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16歲憑什么就能被保送清北名校
圍繞“競賽”布局,已成為辦好全國頂尖高中的重點之一;同樣,比賽成績也成為衡量一所高中是否是頂尖學校的重要標準之一。
并不是每所高中都有參加競賽提前保送的機會的。以成都為例,2022年全國五大學科集訓隊伍排名靠前的學校仍然是傳統名校,如成都七中、成都外國語學校、嘉祥錦江和樹德中學。
那么,這些嶄露頭角的競爭者是如何被發現的呢?他們的經歷與傳統高中有什么不同?他們是有天賦還是后天努力?仔細看看那些通過非傳統渠道進入名校的學生,你可能會從他們的故事中學到不同的啟發。
保送清北的16歲成都少年有何特別
來自成都市樹德中學高二11班的陳思行同學入選清華大學2023年邱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首批招生對象。他即將進入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進行為期8年的碩士和博士學習。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全國上千人參與評選,入選人數不足50人,成都僅3人。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說到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尤其是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可能是一群性格呆滯、沉迷于自己思考的人。
然而,陳思行卻是一個興趣廣泛的學霸。他從小就開始學習并熱愛游泳,即使到了中學,他也沒有因為學業壓力加大而放棄,游泳技術也不錯,“除了蝶泳,其他游泳技術都掌握了”。
此外,他還非常喜歡籃球和繪畫。
陳思行提到,他對數學的興趣和能力早在小學就已經顯露出來,但真正系統地接觸和學習是在六年級。“我當時非常喜歡看電子工程和軟件工程方面的書,恰好書中有各種數學信息,也感受到了數學中蘊含的邏輯。對自己的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愛上了數學。”
進入中學后,陳思興對數學的熱愛絲毫不減,經常去買一些數學書籍看,“不同(數學)書籍包含了數學各方面的分支內容,慢慢地也發現了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也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
自始至終,他的父母都尊重他的興趣,沒有干涉。
即將前往清華,陳思行也有自己的計劃和安排。“現在我覺得有點放松,但與高考相比,這種自由的學習方式可能更適合我。雖然我現在不需要參加高考,但我也會提前學習一些數學內容。”
陳思行也坦言,自己已經做好了接受挑戰的準備,“畢竟以后還會在數學課上,會有壓力,但只要保持不害怕的心態就行了,當然也必須更加努力。”
對于那些擔心16歲就獨自去北京讀書能否照顧好自己的人,陳思行并不擔心。這些年來他經常做家務,所以他照顧自己肯定沒有問題。
“丘班”測試難度怎么樣
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人參加了競爭,只有不到50人被錄取,錄取比例極低。
據清華大學官網介紹,邱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面向全球招收中學成績優秀、數學潛力和專業特長突出的學生。致力于培養一批具有扎實數學基礎、能夠引領中國乃至世界基礎數學及其相關應用領域發展的本土領軍人才。
清華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8年制)招收人數每年不超過100人。該項目依托清華大學秋真學院,采用“3+2+3”培養模式,從本科到博士。
一般來說,要進入“丘班”需要通過初試、數學一試、數學二試、心理測試、面試、體能測試等層層選拔。丘班課堂上的“零考”范圍涵蓋了中學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的全部內容,以及群和群作用的基本概念。說白了,考試是大學一年級的水平。
此外,筆試采用邊學邊考的形式,重點考察學生的快速學習能力和數學研究能力。通常上午有兩節課,下午直接進行筆試,共3小時,題目分為A組和B組,其中A組有5個大題,B組有3個大問題(7個小題),主要是關于紐結理論和代數表示論,都是大學數學知識。
在面試的最后,形式通常是一對一或一對多。題目通常包括定義記憶、原理解釋、實際應用等。
所以,想通過“邱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競賽保送清華的難度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