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考”首次在內地舉辦模考
近年來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事業相互借鑒,協同發展。有著“香港高考”之稱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也開始逐步走入內地。據香港“01”網20日報道,今年的DSE將于4月開考,約200名在深圳修讀香港高中課程的學生,日前在珠海參加了首次在內地舉行的DSE模擬考試,涵蓋中英數三科,出卷、監考、評卷均按香港高校招生標準。
香港《星島日報》稱,負責舉辦模擬試的教育機構負責人梁賀琪表示,這次模擬試以港籍學生為主,分別來自與內地兩所伙伴學校合辦的“港籍學生班”,以及港人子弟學校、國際學校、開辦文憑試課程內地機構等,也有個別內地生報考。
香港考評局去年宣布,將于2024年開始接納內地學校作為考場舉辦DSE。有關學校必須獲內地相關部門認可為符合資格的港人子弟學校,及批準開辦文憑試課程,考評局會綜合考慮其條件,決定接納其為“與考學校”。不過,內地考場只可應考上述科目考試,而像英文科口試、體育及音樂科實習試,仍必須到港與香港考生一起進行考核。截至上月,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及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兩校已申請認證。
實際上,增加內地考場,也有助于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鼓勵更多人從香港到大灣區工作、生活,他們的子女能有更多升學選擇。香港《明報》報道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新創意創業中心總監林至穎表示,通關之后會有更多香港人回到大灣區工作、創業,不少會帶著家人一起。梁賀琪認為,香港中學文憑試課程及考評在內地需求日益殷切,有潛力發展為以居于大灣區的港生以及想赴海外升學的內地生為對象的公開試,甚至發展為“國際文憑試”,推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過去DSE只可在香港考場應考,例如一些父母在內地工作而必須在內地就讀DSE課程的考生,不論是否港籍,均只能以自修生身份報考DSE,再到被分配的香港考場考試,這讓許多學生深感不便。此前DSE還僅限于港籍學生報考,有評論期待未來是否能拓寬到范圍更廣的內地生;DSE走入內地,無疑為內地生的求學生涯擴寬道路。新冠的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三年,很多原本想赴國外留學的內地學生,紛紛把目光轉向香港,“港校熱”再次席卷開來。香港教育局上月宣布,從2023年開始,上調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和香港恒生大學三所自資大學招收內地學生的限額,將由不多于上一學年相關課程總學生人數的10%,提升至20%。這也意味著,內地學生有了更多機會就讀香港高校。
隨著香港與內地人才交流的日益密切,兩地在教育上不斷探索合作。香港教育局16日公布,在香港天水圍成立一所提供內地課程的非營利私立學校。該學校預計最快于2026/27學年開始運營,并從該學年起逐步提供約900個中小學生名額。學校預計將提供12年小學和中學班級的內地課程,主要錄取非香港本地學生。
模考的重要性
模考是非常重要的,高三學生把模考分析清楚、了解透徹了,我們就能在高考之前,了解高考的流程跟規則。在高考考場上,我們就能合理安排答題時間,用最好的做題順序,得到最高的分數。
模考是高三學生了解高考的工具,模考跟高考雖然相似,但模考不是高考,高三學生要正確對待模考,讓模考更好地為高考服務。
每次模考之后,高三學生要回顧模考場景,認真分析模考試卷,在高考之前,把高考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爭取在高考考場上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
1.熟悉高考的整個過程
模考的過程跟高考是相同的,可以說模考是1:1還原高考。比如早上幾點開始考試,先考哪科,后考哪科。考試時間的安排、試卷的收發規則等都跟高考相似。把模考的流程了解透徹了,高考的流程也就清楚了。所以,高三學生一定要重視模考,認真對待每次模考。
2. 了解高考的題型跟分值分布
模考的考試科目跟考試題型跟高考是一樣的。模考當中有哪些題型,高考當中也有哪些題型。模考當中各題型有多少分,高考當中各題型也有多少分。高考總分是750分,高三學生要根據各題型分值分布以及題型的難易程度確定最終的答題策略。
3. 確定答題順序跟得分原則
高考各科考場上的考試時間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拿到更多的分數,高三學生要有一個好的答題順序跟得分原則。經過多次模考,高三學生會發現“先易后難”“先熟后生”的答題順序適合每個學生。在得分原則上,高三學生要遵循“分數最大化”原則。
模考和高考的成績差距
一般來說,第一次模考時學生們還在初步的復習階段,除了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多數同學成績并不理想。這場考試主要就是給同學們一個適應的機會,參考價值不大。
很多同學在一模考試中成績靠后,最后高考里趕超了很多同學。第二次模考時,很多學校會增加考試難度,為的是讓學生們有緊迫感,不要松懈下來。
三模時是離高考比較近的一次,同學們的學習狀態和成績水平就大概定型了,只要繼續努力,就能保持下去。不過這一時期,那些覺得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也在拼命提高效率。
一旦因為三模成績不錯,就放松下來,最后是很容易被趕超的。經驗豐富的高三班主任,很多都會見過,每屆學生幾乎都會出現那種平時不起眼,復習最后階段卻逆襲的。
根據以往經驗,很多同學高考真實成績,跟平時模擬考試平均水平,大約上下浮動30分。大多數學生高考成績會比模考高一些,少數學生則低于平時成績。
這是因為,模擬考試多為學校或市里自主命題,不像高考會顧及全省水平,基礎性、難度系數低一些的題占比會比模考時多一點。同時也為了防止學生自滿,模考會適當增加難度。
高考怎么能發揮正常水平
先填好個人信息,再快速將試題通覽一遍。提前5分鐘發卷除了填寫個人信念,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將試卷瀏覽一遍,大致區分一下難易度以明確答題順序。
先做客觀題再做主觀題。通常情況下,一套試題的難易度會有一個總坡度,其間會有起伏,但總體上客觀題還是稍容易一些,答完客觀題再答主觀題,不可顛倒答題順序。
先易后難是總原則。形象的講就是先吃肉、再喝湯、最后啃骨頭。絕不在難題上糾緾,騰出時間做那些會做的、能做的題,做得到的題全做完、全做對、不失分,這就是正常發揮,是事而非、模棱兩可、根本拿不準的題再最大限度的蒙對一些,即做得到的題全做完全做對+盡可能蒙對更多答案=超水平發揮。
先涂好選擇題答案。考試時間倒計時還有15分鐘時要核對一遍答案、不挪錯、題號不錯位、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涂清楚(較深覆蓋以防解卷掃描出問題),然后再做余下的題,以免交卷前再涂因時間不夠忙中出錯。
大學入學需要注意是什么
考試報名。考生需登錄綜合性大學自主選拔錄取聯合考試報名平臺(北大聯考),將香港大學作為報考志愿之一進行填報。另外,考生還需在12月22日前,登錄香港大學中國事務處網站完成「入學計劃」的網上申請,并繳付該計劃報名費港幣450元整;填寫聯合考試報名序號,并將待審批文件(含獲中學簽字蓋章的申請表及相關報名材料)上傳至港大申請賬戶中,逾期將影響筆試資格評定。
考試形式。香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的基本流程與內地著名高校類似,主要包括三個環節:一是初選。根據考生報名材料,香港大學進行初審,合格者獲得筆試資格。二是筆試。
根據初審結果確定獲得筆試資格的考生名單,考生筆試直接參加2012年2月11日舉行的北約自主招生聯考筆試,可就近選擇考試地點。理科、文科都各考5個科目,每科100分共500分,理科考語文、數學、英語(論壇)、物理、化學,文科考語文、數學、英語、歷史、政治。三是面試。根據筆試成績,香港大學將通過手機短信或EMAIL通知考試時候獲得面試資格,面試的規則、形式預計與往年大體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