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北省高三4月調研考試(新高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1. 多肽、蛋白質分子中的氨基酸數目與所含肽鍵數的關系:
①多肽鏈中的肽鍵數=組成該多肽的氨基酸數—1;
②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鍵數氨基酸數=該蛋白質分子中所含的氨基酸數—其肽鏈條數。
例如:牛胰島素是由51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兩條肽鏈進一步構成的,在每個胰島素分子中即含肽鍵51—2=49個。
2. 配子(精子或卵細胞)中染色體條數及DNA分子數與體細胞、性原細胞、初級性母細胞、次級性母細胞中染色體條數及DNA分子數的關系:
①若配子(精子或卵細胞)中染色體條數為N條,則:
體細胞中染色體條數=性原細胞中染色體條數=初級性母細胞中染色體條數=2N條;
次級性 母細胞中染色體條數=N條(減II前、中期)或2N條(減II后、末期)。
②若配子(精子或卵細胞)中DNA分子數為M,則:
體細胞中DNA分子數=2M;
性原細胞中DNA分子數=2M(DNA復制前)或4M(DNA復制后);
初級性母細胞中DNA分子數=4M;
次級性母細胞中DNA分子數2M。
3. DNA分子中堿基組成的有關數量關系式:
DNA分子在結構上有一重要特點:其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間的堿基對的組成遵循堿基配對原則,據此可得出如下一系列關系式:
①在整個DNA分子中:
A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T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
G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C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
任意兩種不能配對的堿基數之和占DNA分子中堿基總數的50%。即(A+G)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T+C)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A+C)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T+G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DNA分子中堿基總數的50%。
②在DNA分子的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長鏈之間:
設DNA分子的一條鏈為A鏈,另一鏈為B鏈,則:
A鏈中A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B鏈中T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反之亦然;
A鏈中G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B鏈中C的分子數(或所占比例),反之亦然;
A鏈中某兩種不能配對的堿基數之和[如(A+G)]=B鏈中另兩種不能配對的堿基數之和[相應的為(T+C)];
A鏈中某兩種不能配對的堿基數之和[如(A+G)]與另兩種不能配對的堿基數之和[相應的為(T+C)]的比值=B鏈中該比值的倒數。
例如:若A鏈中(A+G)/(T+C)=0.4,則B鏈中(A+G)/(T+C)=2.5。
③整個DNA分子與它的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長鏈之間:
整個DNA分子中相對應的兩種堿基數之和[(A+T)或(G+C)]所占的比例=其每一單鏈中這兩種堿基數之和[(A+T)或(G+C)]在該單鏈中所占的比例。
例如:若某DNA分子中(A+T)占堿基總數的43%,則其每一單鏈中(A+T)也都各占單鏈中堿基總數的43%。
整個DNA分子中某一堿基所占的比例=該堿基在每一單鏈中所占的比例之和的一半。
例如:若某DNA分子中,A鏈中A占10%,B鏈中A占24%,則該DNA分子中A占整個DNA分子全部堿基的17%。
學好生物的方法
1.回歸課本,理清概念。第一點可為理解記憶打下基礎。
2.記憶練習冊中的理論知識。學校都會發一些練習冊,而練習冊中都會有總結好的所有知識點。真正的知識都在復習資料中,你應該看的其實是練習冊,看課本只是為背書過程的理解打好基礎,千萬不能只在課本里盲目游蕩!在完成前一項工作后便可抽出時間來記憶這些知識點,進行系統地學習。遇到看不懂的知識點時,第一時間去問老師。
3.做題。完成前兩項工作后,就可以做練習冊的題了,這個時候由于你真正做到了系統的學習,所以你對生物題中的語言不再感到陌生一臉懵了,做題的正確率會大大提高。這項工作可以鞏固你記憶的知識。
4.糾出錯題,進行總結。做完題之后對自己的錯題進行訂正,做完一道題都要從這道題中的解析學到你在系統的學習中沒有學到的知識點,用紅筆在題號或選項前打勾,表示這是新的知識點,以后要進行回顧。
5.及時回顧知識點和錯題。并不是只背了一次就萬事大吉了,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回顧,反復記憶,加深印象,你會發現隨著復盤次數的增多,背書速度不斷加快,即記憶變得越來越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