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倒計時還有幾天
以前,全國高考是統一安排在7月份考試的,這也是時間對高考時間又疑問的原因所在。高考之所以改在6月份進行,是因為7月洪澇災害比較多,而7月份相對來說少一些,考生考試沒有那么大的影響,所以才改在6月份高考。
高考各科幾點考試
對于大部分地區考生來說,高考科目和考試時間都是固定的,6月7日上午9點到11點半考語文,下午三點到五點考數學,6月8日上午9點到11點半考綜合,下午三點到五點考外語。但是對于自主命題的地區來說,考試科目和考試時間會略作調整,比如個別地區選考科目和考試時間以及考試日期都會發生變化,這些還要以準考證為準。
高考一般都是可以提前進入考場的,為了能更好的進入答題狀態,發揮出更好的水平,同學們最好提早出門,早點在考場外等候。如果非要等到時間到了再進去考試,時間是來不及的,一般考試前幾分鐘是不讓再進考場的。
高考每年的時間都不會發生變化,無論高考趕上星期幾,都會如期進行。在高考期間,各個考場都會管理的很嚴格,很難。高考是對我們三年學習成果的檢驗,在高中不管學的好與不好,都要認真的面對高考,答題時字跡工整,盡量不要空著,考前多看一些答題或者蒙題技巧。
疫情下高考工作安排
1、進入考點要求體溫檢測。要求考點入口處設體溫檢測點,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同時,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復檢室,供待檢和復檢人員等候時使用。
2、備用考場的設置方面,要求原則上每10個普通考場設1個備用隔離考場(每考點不得少于3個)。當考試當天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的考生,啟用備用隔離考場。原則上須一人一間,備用隔離考場不夠用時,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間(最多不超過4人)。
3、要求發生過疫情的學校,不能作為考點。考試前要對考點、考場、通道、門把手、桌椅、宿舍等進行全面環境衛生清潔與消毒。
4、要求對考場考點空調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開展清潔消毒。普通考場可使用分體空調或中央空調,備用隔離考場須使用分體空調。可使用自然通風、電風扇等設備加強通風。
5、人員的衛生防護方面,低風險地區的考生在進入考場前要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后,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備用隔離考場和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和監考人員全程佩戴口罩,隔離考場的監考員及工作人員需穿戴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時可穿戴防護服。
6、從防護方面,要準備口罩、手套、紙巾、速干的消毒劑,這些物品是必須準備的。
赴考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考生住在考場周邊,步行、騎車、或者家里開車過去,可以不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戴一次性手套,做好手衛生,同時做好社交距離。
7、教育部考試中心黨委書記表示,今年命題將以“穩”字當頭,科學施策、精準施策,高考的命題將保持試卷結構、題型題量,以及考試難度的相對穩定。
今年還有高考綜合改革的首考落地的四個省市(北京、天津、山東、海南),試卷也將在各省前期統一組織的適應性測試的基礎上保持相對穩定。
高考前鼓勵自己的話
1.青春的執迷和堅持會撐起你的整個世界,愿你做自己生命中的船長,在屬于你的海洋中一帆風順,珍惜生命并感受生活的真諦!
2.青春是一張畫卷,高考是點睛之筆;人生是前進之途,高考是轉折之路;人生是揚帆之行,高考是催動之風;人生是登山之道,高考是墊腳之石。愿學子金榜題名,考有所成。
3.十余載寒窗苦讀,有辛酸有苦累,今朝高考揮筆墨,寫就華章報祖國。愿你高考馬到功成,前程無憂!金榜題名,稱心如意!收獲精彩,開心快樂!
4.陽光不會永遠燦爛,沒有一成不變的幸福,磨難或許是上蒼賜予我們的禮物,用來考驗我們的意志,如果是這樣,就讓我們微笑著面對生活。
5.全國高考日來到,莘莘學子熱情高。寒窗苦讀十二載,只為今朝迎高考。放松心態莫焦躁,人生之路千萬條。金榜題名固然好,名落孫山未必糟。只要志向永不倒,成功之路身邊繞。祝高考取得好成績!
6.人有時是要勉強自己的。我們需要一種來自自身的強有力的能量推動自己闖出一個新的境界來。
7.讀書之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高考之時:魂飛膽戰,醉生夢死。報考之時:潛精積思,三思而行。題名之時:歡天喜地,天之驕子。愿天下學子:報考三思而行,來日金榜題名。
8.高考加油!親愛的朋友,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態,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平常心態應考,考完一門忘一門,讓自己盡量放松,好好休息。
高考備考策略
高度重視課本,切實夯實基礎
復習過程以課本為主,以知識模塊為主線開展復習,不能脫離課本僅憑某本參考資料復習。事實上,教材是復習中可利用最有效的資源教材是提高復習效率最佳的“捷徑”,回歸教材切實夯實基礎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深化對“雙基”掌握和運用,激活教材知識。
2.形成有效的知識體系網絡,復習過程盡量以知識體系為主,把同一知識體系及相關知識結合起來復習。努力做到知識系統化。在知識梳理的過程中,要注意提取和歸納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讓學生站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高度上來認識數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