作材料七篇
記得那時,剛上小學的我,根本不熱愛學習,在我眼里學習只能讓我更加勞累,沒有自由,而不學習卻能讓我非常的輕松,很自由,天天都沒有學習的煩惱,無拘無束,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意識到,學習對我們的重要性,起初,我不會學習,不知道怎樣才能學好,直到有一天我在課堂上找到了答案——老師是這樣說的:“想學的輕松,那就要做好課前預習,古人說得好:‘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這再次向我們指明學習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如我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提前預習第二天新知,把自己的疑難標記出來,第二天學習的時候,認真聽講如果還有疑問,要主動請教老師或同學,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唯有這樣,學習才能提高”。
老師的這番話,使我受益匪淺,于是我每天晚上做完家庭作業后,并沒有像以前一樣玩,而是安安靜靜地坐在寫字桌上認認真真地預習第二天老師要講的內容。從那以后,我的成績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我覺得學習是一種快樂,如果知識是沃土,我就是小苗,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才能變成參天大樹,報效國家“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學習的確很苦,但苦中有樂!我愛學習!
因此,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習,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學習,在人生的風雨中學習,還要勤于學習,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在知識的天空自由翱翔!
高考滿分寫作材料篇2
歷來,學習是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學習可以讓每個人掌握豐富的知識面。通過學習,我可以領略山川秀美,飽覽歷史文化,探索宇宙奧妙。試問:若不學習,哪得如此美妙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我的眼里,學習是我最好的伴侶……
我愛學習,因而我和學習發生過許多美麗的故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的。學習要學思結合,這使我想起去年暑假發生的趣事。
悶熱的天氣籠罩著大地,我也不例外,怕熱的我都快成了”烤番薯”了。于是,我拿出了書本以解心中的燥熱。慢慢的,我便和書中的一個個小昆蟲融合在了一起:在靜靜的草地上,雨水剛剛滋潤了這片土地,此時這里已有了春天般的涼爽潔凈。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了出來,身上還披掛著澄清的雨水,空氣清新自然,逗得躲在屋里的小甲蟲,“小村民”都忍不住從屋里鉆出來,打個哈欠,伸個懶腰,看到大家都這么積極,我這個“小村民”也禁不住爬了出來,貪婪地呼吸這久違的新鮮的空氣。此時的這里,早已成了一片樂園。愛美的十二星瓢蟲在草尖跳舞,播音員在草尖高心地說:“看吧,看吧!春天回來了。”蜜蜂和蝴蝶這兩隊歌手站在花蕊上唱歌,我則在草葉兒上滑翔……“璐璐!”咦!誰在叫我?奧!別擰我耳朵呀!原來是媽媽呀!看我學習學的。“干什么呢!我都喊你多少遍了。待會兒我要出去,你幫我把那鍋菜燒好,好嗎?”母親命令道。時間到了,該去炒菜了,可學習怎么辦?這可決不能“涼拌”哦!還有那么有趣的故事在等著我呢。于是,自以為天才的我拿著書邊抄邊看。誰知,把一鍋菜炒成了“黑絲炭”,“不知實情”的媽媽又對我“大發雷霆”。不過,我的心里卻是樂滋滋的,因為,學習的樂趣給我帶來了莫大的享受。
誰能不說,學習是快樂的,這是一種美的享受呀!
高考滿分寫作材料篇3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江碧綠的春水,蕩漾在心中;幸福是一盞紅艷的燭火,映亮我們的眼前視界。幸福可以是一首詩、幸福可以是一句話、幸福可以是一個畫面……幸福的本質是一種美好的感覺。
我嘗過幸福的味道。每當放學回家,嗅到從廚房里飄出來的飯菜香,就仿佛陷進了一個溫暖的懷抱。菜端上桌,只消嘗一口,就能感受到濃濃的甜蜜。溫和從舌尖纏綿到舌根,整個口腔充滿了醇香的氣體。總之,幸福可以是濃濃的、粘稠的奶茶,柔軟、甜膩。幸福可以是一杯半冷熱的牛奶,口感平滑、恬淡而沁口的。幸福且濃且淡。
我見過幸福的模樣。每當翻看著舊時一家人共聚的合影,那一張張明媚的笑臉如滿園桃花般潤澤,把我的心房拉向了芬芳的園林;每當看著真情滿溢的感人故事紀錄片,那人間的善心匯成的一幅幅定格的畫面,就仿佛驕陽般的和熙,把我的心神帶往蔚藍的天空;每當在中秋夜觀賞明月,那冰潔的玉輪同樣讓我心曠神怡……幸福的樣子且華麗且平凡。
我也觸摸過幸福。當我達成自己的目標,與同伴共同歡慶時,就驟然感受幸福就俯在耳旁呼吸;當我與家人配合演奏著心愛的樂曲時,我恍然感覺幸福纏繞于指間;當我在節日時向親朋好友道上一句句誠摯的祝賀語,就突然間讓幸福溢滿了喉嚨,她不停地滾動,滾動……
幸福無處不在。她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論是誰。幸福是一種快樂而滿足的感覺。它在與親人的情、朋友的誼等情分中產生。我們有生活,但我們的生活中不一定產生幸福。但過得幸福,生活就一定灑滿了希望曙光!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她并不只是依附在富人身上,錢財的寬裕和幸福的產量不能夠成正比,什么人都能夠得到幸福。那些迷惘于追求幸福的人,你們要認清擁有幸福的條件,那就是:努力、知足、不貪婪。
高考滿分寫作材料篇4
幸福是什么?它也許是鳥兒在空中飛翔時自由自在的感覺;幸福是什么?它也許是與朋友度過的難忘時刻;幸福是什么?它也許是歷經千心萬苦后成功的滋味。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它隱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幸福,我們每一天都享受幸福。也許,有很多人都在埋怨自己的生活不幸福,可當你換個角度去用心感受世界時,你會發現幸福其實無處不在。對每個人來說,幸福的含義是不同的。對于一個缺乏母愛的孩子來說,媽媽的擁抱就是幸福;對于一位露宿街頭的乞丐來說,能得到人們的尊重便是幸福;對于一枝平凡的花朵,只要每天接受陽光的洗禮就是幸福。其實,真正幸福的人,并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他們平平淡淡,簡簡單單的過著自己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認為,只要每天都能和家人朋友在一起,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個瞬間就是幸福。與家人朋友在一起,就感覺生活十分充實。只要用樂觀的心態面對世界,就會感覺到世界其實很美好,陽光其實很燦爛,生活其實很奇妙,幸福其實很簡單。每天面對鏡子笑一笑,對自己說:“我很幸福!”你就會是一個幸福的人。
幸福不能用物質衡量,你的幸福是屬于你自己的,把握好你的幸福,珍惜擁有,便是幸福。
幸福其實很簡單!不是嗎?
高考滿分寫作材料篇5
讀著古詩,那一個個馨香的文字飄來,帶著幸福的香味從我的心田輕輕飄過。
幸福是在東籬下采菊的愜意,是青山綠水中日邊那一片孤帆的述說,是春風吹又生的離離原上草。幸福輕輕飄過,帶走了塵世的浮華。
一縷秋風帶走了一瓣菊花的思念。在東籬邊采菊,在南山下飲酒,此時此刻的陶淵明已經換掉官服,著一身布衣,當官的事早已經拋到九霄云外,來到他心儀的世外桃源,享受天倫之樂。雖然沒有滿桌子的大魚大肉,沒有腰纏萬貫的金銀財寶,但卻感到了無比的幸福,幸福之神已經輕輕地飄落在他的身旁。他心中的幸福乃是希望有一片與塵世隔絕的清靜之地,以此來洗凈自己的人生。
流連于姹紫嫣紅的花叢中,徜徉于波濤滾滾的大江邊,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明月清風,這就是李李白的幸福。李白被貶之后,辭別皇宮,重歸自然,游歷于大江南北,給我們留下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千古絕唱,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萬丈豪情。幸福的蝴蝶輕輕飄來,飄到李白的身邊。他的幸福像他的名字一樣,不過是求得一身清白,瀟灑走一回,“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女的身世讓他感慨得江州司馬青衫濕,賣炭翁的滿面灰塵煙火色的面容讓他一生難忘,領著孩子來田間給割麥子的丈夫送飯的村婦令他悲由心生。一生當官的白居易同情了一生的百姓,勞苦大眾的疾苦是他的不幸,百姓們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幸福的蝴蝶從他身邊飄過,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撫今追昔,人們眼中的幸福是不同的。當前,我們大多數人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非得爭一個功成名就,爭一個永遠花不完的錢財。看看流傳千古的風就人物,又有幾個是腰纏萬貫?他們不都一生與幸福相伴嗎?
啊,我懂了,幸福就是欣賞著大漠孤煙和長河落日,就是剛露尖尖角的小荷上的蜻蜓,是扁舟在綠如藍的江面上。
我們吟著古詩走來,幸福輕輕飄過,飄來了靈魂的香味……
高考滿分寫作材料篇6
很多家中都有家訓家風,要說起我們家的家訓家風,那就是:要有孝心,勤儉節約了。
父親母親從小就教育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是他們告訴我怎樣孝敬長輩的。
父親從小就不喜歡吃甜食,但是對奶奶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有一次,奶奶給父親做了一大碗粥,里面放了很多糖,父親回到家后,忍住喝了下去,說道:“好吃,可真好吃!”奶奶以為父親很喜歡吃這樣的粥,就經常給他做,父親也只好忍著喝下,就這樣,直吃得父親哭笑不得。在父親的眼中,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孝順吧。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和傳承。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表達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同樣也讓大家珍惜糧食。記得我8歲那年的一天,吃飯時,不小心掉到桌子上幾個小米粒,當我正準備把它蹭下飯桌時,爺爺突然大聲喊道:把飯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了,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你不珍惜糧食是一種惡習!”從此以后,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爺爺對我說過的話:一粒米就相當于農民伯伯的一滴汗水,一片辛苦啊!
這些家訓家風,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把他們定為家訓家風,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讓我們做一個有孝心、勤儉節約的人,把它作為我們的家訓家風,共同做一個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高考滿分寫作材料篇7
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我的家訓是尊敬長輩、師長、同學和有殘疾的人。如果不尊敬長輩師長,不懂禮貌,媽媽就會痛罵我自己一頓,也要好好對待鄰居。
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我愿它常駐我家,原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萬戶之中。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外出學習工作時,奶奶就利用時間,在家左刷右洗,從沒閑著。早晨,勤奮的奶奶為我們準備早餐,在我們吃的不吃了,奶奶就把剩下的吃了,就去干其它的活。晚上,我睡不著覺,在床上左翻右滾,便穿鞋走到燈開關哪,開開燈,走出臥室,我看到了奶奶的一舉一動,奶奶拖地很輕,生怕打擾我的睡眠,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那么硬朗,干活不久體力下降,對身體有許多的影響,奶奶為我們累垮了身體,奶奶一回頭看到我站在那里,奶奶一步成兩步地走來。奶奶對我說:“為什么不睡呀?”我說:“我睡不著,我也看看您休息了沒有,您為我們付出這莫多,我很心疼您!”說完我就回到自己的臥室睡覺去了。
我媽媽也是一位勤勞的媽媽,每天給我們準備飯菜,跟我們一起吃飯,飯后媽媽放棄了娛樂活動,也沒到頭休息,而是在家干家務活,我發現每天累了就到書房氣喘吁吁,小聲嘀咕著,我聽見還說有點累,我回憶白天我問媽媽的話,不累,我忽然一愣,那就是母愛的力量吧。我流下大豆般的淚滴,跑回自己的臥室失聲痛哭,我心想我為什么干不了這活,等我有時間我也干讓媽媽休息。我今天起得早把家里那臟擦哪,在打掃一下,再拖一下,屋子地變得干干凈凈的。
在外,見到老師長輩也要懂禮貌。愿那勤勞之風常駐我家,愿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