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科最佳方案
(一)數學、物理、化學成績好的學生
這類學生可以選擇理科方案或者理科組合方案,即語數外+物理、化學、生物方案或者語數外+物理、化學、地理,語數外+物理、化學、政治方案。這個方案可以選擇報考的高等院校是最多的,可以選擇的專業門類和專業方向也是最多的,90%以上的院校和專業都可以報考。
(二)數學、歷史、地理成績好的學生
這類學生適合學文科,可以選擇文科方案或者文科組合方案,即語數外+歷史、地理+政治方案或者語數外+歷史、地理、生物,語數外+歷史、地理、化學方案。這個方案可以選擇報考的院校包括絕大部分文科類性質專業,還可以選報一些文理兼招的專業,比較適合物理成績不太好,但是記憶理解能力強的考生。
(三)各科成績都比較均衡的學生
對于各科成績都比較均衡的學生,選擇理科和文科都可以,但是我更加建議選擇理科,即語數外+物理、化學、生物方案或者語數外+物理、化學、地理,語數外+物理、化學、政治方案。相比于文科來說,理科這個方案可以選擇的余地很大,今后高考時能夠選擇的專業很多,相當于給自己多個選擇。
(四)嚴重偏科的學生
嚴重偏科的學生可以選擇與自己成績好的科目一致的方案,例如語數外+歷史、地理、化學方案,語數外+物理、化學、政治方案等都可以。
新高考怎么選科
決定成績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學生對科目的興趣,一個是考這門課的難度,或者說你的競爭對手有多少。競爭人數的多少是和高校招生對選考科目的要求掛鉤的,重點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都選擇了物化生,也就是傳統的理科。因為很多好的大學都要求這三門科目。
可以根據那個學校或專業的需求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如果你想上頂尖大學,物化是必須選的;如果你的要求沒有這么高,高中學校也不是重點高中,那么最好避開高手云集的物理科目,可以選擇化學或生物讓自己未來更容易挑選學校和專業,其他的科目挑擅長的選擇。
另一種選擇方式就是按興趣來選了,興趣是很重要的,而很多學生在初中就有偏科的傾向,我相信如果你連初中相對簡單的知識都討厭的話,高中這門課的知識你更加接受不了,因此偏科的科目最好不要選。
新高考怎么選科
新高考制度下,高中生要按照3+1+2的模式進行選課。新高考選科怎么選會比較好,首先必須要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這一門學科感興趣才能夠在高考當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其次可以根據學科所對應的大學專業進行選擇。
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于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20分,采用原始分計分。
選科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按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選擇;或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學科;或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
新高考選科注意什么
1.學生依據興趣理想選科
在正式選科之前,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必須要了解學生自己對這一門學科的興趣有多少,如果對理科完全不感興趣,但是僅僅只是為了將來想要從事某一個職業而選擇理科專業,那么在考試過程中,學生也很難取得好的成績。
2.符合自身職業規劃選科
提前做好職業規劃能夠為學生指明未來的道路,如果家長和孩子對學生的未來就業方向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劃,那么在選科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與該專業有關的學科,因為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很多大學專業對學科的要求比較嚴格。
3.專業覆蓋率選科
由于絕大部分學生家長對自己孩子未來前景并未做好規劃,因此在選科時非常迷茫,這時就應該結合大學的專業覆蓋率進行選科,自己所選的科目的組合覆蓋的大學專業數量越多越好。
高考選科組合方式
一、新高考3+1+2組合有12種
物化政組合
物化地組合
物生政組合
物化生組合
物地政組合
物生地組合
史化政組合
史政生組合
史政地組合
史化地組合
史化生組合
史生地組合
二、新高考3+3組合方式有20種
1、物理、政治、化學
2、物理、政治、生物
3、物理、政治、地理
4、物理、政治、歷史
5、物理、歷史、化學
6、物理、歷史、生物
7、物理、地理、化學
8、物理、地理、生物
9、物理、化學、生物
10、物理、歷史、地理
11、化學、政治、地理
12、化學、政治、歷史
13、化學、政治、生物
14、化學、歷史、地理
15、化學、歷史、生物
16、化學、地理、生物
17、生物、政治、地理
18、生物、歷史、地理
19、生物、政治、歷史
20、政治、歷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