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滿分范文
高考語文作文滿分范文一:我想握住你的手作文
其實這本應是一雙秀氣的手,綿軟白皙,最適合江南書生踏雪訪梅,飲酒邀月。
這本是一雙翻唐詩填宋詞的手,也可以調朱粉點秋香。
但在腥風血雨、黑暗如磐的長夜里,你選擇用這雙手奮筆疾書,萬千筆墨化作一把把銳利的匕首直刺向反動腐朽組成的陣營。
你用這雙手緊握長矛,橫站著戰斗。
你堅定地說:“我一個也不饒恕。
書生成了戰士,脂粉化作俠氣。
我動容了。
回望身后,一片蠅營狗茍;冷眼紅塵,皆是求名逐利。
當現代的膚淺和喧囂成為生活的主旋律時,誰還會去關注膚淺和喧囂的背后?我該怎么辦?先生,我想握住你的手,給我一個解釋,好嗎?
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啊!干瘦、枯黃,略帶些蒼白,卻從手心里流淌出永不枯竭的熱量。
就是這雙手在的最后階段,顫抖著,寫下了《白莽作孩兒塔序》:“這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是對于前驅者愛的大纛,也是對于摧殘者的憎的豐碑。
握住這雙手,我明白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剛烈和赤誠,明白了“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的度日,合理的”的憂思和深邃。
我真想握住你的手啊!握住了它就握住了永恒。
身體是速朽的,于是追求永恒就成了許多人的夢想。
但永恒和權勢無關,和無關,和生命的長短無關,和欺詐無關。
一切的假丑惡在時間面前,都露出原形。
假飾越多,反差越大。
永恒只和愛有關。
先生的愛是不要一切裝飾一切鋪墊的烈火之愛,如奔火而去的飛蛾——愛就要愛得痛入骨髓,甚至粉身碎骨。
在毀滅中卻又得到永生。
歷史證明判斷永恒的權利屬于人民。
當大家都沉默的時候,你選擇了用筆說話;當大家都用筆說話的時候,你卻選擇了沉默。
無論你說話還是沉默,都為了人民。
心中有了人民的人,人民也將永遠記住他。
因此人民會莊嚴地宣告說魯迅先生是不死的,他是我們的民族魂。
我在朦朧中似乎看到了希望,這就是你給我的解釋嗎?
緊握這雙手,在現代的膚淺和喧囂中,我站成了一棵樹,硬成了一塊石,凝成了一抔土……
高考語文作文滿分范文二:談意氣作文
意氣,是李白“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氣,是杜甫“致君堯舜上,當使民風淳”的肺腑之言;意氣,是毛澤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壯懷……
人要有意氣,有自己的意志和氣概,要意氣風發。
人不能沒有意氣,就像傲視蒼穹的紅杉不能沒有堅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鮮花不能沒有給予它自信的。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人有意氣,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
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蕩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幾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零丁洋里的聲聲嘆息;幾百年的獵獵西風,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幾百年的漫漫黃沙,早已淹沒了西域路上的聲聲駝鈴……然而,岳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祥的一顆丹心,蘇武的一根竹杖,張騫的十幾年牢獄之苦,早已映入史冊,成為民族的精神瑰寶。
若無意氣,他們怎會有如此壯行?
人有意氣,才能摧不垮,壓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還記得舞臺上那尊慈祥博愛的千手觀音嗎?邰麗華,雖是聾啞人,但她有意氣,手臂練得青腫了,腳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終堅持練習。
最終,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詮釋內心的感覺,中國,感動你我。
若無意氣,她怎會從不幸的底谷達到的巔峰?
意氣,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然而,現實生活中缺乏意氣之人委實不少,他們在溫柔富貴鄉中疲軟筋骨麻木神經,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壯志,在燈紅酒綠中喪失人性……凡此種種,我們要堅決反對,打擊,為構建主義和諧社會掃清道路。
人,要有意氣,要意氣風發。
高考語文作文滿分范文三:北京的符號—北京文化作文
城市是由符號構成的,符號交織著重疊著更新著編織著城市文明。
北京是中國第一符號之城,它本身就是中國的符號,國外傳媒說“北京”時,它就是中國政府的一個符號。
在北京城中,眾多的符號共同組成北京城市政治與文化形象。
中南海是中央政府的符號,人民大會堂是人民當家作主參政議政的符號,紫禁城是明清王朝的符號,圓明園遺址是外敵入侵的符號,沙灘紅樓是五四新文化的符號,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紀念為中國人民解放而獻身的英烈的符號,還有王府井、大柵欄是老北京商業文化符號,天橋是北京市井文化的符號,四合院是北京特色民居的符號,篆體“京”字是新北京新奧運的符號……
當我們在形象色彩的視覺符號面前,有沒有為北京另一種文化符號缺失而深深遺憾?在北京一年又一年的歲月里,我們都是看著手機屏幕上的時間或鐘表上的時間,我們很少聽到過北京時間的“符號”,北京最美妙的文化符號之一就是發自鐘鼓樓的晨鼓暮鐘蕩人心弦的聲音。
鐘鼓樓報時起源于漢代,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鐘制度,它是我們文化傳統中至可寶貴的無形財富,現在它消失在北京人的記憶里,空留下鐘樓鼓樓貯存著沒有聲音的鐘與鼓讓觀者唏噓感喟。
北京的子夜與午時都沒有祥和的鐘聲,只有汽車的喇叭聲,歌廳的歌舞聲,而沒有了充滿時間感與文化感的鐘聲。
其實,將時間以有力度的鐘鼓聲來體現,是文化中的一大創舉,沒有一種聲音符號像鐘鼓聲那樣,能夠穿透時空,直擊心靈,讓生命富有質感,讓靈魂有所覺醒。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山寺的鐘聲是蘇州古城的文化符號,它對這座城市有無可估量的文化價值,每年元旦、春節成百上千的海外觀光客來這里就是讓千年鐘聲洗禮自己的心靈。
而歐洲文明史,可以說是在教堂鐘聲伴奏中走過來的,沒有鐘聲陪伴我們不出他們的文明會是怎樣的一副面孔。
作家安徒生在為《席勒紀念冊》作序時寫席勒的將要臨盆時的情景:“這時從教堂的鐘樓上給她傳來了鐘聲,很是深沉,很是歡快。
這是一個莊嚴的時刻……就在這個時候,她感覺到了她的兒子,她感覺到了無止境的歡樂。
教堂的鐘好像敲出了她的歡樂,把她的歡樂帶向整個城市、整個國土。
而在二戰之時,德軍數十番轟炸英國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大本鐘,卻沒有得逞,根據格林尼治時間,大本鐘每隔一個小時報時一次,報時聲深沉渾厚,方圓數英里之外都能聽到其鐘聲的回響。
大本鐘裝有麥克風,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相連,因此每當大鐘報時,人們都能從BBC的廣播中聽到其鏗鏘有力的聲音。
今后的日子里,我希望在我們的廣播電視里、甚至手機鈴聲里,能響起我們鐘鼓樓里傳出的鐘鼓聲。
在正午的陽光下,它使陽光更醉人;在子夜的夢境里,它使夢鄉有韻律。
北京,你要撿拾起你的燦爛的聲音記憶符號,讓我們在祥和的鐘鼓聲里共享生活的美麗。
看了高考語文作文滿分范文還看:
1.高考滿分作文大全
2.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結尾大全
3.高考語文作文滿分開頭
4.2017高考滿分作文
5.2015河南高考滿分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