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和答案
天津市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一、(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 愜 (qiè)意 撕(sī)殺 狩 (shóu) 獵 金榜題 (tí) 名
B. 折(zhé)本 角 (jué) 逐 按 (ān) 裝 舐 (shì) 犢情深
C. 筵 (yán) 席 偌 (ruó) 大 著 (zháo) 陸 前倨 (jù) 后恭
D. 巋 (kuī) 然 毗 (pí) 鄰 裝幀 (zhēn) 噤 (jìn) 若寒蟬
2.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何必執意認出每一個字?墨跡濃淡枯腴,運筆 ,或者 如山,或者細若游絲,撫摸得到搏動于撇捺點畫之間的內心 ,跌宕錯落,奔走踴躍,蓬勃之勢潮水般地 過紙面,這樣就是懂得草書了。
A. 抑揚頓挫 凝重 波動 淌 B. 頓挫緩急 凝重 波瀾 涌
C. 抑揚頓挫 厚重 波瀾 淌 C. 頓挫緩急 厚重 波動 涌
3. 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日前,來自京津翼的近千名鳥類攝影愛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濕地,在與可愛的飛翔精靈親密接觸并拍攝了大量照片的同時,還無形中上了一堂愛鳥護鳥知識課。
B. “雙創特區”以圍繞聚集青年大學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業人員四類人才為重點,創新創業。
C. 這場專項整治行動是為規范互聯網金融在迅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亂象,經過廣泛征集意見,醞釀一年之久,形成最終方案。
D. 京劇是中國獨有的表演藝術,它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是中國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
4.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齡,由小到大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儆嘧允l讀書軒中
?、诙罐⑸翌^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苣杲?,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隧無成
A.③①②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文化消費就是消費者對有形和無形的文化產品的消耗,消費過程實質上就是對文化的消化、繼承、積蓄、再造和創新過程,對消費者而言,文化消費的效用是獲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費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消費者要實現文化消費,必須支付貨幣,這是主要的文化消費;另一類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費。而文化活動是泛指與文化有關的一切人類活動,文化消費屬于其中,文化活動之所以會發生,是出于社會、政治、經濟、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動不僅會產生經濟福利,也會產生政治福利、社會福利等,給每個社會成員帶來福祉。
文化活動和文化消費自然引出了消費者的文化和消費者的文化資本兩個概念。消費者作為某個特定群體的成員,會繼承和擁有這個群體的文化,即該群體一系列的態度,習俗、信念、價值觀、規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個消費者對所屬群體的文化擁有狀況如何,因人而異,受很多因素影響。至此,可以把消費者的文化資本定義為消費者擁有的文化存量,這種文化存量會使消費者產生文化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其中消費能力指的是解釋、理解和欣賞文化產品的能力。顯然,消費者的文化和消費者的文化資本分別與文化活動和文化消費相對應。
消費者的文化資本或者文化存量,體現為兩部分:與文化產品有關的文化和文化消費品位。消費者具備相應的文化,對相應的文化產品自然產生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消費者經過多次對文化產品的消費而形成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則是文化消費品位。這和消費品位使消費者能夠識別欣賞文化產品中的文化價值,從而形成對該文化產品的消費偏好。
就消費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費品位是在消費過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費品位與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消費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費品位形成的基礎。但是消費者有了某種文化并不一定會形成相應的文化消費品位。因為盡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費品位的基礎,但文化消費品位的形成還受到諸如文化產品特性、價格、以及消費收入、性別、年齡、種族、個人特質等因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文化消費品位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選自資樹榮《消費者的文化資本研究》,有刪改)
5.下面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A.文化消費是對文化的消化、繼承、積蓄、再造和創新的過程,是消費者獲得精神享受的過程。
B.消費者支付貨幣消耗文化產品和免費觀賞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屬于文化消費。
C.文化活動出于社會、政治、經濟、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給個人、社會帶來各種福利,是文化消費的體現。
D.消費者的文化資本與文化消費相對應,是消費者擁有的文化存量,會使消費者產生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
6.下面對“文化消費品位”的理解,與作者觀點不一致的一項是
A.消費者樂于為文化產品消費,經過多次消費形成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就是該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品位。
B.消費者文化消費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備一定文化水平這一客觀基礎之上;消費者具備一定文化水平,就會形成相應的文化消費品位。
C.消費者能夠欣賞鑒別文化產品中的文化價值,其文化消費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費品位不是靜止不變的,它會隨消費者文化底蘊、消費能力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7.下列推斷與原文觀點相符的一項是
A.到書店購買圖書閱讀屬于文化消費,而到圖書館借閱則不屬于文化消費。
B.商人收藏畫作與畫家收藏畫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繪畫,沒有文化消費品位。
C.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化消費群體,中學生因年齡、生活環境和文化水平比較姐姐家,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費品位和消費偏好。
D.文化消費有利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因此提高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品位,有助于推動一個群體、一個國家的文化發展。
三、(1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
李臺州傳 [宋]楊萬里
李臺州名宗質,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質而罹靖康之亂,母子相失,宗質以父蔭,既長,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馬季思官蜀,宗質曰:“吾求母,東南無之,必也蜀 ?”從之西,舟所經過州,若縣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聲號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歸,不食,司馬家人哀之,必寬警之, 飲泣強食,季思秩滿東下,所經復然,競不得。至荊州,復然。日旦夕號呼,嗌痛氣憊,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頃之,一乞媼至前,揖曰:“官人與我一文兩文。”宗質起揖之坐,禮以客主,既飲茗,問其里若姓。媼勃然怒曰:“官人能與我幾錢,何遽問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質起敬,謝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霽怒,試言之,何害?怒火鄉鄰或親族也,某倒囊錢為阿婆壽。”媼喜曰:“老婆姓異甚,不可言。”宗質力懇請,忽曰:“我姓展。”宗質
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媼曰:“官人勿誤,吾兒有驗,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質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觀者數十百人,皆嘆息涕下。
宗質負其母 歸,季思與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輿孝養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終,宗質亦白首矣。
宗質乾道庚寅為洪倅,時予為奉新縣令,屢謁之,不知其母子間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質造朝,除知臺州。朝士云:“李臺州,曾規姻家也,規無子,子臺州之子。” 予一見不敢再 ,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臺州既沒,予與丞相京公同為宰掾,談間,公為予言李臺州母子事,予生八年,喪先太夫人,終身飲恨。聞之,泣不能止,感而為之傳。
贊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臺州,生而不知失母,壯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東坡先生頌朱壽昌,至今詠歌以為美談。若李臺州,其事與壽昌豈異也,茲不謂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為士大夫言之,聞者必泣。人誰無母?有母誰無是心哉?彼有未嘗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愛者獨何心歟?
8.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生宗質而罹靖康之亂 罹:遭遇
B. 愿霽怒 霽:停止
C. 除知臺州 除:罷免
D. 終身飲恨 飲:含著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處的詞語,最前當的一項是
?、?東南無之,必也蜀
②必寬譬之, 飲泣強食
③宗質負其母 歸
?、苡枰灰姴桓以?/p>
A. 焉 乃 于 者 B. 乎 其 以 者
C. 乎 乃 以 也 D. 焉 其 于 也
10.文末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 彼有未嘗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愛者/獨何心歟?
B. 彼有未嘗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愛者/獨何心歟?
C. 彼有未嘗/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愛者/獨何心歟?
D. 彼有未嘗/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愛者/獨何心歟?
11.以下六句話分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出李臺州“至孝”的一組是
?、偌乳L,仕所至必求母
?、谥鬯涍^州,若縣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聲號呼
?、勰车鼓义X為阿婆壽
?、苡姨皇局?,于是母子相持而哭
⑤自是奉板輿孝養者十余年
⑥規無子,子臺州之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⑤⑥ D. ②④⑥
12. 下面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李宗質出生后因戰亂母子失散,長達后曾四處尋訪母親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飯不思,黯然神傷。
B. 作者楊萬里素來仰慕李臺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臺州去世之后,才寫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傳頌其事跡。
C. 為一位官員作傳,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卻記敘其尋母盡孝之事,楊萬里有褒揚孝道,規勸世風之意。
D. 文章記李臺州事跡,以尋母、認母,侍母為線索,集中筆墨描寫認母場景,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四、(21分)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季思軼滿東下,所經復然,竟不得。(2分)
(2)宗質起揖之坐,禮以客主。(3分)
(3)若李臺州,其事與壽昌豈異也,茲部謂之至孝通于神明乎?(3分)
14. 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臺 【唐】王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2分)
(2)請結合詩句說明頷聯采用了哪些表現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3分)
15.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賈誼《過秦論》)
(2)既窈窕以尋壑,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難》)
(4)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5)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蘇軾《定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