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滿分寫作范文
家鄉五通橋,顧名思義,就是有很多橋。河多,自然橋也多嘛。那雄偉壯觀的四望關大橋,如同一條鋼鐵巨龍橫臥涌斯江,連接東西兩岸,使天塹變通途。還有古老的芒溪大橋,經歷幾十年的風雨,仍是213國道的必經之路。你看那美麗的拱橋,像一條五彩繽紛的彩虹高懸天空,為五通橋增添了艷麗的色彩。那搖擺不定的吊橋更有趣,走上去搖搖欲墜,但有驚無險,還真有些刺激呢!最好玩的是樣式新穎的浮橋。它飄浮在江河碧波之上,走在上面涼風習習,令人心曠神怡,別有一番風味。此外正在修建的涌斯江大橋和震華大橋,將會讓五通橋更加聞名。
河多橋多,當然船也多了。渡口仍有船只來回擺渡方便群眾。更多的是旅游船、快艇、腳踏游船、水上茶館和卡拉OK船等,供人們娛樂消遣。
在四望關還建設了別具一格的水榭廊亭,在亭里欣賞山湖美景更是其樂融融。白天,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令人陶醉;夜晚,涌斯江、芒溪河岸的燈光倒映在平靜的水面上,猶如朵朵盛開的蓮花,光彩奪目,使人目不暇接。
河、橋、船、亭,給五通橋這座小城市增添了不少魅力,使五通橋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家鄉盛產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榕樹又名黃桶樹,無論是在山上還是在河邊,處處都可見它的蹤影。榕樹郁郁蔥蔥,姿態奇特,生生不息,有的甚至活了幾百年。夏天,榕樹綠陰遮日,默默地為人們撐開大傘。人們在天然傘下談天說地,道古論今,真是“送爽榕陰十里涼”呀。榕樹還能凈化空氣,不但把五通橋點綴得更加美麗,還為凈化城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難怪詩人曾寫詩稱贊:“榕樹參天五通橋,凌云煙雨岷江潮。濃妝淡抹賽西子,祖國山河第一嬌。”
五通橋還盛產柑橘。十月,秋高氣爽,柑橘成熟了,一個個掛滿了枝頭,像瑪瑙、似圓球,惹人喜愛,滿山坡都是一片金黃色,真叫人賞心悅目。摘下一顆柑橘,看一看,樂了;聞一聞,醉了。剝開皮,放一瓣在嘴里,輕輕一咬,紅色的汁水會染紅舌頭,味道甜得可口,酸得適度,那種舒服的感覺從嘴角到心里,使人越吃越愛吃。
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富饒的五通橋。“百聞不如一見”,五湖四海的朋友們,請到我們家鄉來吧,五通橋人民會熱情地接待你!
“我和我的家鄉”滿分寫作范文篇2
在我的記憶中我看過許多風景,但它們都不如家鄉四季的風景。
陽春三月,剛剛踏出冬的圍欄,那陣陣寒風還在撫摸著大地,不愿離開這里。倔強的小草睜開了惺忪的睡眼,昏昏沉沉地望向這一望無際的大地,柳芽在風中不知不覺的冒出了小腦袋,搖頭晃腦地欣賞著它從未見過的美景。可愛的燕子們也收到了春天的召喚,爭先恐后地飛回來,在這里筑巢安家,給家鄉增了不少活力,它們站在電線桿上,形成了一串串音符,為家鄉邀來了優美的旋律!
夏姑娘滿懷著熱情向家鄉走來。烈日炎炎,太陽像火球一樣炙烤著大地,樹葉卻翠的汁都快流了下來,知了扯著嗓子不停的唱著歌,給寂靜的午后增了幾分熱鬧。夏天的雨,從不打招呼說來就來,那雨有時像銀絲,有時像細線,不過更多的時候像大豆一樣砸下來,激起了一朵朵銀色的小花,隨著雷聲強勁有力的節拍,草兒花兒抬起了頭,精神煥發地跳起舞來。晚上,許多人家都愛出來乘涼,竄到你家,吃幾瓣西瓜,走到你家,再喝幾口茶,熱鬧極了!
初秋時,來到海邊,盡情地享受來自大海的“擁抱”。風“呼呼”地吹著,閉上眼,張開手臂,仿佛你也是一只在空中無憂無慮自由飛翔的海鷗。當秋天走向深處時,桂花又一夜之間盛開了,十里飄香,讓人心曠神怡。遠看桂花樹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穿著綠色舞裙,上面鑲著許多金色寶石。站在樹下,花香是多么甜美,真想吃上一口!這時農民伯伯又要開始工作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莊稼們也紛紛綻開了笑臉,仿佛在告訴農民伯伯這豐收的喜悅。
冬天到了,大地裹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襖,大地又是孩子們的天地:打雪仗,堆雪人……他們盡情享受著來自冬姑娘的“禮物”,空中總是回蕩著孩子們爽朗的笑聲。雪后,一排光禿禿的樹木換上了銀裝,自豪地綻開滿樹銀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又像換上了制服,看上去文質彬彬。凜冽的寒風吹來,枝頭稍稍顫動兩下,玉樹瓊枝發出了“叮叮當當”的聲響,如同優美的伴奏。
不論是百花齊放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碩果累累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冬天,我的家鄉都是那么美麗,那么迷人。我愛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滿分寫作范文篇3
我的家鄉坐落在美麗的洞庭湖畔——湖南省南縣的一個小山村里。話說清代咸豐二年(1852年),長江南岸屬藕池江堤潰決。大量淤泥淤積在藕池口以南,大湖面形成長寬五六十里的淤洲,附近居民稱為“南洲”。1912年,南洲直隸廳改稱“南洲縣”,次年,改名南縣相延至 今。
姥姥家住在南縣的一個小村莊里,那里風景怡人,四周是連綿起伏的小山,山下是廣闊的良田,那兒有勤勞、善良的人們,日日夜夜在那里耕耘著,老黃牛是他們忠誠的伙伴。屋后,有一片高大茂密的竹林,有的竹子如碗口粗,有的細如筆桿,稍微有什么動靜,枝葉便會“沙沙”地想響來,像是在奏樂曲一 般。
姥姥家前有一個小院子,院子里有幾棵參天大樹,枝葉茂盛。每每炎炎夏日,姥姥便會在樹下乘涼,小弟弟,小妹妹也會在樹下快樂的嬉戲著。小男孩,有的在玩泥巴;小女孩,則坐在樹下編花籃。到了晚上,我的舅爺爺就會把電視機搬到院子里去,坐在竹床上,一邊乘涼,一邊看電視,慢慢的,附近的村民也會圍攏在一起。你看他們一手拿著長長的旱煙,一手拿著自制的芭蕉扇,慢悠悠的搖著,還一邊談著生活瑣事,時不時傳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這是勞動了一天的他們最快樂的時候。家鄉的土特產很多,有家喻戶曉的芝麻茶,甜甜的甘蔗,有誘人的辣椒......。
芝麻茶是由黃豆,花生,茶葉,和一點點細鹽,炒熟之后,放在碗里面,用開水一沖,頓時,香氣四溢,喝一口,那味道好極了。甜甜的甘蔗則是辛勤的農民伯伯一把汗,一勺水,一點點種出來的。甘蔗咬起來硬硬的,吃一口,香甜的水便會流出來,想起來就讓人口水直流的!家鄉還有一種大家熟悉的特產----辣椒。辣椒形態各異。有的尖尖的,如小指般大小,有的圓圓鼓鼓的,像燈籠,有的彎彎的,上頭大,下頭小,想牛角。有的辣椒會讓你辣的眼淚直流。空中直發麻,可吃了卻還想吃。
說到湖南,大家都會想起洞庭湖,一個足足有27個籃球場那么大的湖泊,在金色的陽光下,平靜的湖面,波光粼粼,格外美麗。 這就是我的家鄉,湖南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這就是我的家鄉一個悠哉,游哉的地方!
“我和我的家鄉”滿分寫作范文篇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而我的家鄉坐落于濟南市歷城區的東北角。東與章丘接壤,東南吡臨白云湖,南省九龍口,西有孝女墳,北倚小清河與東湖水庫,歷來屬章歷邊緣要地。這里就是老僧口。
在我回家的必經之路上,貫穿著一條河。這條河的名字叫趙王河,據說是唐代武德年間開修的一條用來運送糧食的運河。這條河過去干涸了,幾年前,這里已經荒廢了,到處都是垃圾。現在已經將趙王河里面的垃圾清除了,鋪上了清一色的長方形石磚,臺階的兩旁和周圍都鋪滿了草皮,種上了綠化樹。東湖水庫修好后,這里引進水來,還會放上一些小魚在里面供人們觀賞。走過趙王河,映入眼前的是我們村的大致風貌,旁邊的房屋整齊有序,大街叫“滾龍街”,約有三里地長,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同,九個街口聚集的地方叫九龍口。
走到最北處,你會發現這里有一個牌坊,這牌坊的名字叫三塔式牌坊,名如其建筑,牌坊一共有三層,用了大量的材料。牌坊前的獅子虎虎生風,好像在大吼,那吼聲好像久久響于耳邊。獅子前面的麒麟栩栩如生,將麒麟的神態表現在人們的眼中:微張著大嘴,眼睛聚焦在前方,腿微微抬起,好像一個打了勝仗的將軍在巡視自己的部隊。麒麟祥瑞的形象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兩只麒麟,一只腳下踩著一只小葫蘆,另一只腳下踩著一捆書卷,胸前掛著小鈴鐺,背后背著金元寶,象征著財源滾滾。在三塔石牌坊的北面,有一塊仿照清朝九龍壁的影壁,上面共有九條龍。為首的龍吞吐著一顆珠子,旁邊的龍在預備著爭搶,騰云駕霧,好不熱鬧!爭搶最厲害的一條龍,身軀與頭龍相差無二,實力不分上下。
并且,我們那里還有一顆百年樹齡的大柳樹,見證了清朝覆滅、民國興起、抗擊日寇、新中國的建立等歷史事件,是我們村的“老人”。在幾年前,天降一道炸雷,將這位“老人”給劈了。現在只剩薄薄的樹皮和干枯的樹枝。但是我們這顆老柳樹,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照樣四季變換著樣子生活,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
正月十五還有萬盞燈會、舞龍、三月三廟會等風俗,這就是我的家鄉,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家鄉來游玩。
“我和我的家鄉”滿分寫作范文篇5
人們常說,最美不過家鄉的水。我的家鄉雖然沒有什么名勝古跡,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但風景如畫,景色迷人。在離我家屋后不遠有一條清澈的小河。碧綠的河面在金色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波光粼粼。小河兩旁綠樹成蔭,樹影婆娑,那些花花草草隨風搖曳,令人賞心悅目,戀戀不舍。小河里成群的小白鵝排成一列,歡快地游來游去。岸邊三三兩兩的人們一邊洗衣服一邊聊天;夏天伙伴們在水邊嬉戲,打水仗。小河就是我們快樂的天堂。近年來,我的家鄉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狹窄的公路變得更寬闊了。一條條寬闊的水泥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川流不息的汽車在公路上飛快地駛過。
公路兩旁人來人往,一到晚上,一盞盞路燈把公路照得如同白晝。街道兩旁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樓房,取代了以前破爛不堪的小 平房。形形色色的商店,一個個大型的超市,象雨后春筍一般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商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真是應有盡有。店里的顧客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的家鄉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晏家廣場。廣場有一個大花園,分為里外兩層,廣場中央有三根大理石柱,最粗的石柱上刻著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晏家廣場左邊石柱上頂著一個圓圓的太陽,右邊石柱上有三顆亮晶晶的星星和一個彎彎的月亮,他們象征著日月同輝;中間的石柱上有一匹飛奔的駿馬,高高的馬頭仰天長嘯,目不轉睛的注視著遠方,你看它渾身每個部位都搭配的那么得當,每塊肌肉都顯得那么有力量,胖墩墩、圓滾滾的屁股上,長長的鬃毛上往后飛揚,四只蹄子平穩的停在空中,看起來那么雄壯威武。這匹駿馬象征我們晏家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繁榮蒼盛!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廣場成了人們聊天納涼的好地方。晏家廣場就像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晏家鎮的中央。晏家廣場是晏家人民的驕傲!由于長壽經濟大發展,我們這里的田地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鱗次接比的廠房,一座座美麗的廠房就像一座座美麗的大花園,廠房四周那一塊塊綠油油的草坪象一塊塊綠色的地毯,花壇里的花兒爭奇斗艷、吐露芬芳。晏家可謂是舊貌換新顏!晏家人民真是有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呀!
聽了我的一番介紹,你大概心動了吧,心動不如行動,請你快到我的家鄉來吧!我的家鄉比我描繪得更美麗,定會讓你大飽眼福!
“我和我的家鄉”滿分寫作范文篇6
隨著新中國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和金錢已經密不可分了,而人們也是更加向往著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了:有的希望家人能夠幸福安康,快快樂樂;有的希望有錢,手頭寬裕的;有的希望生活能變得充實一些;但更多的還是希望三者都有。
我的家鄉在良渚。以前的良渚并不富裕,也是近幾年發展的好了,環境也變得漂亮了許多,不知為何,地方擴大后,人們的生活也充實很多,近鄰之間的關系也有所緩和。孩子們總是三五成群一起玩耍。相比較以前只能各自呆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現在這番模樣倒也快樂的多。而村里的大人們每天忙完家務事兒之后,也少了之前的漠不關心,竟也噓寒問暖起來,辟如午飯有沒有吃過?棉被洗了沒?過兩天天氣不好,別曬衣服,少出門……之類的家常話。當然,“有人就有江湖”這句話可不是白來的,總會有些“貴婦人”有意沒意的提起家里是多么有錢,子女是多么能干等,或者看似無意,實則有意得炫耀一番,但是很快會被翻篇,也不太會有人計較,仍舊暢談,“少了戒備多了真誠”用來形容此刻再合適不過了。現在充實、愜意的生活真的比以前好多了:不會看見有人漫不經心散步;有人望向遠處發呆……
雖然大家過的比以前充實得多,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不是口說無憑的。然而,隨著時代的腳步跟進,那本“難念的經”指的自然是人們口中嗤之以鼻卻人見人愛的錢了。
這個村里大都是農民和退役的黨員了,別看他(她、它)們的房子有多大,擺設有多高大上。可這些都是他們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是攢了多久的存款。每次到人家家里做客,總會談起經濟問題,可每每談到這兒,總是一陣唉聲嘆氣。是啊,誰不想自己的生活能過得寬裕一些,手頭能夠松一些?最起碼日常起居的生活費以及看病等急用錢不會少。有些人表面看著光鮮亮麗,卻沒有人知道背后是多么大的付出,可能連飯菜都只能吃上一頓剩下來的。而這么節省卻只是為了攢錢,一年下來也攢不到幾個錢。年輕是這么拼就是為了自己的晚年可以過得寬裕。錢,這是一個很夢幻的字,卻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每個普通人,每份普通家庭都希望生活可以寬裕一些,充實一些……
“我和我的家鄉”滿分寫作范文篇7
我的家鄉是一個寧靜的漁村—— 潯埔,我愛我的家鄉,因為她的精致獨特,蠔殼厝是別具一格的建筑藝術奇葩,潯埔女的“頭上花園”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我愛我的家鄉,因為她的古樸民風,世代沿襲,經久不衰,是魅力泉州文化寶庫的瑰寶。
當我翻開家鄉歷史的長卷時,憶往昔,看今朝,心中無比感慨。
三十年前的潯埔是個只有上千人口的小漁村,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來從無更改,生活是那樣的貧瘠。正如一首民謠所說:“烏衣短褲去捕撈,一日三頓番薯糊,男子三十沒娶某,女子遠嫁再受苦。”忘不了奶奶挑擔賣魚的日子,她總要很早出門,走三、四個小時的路才能到達。忘不了那坑坑洼洼的道路,晴天,塵土飛揚滿臉灰塵,雨天,道路泥濘一身爛泥;忘不了那垃圾成堆的街道,臭味熏天讓人難以忍受。
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祖國大江南北,也吹進了我的家鄉。奮進中的家鄉人民秉承了泉州人“愛拼才會贏”、“百折不撓,永不服輸”的優秀品質,他們把握時機,大力開發漁業;他們發揮優勢,積極發展產業;他們搶抓機遇,創辦旅游業;他們走街串鄉,個個是經商能手;他們是漁民,又是采購員、推銷員、技術員,還是普工、勤雜工、搬運工。你們看到他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了嗎?你們洞察到他們的智慧、精明和膽識了嗎?你們聽到他們跨越式建設的腳步聲了嗎?正是這驚天動地創新發展的步伐,改變著潯埔千年滄桑、百代漁村的面貌
在歷史的長河中,改革開放三十年短而又短,可是這三十年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變得越來越新,越來越美,越來越富裕。一座座嶄新的居民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不斷延伸著,一輛輛摩托車、出租車、小轎車喜氣洋洋一路奔馳。美麗的沿海大通道像一道飛虹,架起了城市和鄉村交流的橋梁。
潯埔,這一著名的歷史文化漁村正在大踏步向前進,正如大海的波濤,一浪超過一浪,乘風破浪,奮勇向前。潯埔更加輝煌的明天等著我們去創造。一個嶄新的富裕的閩南漁村將在這片灘涂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