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復習教學建議
高考復習是生物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使學過的知識形成體系,并進一步融會貫通,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課題。高考生物的復習時間比較緊,要提高復習效率,教師必須有全局、全盤思想,科學地安排復習時間,運用恰當的有效的復習方法。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考生物復習教學相關建議。歡迎閱讀與參考!
高考生物復習教學建議如下:
一、教的建議
1. 認真學習文件,把握復習備考方向
《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以下簡稱《考試大綱》)生物學科部分,是依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是歷年全國高考統一命題綱領性文件,也是我省制定《考試說明》的依據。因此,在命題的依據上福建卷與全國卷一脈相承,沒有太大差別,改用全國卷后,以往成功的復習教學經驗依然適用。
教師應認真領會有關文件精神,比對全國命題與福建自行命題的不同特點,比對《考試大綱》與《考試說明》在考試范圍、試卷結構、能力要求和知識內容的差異,理解《考試說明》中知識要求和能力目標的實質,發揮題型示例及樣卷的指導作用,研究近年全國卷的特點,正確指導學生進行復習。對于《考試說明》未作要求而《考試大綱》列入考試范圍的4個實驗,之前沒有做實驗的學校應及時補做,對于個別要求層次有變化的知識內容要進行適當的拓展。
2.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
教師在復習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將學科思想和方法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扎實基礎知識,提高生物學科素養。
復習的初始階段,在知識層面以單元過關為目標。建議教師降低復習重心,幫助學生對各個模塊章節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和歸納,加強對生物學基本事實、基本現象、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和運用的訓練,注意引導學生回歸教材,不但要關注教材中學科的主干知識,對于教材中的圖、邊欄的補充閱讀以及正文的小字號字體的內容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適當補充復習初、高中銜接的內容,例如和代謝、調節有關的生理衛生部分的知識。
復習的中后期階段,在知識層面以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為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以重要概念為核心構建知識網絡,例如,借助“思維導圖”“概念圖”等形式構建細胞代謝、遺傳變異、生命活動調節和生態環境等主干知識網絡,從知識點、知識主線、知識貫穿面和知識統領四個層面實現對知識的立體化理解,這有助于扎實地掌握各個知識點,能快速、準確地運用有關的知識解決問題,并發展形成學科能力。
3.致力培養能力,強化知識的理解應用
生物學科所考查的知識內容往往隱藏在試題情境中,文字信息量大,圖形、圖表較為抽象,因此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的案例,引導學生理解相關的模型和圖表,提高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實驗素材,包括技能性實驗、調查實驗和科學史中的實驗等,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材料、實驗試劑、實驗現象、實驗變量、實驗結論等因素,理解實驗的一般思想、方法。關注理論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例如以植物激素調節、動物神經調節、植物光合與呼吸、酶的功能、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種子萌發過程中物質的變化和鑒定、遺傳雜交育種等知識為背景,通過相關的實驗案例進行遷移性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實驗探究的能力。
4.強化規范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單元練習要精選典型題目,幫助學生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舉一反三”,切忌貪多,重在落實。其次要重視練習講評,在復習課堂上不能僅是就題論題,要分析解題思路,并為學生創造展現思維過程、暴露錯誤的機會,如提問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到黑板演示解題過程、小組學習討論等等,讓學生在知錯、糾錯過程中達到規范訓練的目的。另外還應該重視收集學生在練習和考試中的錯誤,分析其中的錯誤原因,及時糾正補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要根據學情設計、使用練習與測試題。要引導學生使用系列、有效的練習,提高習題的有效性,通過精心設計的試題提高測試的導向性與反饋評價功能,避免學生盲目做題,陷入題海。要通過典型的題型引導學生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提升能力、檢測學習水平的作用。要關注提升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使用教輔材料時應以學校的學情為主導,教師應先經過精心選擇,剔除偏、難、怪、錯題以及陳舊冗余的內容,增補缺漏或不足部分的內容。
二、學的建議
1.回歸教材,主動構建知識體系
進入復習階段后,要按照《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體系,主動建構知識體系。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帶著問題回歸教材,關注教材中各種圖、表等載體,關注教材的生物學事實、現象、概念、原理,通過思維導圖、概念圖、結構-功能圖等形式構建知識小體系,達到了解事實、內化知識、形成網絡的目的。
2.挖掘教材中的實驗素材,提升實驗與探究的能力
復習時不能僅僅停留在實驗原理、操作、現象、結論層面上,還應結合變式練習對實驗進行拓展遷移。要善于從教材中科學史素材中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領悟生物學思想方法,培養自身的生物科學素養。
3.適度練習,提升解題能力
在練習中應注意加強學科思維和語言表達的規范訓練,要求觀點的表述有邏輯性、條理性,用專業術語描述生物學的概念和原理。同時還應該重視審題能力的訓練,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句,根據題干信息選擇生物學的專業術語答題。對說明性問題,盡可能使用課本上的結論性敘述表達。關注遺傳、實驗等常見題型的練習。
高考理綜沖刺復習技巧及答題策略:
適量做模擬卷物理多做選擇題訓練
回顧教材、筆記和改錯本,針對以前各種練習中做錯的題目進行分析、對比、反思和整理,以減少在高考時再犯類似錯誤,提高得分率。劉志生老師認為,課改區的高考命題仍然以考查高中物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物理思想方法為宗旨,堅持主干知識重點考查的傳統,并有所創新,穩步推出新增內容的試題。
此外,因為高考中的選擇題大多為常規題,每年的復現率很高,是高考得分的基礎,所以可以多做選擇題答題的訓練。
生物保證答題時間40分鐘至45分鐘
小編建議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想要高效率地做好復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回歸課本梳理知識:
1.概念、原理、規律(包括法則)、專業術語、數字、符號、過程或步驟的陳述。
2.關注經典實驗及其研究方法:每年高考的實驗都是課本實驗的組合、拓展與外延,因此還是要重視課本,包括實驗原理、材料、試劑、方法、步驟、結果預測、現象描述和得出實驗結論;還要關注探究實驗、調查研究、作物育種方案的設計、預測結果分析等。
3.瀏覽課本輔助學習資料:“小資料”“為什么?”“課外讀”等。
4.主干知識及重點內容:代謝、調節、遺傳、生態等。
二、回顧試題查漏補缺:關注已做過試題中的錯題,也是考前復習的重點之一,分數的增長點就在錯題上,避免不必要失分。
瀏覽做過的模擬卷等,特別要復習曾經做錯的題目。可模擬高考環境,進行近三年的高考真題演練。
三、保證時間:保證答題時間在40分鐘到45分鐘。力爭不留空白,盡量使用生物學語言。
注意化學高考考綱的變化
考前最后幾天不應再大量做題,但也不能一點兒習題都不做。應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對知識和錯題進行回顧,每次看化學的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保證效率。
對于部分考生提到的復習化學要背大量方程式,liuxue86小編建議,最后幾天只背教材上的方程式,不要過多地拓展。“背方程式的同時,還要想清楚該反應對應的原理和實驗現象。方程式不僅僅局限于元素化合物部分,還要關注選修3和選修4中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