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生物會考知識
高中會考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要求考生在第一次報名時就選定考試和考查科目,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2016高中生物會考知識,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2016高中生物會考知識一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系。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1.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22.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3.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系、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征),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并且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34.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36.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38.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并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39.高等多細胞動物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40.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穩態。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41.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是為體內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生命活動的調節
42.向光性實驗發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彎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往往具有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來說,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44.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子果實。
45.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不是受單一激素的調節,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
46.下丘腦是機體調節內分泌活動的樞紐。
47.相關激素間具有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經系統調節動物體各種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49.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夠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興奮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是通過突觸來傳遞的,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
50.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調節人和高等動物生理活動的高級中樞是大腦皮層。
51.動物建立后天性行為的主要方式是條件反射。
52.判斷和推理是動物后天性行為發展的最高級形式,是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也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53.動物行為中,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是相互協調作用的,但神經調節仍處于主導的地位。
54.動物行為是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運動器官共同協調下形成的。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55.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具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因此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重要意義。
56.營養生殖能使后代保持親本的性狀。
57.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58.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59.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60.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61.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2.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63.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64.很多雙子葉植物成熟種子中無胚乳,是因為在胚和胚乳發育的過程中胚乳被胚吸收,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里,供以后種子萌發時所需。
65.植物花芽的形成標志著生殖生長的開始。
66.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可以分為胚胎發育和胚后發育兩個階段。胚胎發育是指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胚后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孵化出來或從母體內生出來以后,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
第六章遺傳和變異
67.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通過DNA傳遞給后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68.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遺傳物質除DNA以外還有RNA。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69.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70.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
71.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72.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于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73.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74.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堿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76.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出各種遺傳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78.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并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于3:1。79.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
8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82.基因的連鎖和交換定律的實質是: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的不同基因,常常連在一起進入配子;在減數分裂形成四分體時,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有時會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生交換,因而產生了基因的重組。
83.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84.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85.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七章生物的進化
87.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88.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第八章生物與環境
89.光對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種生態因素的影響,這些生態因素共同構成了生物的生存環境。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
91.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等,都是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而逐漸形成的適應性特征。
92.適應的相對性是遺傳物質的穩定性與環境條件的變化相互作用的結果。
93.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94.在一定區域內的生物,同種的個體形成種群,不同的種群形成群落。種群的各種特征、種群數量的變化和生物群落的結構,都與環境中的各種生態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95.在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各種類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群落的結構都有差別。但是,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統一的整體。
96.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陽光。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便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這些能量是沿著食物鏈(網)逐級流動的。
97.對一個生態系統來說,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之間往往存在著相反的關系。
2016高中生物會考知識二
1.把胡蘿卜的單個韌皮部的細胞放入配制的培養基上培養,獲得了許多完整的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和細胞工程技術分別屬于( )
A.孢子生殖和細胞拆合技術 B.無性生殖和組織培養
C.配子生殖和細胞融合技術 D.卵式生殖和細胞培養
2.將重組DNA導入細菌生產激素或蛋白質的過程一般稱為( )
A.基因工程 B.細菌工程 C.酶工程 D.微生物工程
3.將甲綿羊體細胞的細胞核移入乙綿羊的去核卵細胞中,再將此卵細胞植入丙綿羊的子宮內發育,出生的小綿羊即“克隆綿羊”,此“克隆綿羊”( )
A.基因型與甲相同,性別一定與甲不同 B.基因型與乙相同,性別一定與乙相同
C.基因型與丙相同,性別一定與丙不同 D.基因型與甲相同,性別一定與甲相同
4.在植物細胞工程中,當原生質體融合成一個細胞后,需要誘導產生出細胞壁,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胞器是( )
A葉綠體、高爾基體 B.線粒體、高爾基體 C.葉綠體、線粒體 D.線粒體、內質網
5.將人的胰島素基因,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轉入大腸桿菌細胞內,結果在大腸桿菌細胞內表達而產生胰島素,說明:不同種生物共用一套( )
A.遺傳信息 B.遺傳密碼 C.DNA D.RNA
6.植物組織培養依據的原理、培養過程的順序及誘導的植物激素分別是 ①體細胞全能性 ②離體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 ③根.芽 ④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⑤生長素和乙烯 ⑥愈傷組織 ⑦再分化 ⑧脫分化 ⑨植物體
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7.能提高良種家畜繁殖能力的生物工程技術是( )
A組織培養 B.細胞融合 C.胚胎移植 D.細胞核移植
8.用于組織培養中的植物器官或組織,稱為( )
A.組織切片 B.原生質體 C.外植體 D.愈傷組織
9.下列有關動物胚胎移植的敘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受孕母畜體內取出的受精卵或胚胎均能移植
B.受體母畜必須處于與供體母畜同步發情狀態
C.超數排卵技術要使用一定的激素
D.試管嬰兒只是受精及早期卵裂過程在試管內進行
10.英國克隆羊“多利”的產生、“抗蟲棉”的培育、“番茄馬鈴薯”的創造、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抗生素的生產依次是下列哪項生物技術取得的成果 ( )
①基因工程 ②細胞工程 ③發酵工程 ④酶工程
A.①②②③④ B.②①②②③ C.①②④③③ D.①②①③②
11.表現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產生這一結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試管動物培養 B.胚胎移植 C.胚胎分割移植 D.受精卵移植
12.通過特殊方法,科學家將小鼠和人已分化的體細胞成功地轉變成了類胚胎干細胞。在有關分化的體細胞和類胚胎干細胞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類胚胎干細胞能夠分化成多種細胞
B.分化的體細胞丟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異,但形態沒有差異
D.二者基因組相同,且表達的基因相同
13.下列哪一項屬于克隆( )
A.將雞的某個DNA分子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將抗藥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蟲的細胞內
C.將鼠骨髓瘤細胞與經過免疫的脾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
D.將某腫瘤細胞在體外培養繁殖成一個細胞系
14.利用細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殼蛋白為抗原制備出單克隆抗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純化的核衣蛋白反復注射到小鼠體內,產生的血清抗體為單克隆抗體
B.體外培養單個效應B細胞可以獲得大量針對SARS病毒的單克隆抗體
C.將等量漿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混合,經PEG誘導融合后的細胞均為雜交瘤細胞
D.利用該單克隆抗體與SARS病毒蛋白特異性結合的方法可診斷出病毒感染者
15.下圖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發生的變化,圖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內切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確順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6.已知某種限制性內切酶在一線性DNA分子上有3個酶切位點,如圖中箭頭所指,如果該線性DNA分子在3個酶切位點上都被該酶切斷,則會產生a、b、c、d四種不同長度的DNA片段。現在多個上述線性DNA分子,若在每個DNA分子上至少有1個酶切位點被該酶切斷,則從理論上 講,經該酶切后,這些線性DNA分子最多能產生長度不同的DNA片段種類數是
2
17.阻止病人的致病基因傳給子代的方法通常是將正常基因導入病人( )
A.體細胞的細胞質 B.生殖細胞的細胞質 C.體細胞的細胞核 D.生殖細胞的細胞核
18.為獲得純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①的自交代數越多,純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過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適宜花藥作培養材料
C.過程③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過程
D.圖中篩選過程不改變抗病基因頻率
19.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培養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營養和調節滲透壓
B.培養基中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C.離體器官或組織的細胞都必須通過脫分化才能形成愈傷組織
D.同一株綠色開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細胞經培養獲得的愈傷組織基因相同
20.下列關于細胞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電刺激可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或動物細胞融合
B.去除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和將動物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均需酶處理
C.小鼠骨髓瘤細胞和經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細胞融合可制備單克隆抗體
D.某種植物甲乙兩品種的體細胞雜種與甲乙兩品種雜交后代的染色體數目相同
21.利用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表達,可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產品。下列各項中能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體細胞中表達的是( )
A.棉花二倍體細胞中檢測到細菌的抗蟲基因
B.大腸桿菌中檢測到人胰島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細胞中檢測到人生長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細胞中提取到人干擾素蛋白
22.某組織培養實驗室的愈傷組織被真菌嚴重污染,為查找污染原因設計了4個實驗,實驗條件除圖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圖表示實驗結果,據圖可得出的初步結論不正確的是
A.污染主要是培養基滅菌時間短造成的 B.調節培養基pH不能解決污染問題
C.污染主要來源于組織培養所用的離體組織 D.調節培養溫度不能解決污染問題
23.在下列自然現象或科學研究成果中,能為“動物細胞具有全能性”觀點提供直接證據的是
A.壁虎斷尾后重新長出尾部 B.蜜蜂的未受精卵細胞發育成雄蜂
C.用體外培養的皮膚治療燒傷病人 D.小鼠腺細胞的自我復制
24.下列有關植物細胞與組織培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花藥、胚不能作為組織培養的材料 B.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體是指用于培養的植物組織或器官 D.外植體可誘導出愈傷組織
25.一雜合體植株(二倍體)的下列部分,經組織培養和秋水仙素處理后可獲得純合體的是
A.根 B.莖 C.葉 D.花粉
26.下列關于動物細胞培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培養中的人效應T細胞能產生單克隆抗體
B.培養中的人B細胞能夠無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紅細胞經過培養能形成細胞株
D.用胰蛋白酶處理肝組織可獲得單個肝細胞
27.單克隆抗體技術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以及生命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下列關于單克隆抗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特異性強、靈敏度高 B.與抗癌藥物結合可制成“生物導彈”
C.體外培養B淋巴細胞可大量分泌單克隆抗體
D.由效應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而成的雜交瘤細胞分泌
28.下列不屬于動物細胞工程應用的是
A.大規模生產干擾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為大面積燒傷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膚細胞
C.大規模生產食品添加劑 、香料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術,加快優良種畜的繁殖
29、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人凝血因子基因導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轉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該轉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細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編碼區的堿基對數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數目的3倍
B.可用顯微注射技術將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組DNA分子導入羊的受精卵
C.在該轉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細胞,而不存在于其他體細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開始轉錄后,DNA連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
30.下列有關生物工程中,人們對所需的對象進行篩選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基因工程中,可依標記基因對工程菌進行篩選
B.在雜交育種中,利用病菌侵染法對所育植物品種的抗病性進行篩選
C.在微生物培養中,利用無氮培養基可篩選出共生固氮菌
D.在細胞工程中,利用雙親細胞的特性可篩選出雜種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