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高考 > 高考輔導 >

高考語文古典詩歌鑒賞分類復習訓練

時間: 文樺2 高考輔導

  古典詩歌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產生的各種詩歌體裁形式。相對應的是現代詩歌。古典詩歌分為古典風體詩歌和古典格律詩歌。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高考語文分類復習訓練:文古典詩歌鑒賞。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一、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8一一-9題.(11分)

  踏莎行--春暮

  寇準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墉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8.“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 是從哪兩個角度寫景的? 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面面?(5分)

  8.詩句是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進行描繪的(2分)開篇描繪出一幅暮春風物,鶯兒聲老,紅英落盡后,梅樹上也結出了小小的青色果子。由所聞到所見,猶如畫卷般,營造一片清幽的景象。(3分)

  9. 這首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又是如何表達的?請簡要分析.(6分)

  9.要點:表達了抒情女主人公對于紅英落盡、芳歇春去的感傷與惋嘆,思念之情,孤寂情懷(3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全詞情景交融(3分)

  【鑒賞】

  宋人胡仔稱寇凖“詩思凄婉,蓋富于情者。”這一評語,用以評析寇準的詞作也是恰當的。這首閨怨詞便體現了上述藝術特色。詞中以細膩有致、沉郁多情的語言,以寫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寫景結,以景結情,將暮春時節一位閨中思婦懷念久別遠人的孤寂情懷抒寫得委婉動人。全詞情景交融,意境渾然,風格清新,語言曉暢,堪稱閨怨詞中的佳作。

  這首傷時惜別之作,寫得情思綿綿,凄婉動人。詞中雖然先寫景后寫情,但景中也是寄寓深情的。全詞于字里行間處處躍動著抒情女主人公對于紅英落盡、芳歇春去的感傷與惋嘆,流露出一種美人遲暮、青春易逝的惆悵之情,讀之令人銷魂。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恨別

  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注】河陽,地名,唐司徒李光弼在此大敗叛軍。

  8. 詩人在首聯和尾聯中抒發了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8.首聯中“四千里”,恨離家之遠;“五六年”,傷戰亂之久(1分)。這些數量詞體現了個人的困苦經歷,國家的艱難遭遇,表現了作者思念家鄉、憂國憂民的情感(2分)。尾聯回應首聯,抒寫詩人聽到唐軍戰勝叛軍后的喜悅,以及對盡快平定叛亂的渴望。(2分)

  9. 清人沈德潛評論這首詩的頸聯時說 “若說如何思,如何憶,情事易盡。‘步月’、‘看云’,有不言神傷之妙”。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6分)

  9.同意(1分)。“步月”,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看云”,白晝,臥看行云,倦極而眠(1分)。簡樸優美的敘事語言寫出了詩人這種夜立晝眠、坐臥不寧的反常舉動,委婉曲折地表現了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 (2分) ,詩人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心情,而是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說話,讓讀者自己體會形象中所蘊含的憂傷之情,有“不言神傷之妙”。(2分)(學生答不同意,如能言之有理,自圓其說,也可酌情賦分)

  【鑒賞】

  首聯領起“恨別”,點明思家、憂國的題旨。“四千里”,恨離家之遠;“五六年”,傷戰亂之久。個人的困苦經歷,國家的艱難遭遇,都在這些數量詞中體現出來。詩人于759年(乾元二年)春告別了故鄉洛陽,返回華州司功參軍任所,不久棄官客居秦州、同谷,后來到了成都,輾轉四千里。詩人寫此詩時,距700年(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已五六個年頭。在這幾年中,叛軍鐵蹄蹂躪中原各地,生靈涂炭,血流成河,這是詩人深為憂慮的事。

  頷聯兩句描述詩人流落蜀中的情況。“草木變衰”,語出宋玉《九辯》中的“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變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時也與下一句的“老”相呼應,暗比詩人自己的飄零憔悴。詩人到成都,多虧親友幫助,過著比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鄉戀親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絕”,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錦江之邊了。“老江邊”的“老”字,悲涼沉郁,尋味不盡。

  頸聯通過“宵立晝眠,憂而反常”(《杜少陵集詳注》)的生活細節描寫,曲折地表達了思家憶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為杜穎、杜觀、杜豐、杜占,其中杜穎、杜觀、杜豐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隨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憶弟”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晝,臥看行云,倦極而眠。詩人這種坐臥不寧的舉動,正委婉曲折地表現了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突出了題意的“恨別”。沈德潛評論此聯說:“若說如何思,如何憶,情事易盡。‘步月’、‘看云’,有不言神傷之妙。”(《唐詩別裁集》)這就是說,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說話,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形象中所蘊含的憂傷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詩味雋永,富有情致。

  尾聯回應次句,抒寫詩人聽到唐軍連戰皆捷的喜訊,盼望盡快破幽燕、平叛亂的急切心情。760年(上元元年)三月,檢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懷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陽西渚。這就是詩中“乘勝”的史實。當時李光弼又急欲直搗叛軍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國家復興,他自己亦可還鄉,天下可喜可樂之事,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這首詩以充滿希望之句作結,感情由悲涼轉為歡快,顯示了詩人胸懷的開闊。

  這首七律用簡樸優美的語言敘事抒情,言近旨遠,辭淺情深。詩人把個人的遭際和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寫,每一句都蘊蓄著豐富的內涵,飽和著濃郁的詩情,值得讀者反復吟味。[3]

  三、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題武關①

  杜牧

  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檣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②,戍旗長卷夕陽中。

  [注]①武關,在今陜西省丹鳳縣東南,戰國時秦置。楚懷王絕齊親秦,入武關為秦伏兵所執,客死秦國。 ②圣神:神圣天子;四海:天下統一。

  8.詩人“笑”懷王什么?為什么“笑”?請簡要分析。(5分)

  8.(5分)詩人“笑”懷王糊涂昏庸,聽信小人,放逐屈原,最終造成自己客死秦國,楚國國運衰敗的悲劇結局。(3分)詩人“笑”懷王是希望唐王朝統治者居安思危,吸取楚懷王的歷史教訓,任人唯賢,勵精圖治。(2分)

  9.詩中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任選兩種加以賞析。(6分)

  9.(6分)【答題示例】①擬人:首聯“碧溪留我武關東”一句詩人采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自己在武關的盤桓說成是“碧溪”的相留,這就將詩情十分自然地轉到對這一歷史陳跡的臨風聯想上來。②對比:頷聯“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兩句詩人用強烈的對比,將鄭袖得寵而“酣似醉”之態,與屈原遭放逐后的“憔悴”,形容枯槁、流落失意之色作鮮明的對比。通過小人得勢、賢臣見棄的形象對比,婉轉地抨擊了懷王的昏聵,鞭撻了鄭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賞析對比“山檣谷塹”與“弱吐強吞”或賞析對比“懷王”與“圣神”言之成理亦可)③類比、比喻:頷聯“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兩句詩人用鄭袖“嬌嬈”“酣似醉”,表現其嬌妒、得寵之態,而“酣似醉”的類比,足見懷王對他的寵幸和放縱;詩人用屈原的“憔悴”,表現其形容枯槁、失意之色,而“去如蓬”的比喻,足見屈原遭放逐后到處流落,無所依歸的漂泊生涯。形象地表現了懷王的昏庸。(賞析頸聯比喻“山檣”與“谷塹”,言之成理亦可)④借代:頸聯“山檣谷塹”代指昔日江山依舊,“弱吐強吞” 代指弱肉強食七國爭雄的局面。詩人通過對江山依舊、人事全非的慨嘆,說明楚懷王正是因為在人事上的昏庸才導致了喪師失地、身死異國的悲劇。(依據詩句賞析出一種修辭得3分)

  【鑒賞】

  這是一首詠史詩。公元839年(唐開成四年),杜牧由宣州赴長安,途經武關時,吊古傷今,感嘆時事,寫下了這首《題武關》。

  武關,在今陜西省丹鳳縣東南,戰國時秦置。作為千古形勝之地,詩人跋涉至此,不能不駐足憑吊一番。所以首聯開門見山,敘述詩人來到了武關的東邊,清清溪水從眼前汩汩流過,好像在向行人訴說著前朝的史事;舉目眺望,可笑當年那昏庸懦怯的懷王入關投秦,一去不返,如今除了關塞依舊,沒有留下任何遺跡。這里詩人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自己在武關的盤桓說成是“碧溪”的相留,這就將詩情十分自然地轉到對這一歷史陳跡的臨風聯想上來。

  “一笑懷王跡自窮”,是詩人對楚懷王的悲劇結局的嘲弄,其中更有對懷王其人其事的感嘆、痛恨和反思。因此,頷聯緊承這一脈絡,以歷史家的嚴峻和哲學家的深邃具體地分析了“懷王跡自窮”的根源。楚懷王原任命屈原為左徒,內政外交均很信任他。后來由于上官大夫的誣陷,懷王漸漸疏離了屈原。秦國見有隙可乘,就派張儀至楚,以重金收買了上官大夫靳尚之流,并賄賂了懷王稚子子蘭和寵姬鄭袖,讒害屈原。懷王在鄭袖、靳尚等一群佞臣小人的包圍下,終于走上絕齊親秦的道路,放逐了屈原。最后懷王為秦伏兵所執而客死秦國。此后楚國國運日益衰敗,一蹶不振。從這段歷史可以看到,懷王的悲劇結局完全是由于他親小人、疏賢臣的糊涂昏庸所致,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因此,詩人在頷聯中以形象化的語言,極為深刻地揭示了這一內在的根源。這兩句詩對比強烈,內涵豐富。鄭袖“嬌嬈”,可見其嬌妒、得寵之態,而“酣似醉”,足見懷王對他的寵幸和放縱;屈原“憔悴”,可見其形容枯槁、失意之色,而“去如蓬”,足見屈原遭放逐后到處流落,無所依歸的漂泊生涯。詩人正是通過小人得勢、賢臣見棄這一形象的對比,婉轉而深刻地指責了懷王的昏聵,鞭撻了鄭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由此思之,詩人在瞻眺武關時,面對“懷王跡自窮”的現實,不能不付之一笑。

  頸聯在構思上是個轉折,從對歷史的沉思、敘述過渡到抒發眼前的感喟。如桅桿聳立的峰巒,似壕溝深長的山谷依然存在,而弱肉強食七國爭雄的局面卻象過眼煙云盡已成空。詩人通過對江山依舊、人事全非的慨嘆,說明“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劉禹錫《金陵懷古》)的歷史教訓。楚懷王正是因為在人事上的昏庸才導致了喪師失地、身死異國的悲劇。從這一意義來說,這一聯的感慨實際上是對上聯所敘述史事的寓意的進一步延伸。

  最后,詩人的眼光再次落到武關上。如今天子神圣,四海一家,天下統一;武關上長風浩蕩,戍旗翻卷,殘陽如血。這一聯是全詩的出發點。杜牧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他的理想社會就是盛唐時期統一、繁榮的社會。但是晚唐時期,盡管形式上維持著統一的局面,實際上,中央王朝在宦官專權、朋黨交爭的局面下勢力日益衰敗,地方藩鎮勢力日益強大,幾乎形成了“無地不藩,無藩不叛”的局面。這不能不使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和憂國憂民之心的詩人憂心忡忡。面對唐王朝漸趨沒落的國運,詩人站在武關前,思緒萬千。于是對歷史的反思,對現實的憂思,一齊涌上心頭,形于筆底。他希望唐王朝統治者吸取楚懷王的歷史教訓,任人唯賢,勵精圖治,振興國運。同時也向那些擁兵割據的藩鎮提出了警戒,不要憑恃山川地形的險峻,破壞國家統一的局面;否則,不管弱吐強吞,其結局必將皆成空。這首詩起于武關,落于武關,將與武關相聯的特定的歷史情節和山川形勝的自然背景構筑在一起,上下千年,思緒縱橫,立意深沉而含蘊。[2]

  四、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

  隴頭吟

  王維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余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海西頭

  【注】?“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為主征戰殺伐之星。“典屬國”指掌管歸附的少數民族事務的官,品階不高。

  8.簡要概括此詩典型人物的三個典型生活場景,并簡要分析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5分)

  8.長安少年戍樓看星、隴上行人月夜吹笛、關西老將駐馬流淚。(3分)三個生活場景是邊關戰士一生歷程的縮影:少年渴望建功立業、青年在笛聲中吞咽痛苦、老年沉淪邊疆掌管少數民族事務。(2分)

  9.這首詩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9. ①用對比手法(反襯)。開篇長安少年戍樓看星,寫出其雄心滿情,渴望效命邊關、建功立業之豪情,格調昂揚;隴上行人月夜吹笛、關西老將駐馬流淚,寫出人物之艱苦悲傷、憂愁滿懷,與上文構成轉折,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寫更鮮明抒發了對邊地生活艱辛而朝廷賞罰不公的慨嘆,言近旨遠,發人深省。(手法名稱,結合詩句解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各2分;分析對比,也可以是“麾下偏裨萬戶侯”與“駐馬聽之雙淚流”的關西老將形成鮮明對比,副將封侯,身經百戰的老將沉淪卻依然沉淪邊關,突出了對朝廷賞罰不公的感慨。)

  ②用了用典(類比)的手法。尾聯用了蘇武的典故,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多年,以致符節上的旄繐都落盡了,如此盡忠報國,也不過做了個典屬國那樣的小官。尾聯看似安慰關西老將,實際蘇武與關西老將類比,說明朝廷不公,功臣得不到封賞古來如此。從而深化了詩的主題。

  【鑒賞】

  這是王維用樂府舊題寫的一首邊塞詩,題目一作《邊情》。一、二兩句,先寫一位充滿游俠豪氣的長安少年夜登戍樓觀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現了他渴望建立邊功、躍躍欲試的壯志豪情。起句很有氣勢。然而,底上突然筆鋒一轉,順著長安少年的思緒,三、四句緊接著出現了月照隴山的遠景:凄清的月夜,荒涼的邊塞,在這里服役的“隴上行人”正在用嗚咽的笛聲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說,長安少年頭腦里裝的是幻想;那么,隴上行人親自經受的便是現實:兩者的差別何等懸殊!寫到這里,作者的筆鋒又一轉:由吹笛的隴上行人,引出了聽笛的關西老將。承轉也頗頓挫有力。這位關西老將“身經大小百余戰”,曾建立過累累軍功,這不正是長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標嗎?然而老將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將,有的已成了萬戶侯,而他卻沉淪邊塞!關西老將聞笛駐馬而不禁淚流,這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這四句,是全詩的重點,寫得悲愴郁憤。關西老將為什么會有如此悲劇的遭遇呢?詩中雖未明言,但最后引用了蘇武的典故,是頗含深意的。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邊上持節牧羊十九年,以致符節上的旄繐都落盡了,如此盡忠于朝廷,報效于國家,回來以后,也不過只做了個典屬國那樣的小官。

  清人方東樹推崇這首詩說:“起勢翩然,關西句轉收,渾脫沈轉,有遠勢,有厚氣,此短篇之極則。”(《昭昧詹言》)在十句詩中,作者把長安少年、隴上行人、關西老將這三種類型的人物,戍樓看星、月夜吹笛、駐馬流淚這三個不同的生活場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就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今日的長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隴上行人,后日的關西老將?而今日的關西老將,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隴上行人,前日的長安少年?詩的主旨是發人深省的。

  五、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

  歐陽修

  繞郭云煙匝幾重,昔人曾此感懷嵩。

  霜林落后山爭出,野菊開時酒正濃。

  解帶西風飄畫角,倚欄斜日照青松。

  會須乘醉攜嘉客,踏雪來看群玉峰。

  [注]此詩寫于作者被貶滁州期間。懷嵩樓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貶為滁州刺史時所建。

  8.第二聯所寫景物有什么特點?全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5分)

  不畏寒霜,富有生機。深秋時節,霜林木落,群山爭出,野菊競放。(3分)昂揚向上,豪放達觀。(2分)

  9.請從虛實角度對全詩作簡要賞析。(6分)

  前三聯是實寫,最后一聯是虛寫。實寫軒中與郡僚小飲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虛寫來日攜客踏雪看群峰的場景。(4分)虛實結合,拓寬了意境,豐富了情感。(2分)

  【鑒賞】

  《醉翁亭記》是每個中學生所熟悉的,這首詩的寫作年代差不多與之同時。詩中表現出詩人傲岸的性格,堅強的意志,嶙峋的風骨。

  首聯寫滁州城云遮霧繞,雖然不是“黑云壓城城欲摧”,但重重的云煙卻也叫人艱于呼吸。“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詩人不禁感慨萬端。感慨之后,不由想起和自己有著相似經歷和命運的李德裕。

  頷聯寫得最妙,秋風瑟瑟,“無邊落木蕭蕭下”,可群山卻爭相露崢嶸,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是誰也扼殺不了的。面對“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2]”的野菊花,即使沒有陶淵明那樣閑情逸致,不妨對菊舉杯,來個“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頸聯寫詩人面對凜冽的西風,解帶披襟而笑納之;耳聞悲鳴的畫角,卻無“城上斜陽畫角哀”之凄涼。紅日西墜,倚著欄桿,“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詩人突然吟起沈約的《寒松》:“梢聳振寒聲,青蔥標募色。疏葉望嶺齊,喬干臨云直。”

  尾聯和林逋的《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出于同一機杼,但有更深一層的含義。“秋風秋雨愁殺人”,這算不了什么,哪怕是“雪壓冬云百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的數九寒冬也嚇不倒,詩人還要邀上幾個肝膽相照的朋友,再來懷嵩樓,看“積雪浮云端”,看“瓊樹似新裁”,這才叫做“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此時,詩人不知又會寫出怎樣超凡脫俗的新篇章。

  六、古代詩歌閱讀(11分)

  讀下面這首律詩,完成8-9題。

  北歌

  佚名

  北漠清霜雁飛低,狼煙又近起鐵衣。

  山暗雪凝寒煙冷,沙白風緊孤豺啼。

  影孤鐘盡音渺渺,燈昏酒濁霧靡靡。

  傷心銀發遙入夢,家慈門倚鄉音稀。

  注:①佚名:戍卒名不傳。②稀:依稀。

  8.“一首《北歌》,寫盡邊人蒼冷傷怨形色,只欲使人淚下”,請結合全詩,就其中的人物形象,談談你對此評述的看法。(5分)

  9.簡要賞析后兩聯的藝術特色。(6分)

  七、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蔣興祖女

  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

  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

  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注]①雄州:今河北雄縣。②蔣興祖女:宜興(屬江蘇)人。父蔣興祖,靖康時陽武令,金人入侵時死于國難。其女被金兵擄去,北行途中作詞題于雄州驛。

  8.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轆轆車聲如水去”是怎樣表達感情的?(5分)

  8.①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國破家亡以及難以歸鄉的苦痛之情。(2分)

  ②運用比喻的手法抒情,把不停前行的囚車聲比作不斷的流水聲,用漸漸遠去的車聲表達了作者離故鄉越來越遠、再也無法返回的痛苦心情。(比喻,2分;分析1分。手法如果答“以實寫虛”可得1分)(共5分,意思對即可)

  9.本詞前半部分與后半部分在抒情方式上側重點不同,請以“月照孤村三兩家”和“萬結愁腸無晝夜”為例作簡要分析。(6分)

  9.前半部分側重于借景抒情。(1分)“月照孤村三兩家”是借景抒情,描繪了一幅只有三兩戶人家的荒村景象,不僅揭示了金兵燒殺擄掠造成的慘象,更襯托出作者被擄離鄉、身陷異地那種無比悲苦的心境。(2分)后半部分側重于直抒胸臆,(1分)“萬結愁腸無晝夜”直寫作者到了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突出了國破家亡的悲哀。(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鑒賞】

  這是北宋滅亡之際一位被金人虜去的弱女子寫的詞,描述被虜北行之經歷,抒發國破家亡之巨痛。作者之父本是陽武(河南原陽)縣令,在金兵南侵圍城時,奮勇抵抗,壯烈殉國,妻、子一同遇難。“其女為賊虜去,題字于雄州驛中,敘其本末”(韋居安《梅磵詩話》)。由此可以想見作者寫作此詞時揪心泣血的情景。雄州,河北省雄縣。

  開頭兩句,寫被金人用車載向北方出發時的情景。“朝”,點明出發的時間是在早上;“云”,點明出發時的環境氣氛是那么慘淡,陰云密布;“橫度”,形容陰云突如其來地漫過來。首句看似寫景,渲染自然氣候之惡劣;實是暗喻當時政治風云的突然變化,形勢險惡。一個“橫”字,把作者那種禍從天降的特殊感受強調了出來。因此,次句“轆轆車聲如水去”就直道其事了。“轆轆”,象聲詞,形容車輪聲。杜牧《阿房宮賦》有“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之句,那是描寫六國宮妃被虜秦宮之后的可悲生活,這里是寫作者被虜北上、乘敵囚車、不知所往的慘痛情景。“如水去”,既寫出被虜婦女之眾多,又表達了將一去不返的痛苦心境,比喻生動,含意深長,道盡了國勢危亡、一蹶不振,身為俘虜、前途茫茫的深哀大痛。

  緊承“去”字,作者用“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再描寫沿途之所見。“白草”,我國西北地區所產之草,干枯時成白色,故名。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有“北風卷地白草折”、“平沙莽莽黃入天”之句,那是描寫天山一帶苦寒荒涼的景象;作者在此借用字面,渲染出河北秋季枯草遍地、一片不毛的氣氛。在這慘淡蕭索的背景之下,只見月光清冷地照著只有三兩戶人家的荒村,孤零零地,沒有一點活氣。作者描述敵占區是這樣地衰敗不堪,凄涼已極,不僅揭示了金兵燒殺虜掠造成的慘象,更襯托出作者被虜離鄉、身臨異地那種無比悲苦的心境。上句側重寫白天之所見,下句側重寫夜晚之所見,而又互文見義,彼此映襯,合成一幅北國荒寒圖,作者的滿眼血淚、一腔悲哀也正涂染其上了。

  上片寫開始被押北行途中的情景;下片寫繼續北行直至雄州的情景。上片側重寫所見,以寫景為主;下片側重寫所思,以抒情為主。

  “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這是繼續被押北行途中的一個特寫鏡頭。作者眼看敵占區荒涼凄冷的景象,心頭充滿了國破家亡的悲哀,忽然看到鴻雁從北往南地飛去,不禁更撩起了對故鄉的懷念、對親人的追思。然而父母兄弟均死于敵手,即使鴻雁能夠傳書,自己又不知道投書給誰,何況自己身為俘虜,失去自由,不僅不能象鴻雁那樣飛向南方故土,恐怕連投書的自由也沒有。這種種愁思,郁結難解,使得愁腸寸斷,簡直達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不知如何是好了。

  就在這種度日如年的愁境中,“漸近燕山”,來到雄州,離金邦的京城——那在燕山腳下的燕京(即中都,北京市)已經不遠了。這句既照應詞題,又開啟下句“回首鄉關歸路難”。空見飛鴻南去,自己身陷異域,只能回頭遙望那難舍難忘的故國鄉土,可要順著此路回去就比登天還難了。作者強烈的懷國思鄉之情,深沉的亡國喪家之恨,無可奈何的身為敵俘之悲,已經絕望的永別家園之痛,在此一齊傾訴出來,字字飽含著血淚。全詞“寥寥數十字,寫出步步留戀,步步凄惻”(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的家國之恨,被虜之痛,懷鄉之情,仔細體味,真是撼人肺腑、感人涕下。

  雖然全詞寫的為個人的不幸,卻反映出當時廣大人民的普遍遭遇。

  八、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長安秋望

  趙嘏

  云物①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②。

  【注】①云物:云霧。②“南冠”“楚囚”,典出《左傳》,為囚徒的代稱。

  8.頷聯歷來為人稱道,請從意境和手法兩個角度分析寫景的妙處。(6分)

  8.解析:本題從意境和表現手法考查對詩歌的鑒賞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解答此題要從整體把握詩歌內涵的基礎上進行。答案:從意境上看:寥落的晨星,南歸的雁陣,哀婉的笛聲,倚樓吹笛之人,營造了一幅凄清的畫面,烘托出內心的悲涼之情。從手法上看:①視覺和聽覺多角度寫:“殘星幾點”“雁橫塞”“人倚樓”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②動靜結合:“雁橫塞”是動態,“殘星”“人倚樓”是靜態。(意境2分,手法4分,共6分;答“遠近視角變化”“詩中有畫”等酌情給分)

  9.請結合“籬菊”“渚蓮”“鱸魚”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5分)

  9.解析:本題從意象角度把握作者的感情態度,能力層級為D級。解答此題結合注釋和寫作背景等。答案:竹籬旁邊紫艷的菊花,閑雅靜穆;水塘里面的蓮花,紅衣脫落,枯荷敗葉,滿面愁容;家鄉的鱸魚正美。詩人以靜賦“菊”,以“愁”狀蓮,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鱸魚正美”引用典故,表達了詩人的故園之思和歸隱之意。 (分析3分,感情2分,共5分)

  【鑒賞】

  這首七律,通過詩人望中的見聞,寫深秋拂曉的長安景色和羈旅思歸的心情。首聯總攬長安全景。在一個深秋的拂曉,詩人憑高而望,眼前凄冷清涼的云霧緩緩飄游,全城的宮觀樓閣都在腳下浮動,景象迷蒙而壯闊。詩中“凄清”二字,既屬客觀,亦屬主觀,秋意的清冷,實襯心境的凄涼。正是這兩個字,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頷聯寫仰觀。“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態。景物描寫見聞動靜的安排,頗見匠心。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陣,這是秋夜將曉時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樓笛聲又為之作了饒有情韻的烘托。晨曦初見,西半天上還留有幾點殘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詩人的注意力正被這景象所吸引,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尋聲望去,在那遠處高高的樓頭,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桿吹奏橫笛。笛聲那樣悠揚,那樣哀婉,是在喟嘆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里、懷遠人?吹笛人喲,你只管在抒寫自己內心的衷曲,卻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這樣地使聞者黯然神傷嗎?這一聯是趙嘏的名句。據《唐詩記事》卷五十六記載,詩人杜牧對此贊嘆不已,因稱趙嘏為“趙倚樓”。杜牧如此激賞,鞏怕就是由于它選景典型、韻味清遠的緣故。

  頸聯寫俯察。夜色褪盡,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歷歷可辨:竹籬旁邊紫艷的菊花,一叢叢似開未開,儀態十分閑雅靜穆;水塘里面的蓮花,一朵朵紅衣脫落,只留下枯荷敗葉,滿面愁容。紫菊半開,紅蓮凋謝,正是深秋時令的花事;以“靜”賦菊,以“愁”狀蓮,都是移情于物,擬物作人,不僅形象傳神,而且含有濃厚的主觀色彩。目睹眼前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紅艷滿塘的蓮花,使人不禁會生出紅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而籬畔靜穆閑雅的紫菊,儼然一派君子之風,更令人憶起“采菊東籬下”的陶靖節,油然而起歸隱三徑之心──寫菊而冠以“籬”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聯所寫清晨的長安城中遠遠近近的秋色,無不觸發著詩人孤寂悵惘的愁思;末聯則抒寫胸懷,表示詩人毅然歸去的決心:家鄉鱸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為何來!“鱸魚正美”,用西晉張翰事,表示故園之情和退隱之思;下句用春秋鍾儀事,“戴南冠學楚囚”而曰 “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之無謂與歸隱之不宜遲。

  詩中的景物不僅有廣狹、遠近、高低之分,而且體現了天色隨時間推移由暗而明的變化。特別是頷頸兩聯的寫景,將典型景物與特定的心情結合起來,景語即是情語。雁陣和菊花,本是深秋季節的尋常景物,南歸之雁、東籬之菊又和思鄉歸隱的情緒,形影相隨,詩人將這些形象入詩,意在給人以豐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氣氛的渲染,高樓笛韻的烘托,思歸典故的運用,使得全詩意境深遠而和諧,風格峻峭而清新。

  九、閱讀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題目。(11分)

  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

  李珣

  古廟依青嶂①,行宮枕碧流②。水聲山色鎖妝樓③。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還暮④,煙花春復秋⑤。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⑥。

  【注釋】

  ①古廟:指巫山神女之廟。②行宮:古代天子出行時住的宮室。這里指楚王的細腰宮。

  ③妝樓:指宮女的住處。

  ④云雨朝還暮:宋玉《高唐賦》說,楚王夢一神女,自稱“妾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⑥行客:指途經巫山之過客。

  8.賞析上片首句中“依”和“枕”的妙處。(5分)

  8.【答案】(5分)“依”是“依偎”,“枕”是“枕著”。(1分)作者用這兩個字,運用擬人修辭手法,(2分)寫出了古廟和青嶂、行宮和碧流的依存關系,從舟中遠望過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巒,行宮以碧水為枕藉。古廟、行宮、山、水這些景點,一經詞人用“依”、“枕”二字加以連綴,便構成了一個整體結構。(2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語言的能力。主要考查“煉字”。回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分析詞語的本義、語境義、象征義和修辭的表達效果。

  9.對于這首詞的最后一句,有人評價:“極具真情,無理而妙。”請談談你的看法。(6分)

  9.【答案】(6分)最后一句寫“行客”“多愁”,言外之意,是“猿啼”所引發,故有“何必”之語,似在埋怨猿猴。實際上,“行客”有愁,與外物何干?此為“無理”;(3分)但符合作者此時此地的心情,恰如其分而又深刻濃郁,是為“而妙”。(3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需要學社抓住關鍵詞,何為“無理”,為何“而妙”,聯系詩歌內容進行分析。

  【鑒賞】

  李珣,在花間詞派中是位很有特色的詞人。以小詞為后主所稱賞。前蜀亡,不仕。詞多感慨之音。這首詞《草堂馀別集》著錄時,調下有題《巫峽》,又注:“一作《感懷》”,含思凄絕,很可能是后期的作品。

  《巫山一段云》,當和《巫山女》、《高唐云》一樣,受宋玉《高唐賦》的啟示而詠巫山神女的故事。《教坊記?曲名》已予著錄,足見早在盛唐就已流行于世。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李珣《巫山一段云》詞二首下,注云:“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女冠子》則述道情,《河瀆神》則詠祠廟,大概不失本題之意,爾后漸變,去題遠矣。如此二詞,實唐人本來詞體如此。”這首歌辭緣題發揮,保留了早期詞的特色。

  起拍“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古廟,指巫山下供奉神女的祠廟。陸游《入蜀記》卷六:“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祝史(道觀主事)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時,有絲竹之音往來峰頂,山猿皆鳴,達旦方漸止。廟后山半有石壇,平曠,傳云夏禹見神女授符書于此。壇上觀十二峰,宛如屏障。”行宮,猶離宮,帝王出京臨幸的宮室。這里指楚靈王所筑細腰宮遺址。《入蜀記》卷六:“早抵巫山縣,……游楚故離宮,俗謂之細腰宮。有一池,亦當時宮中燕游之地,今堙沒略盡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山奇麗。”從舟中遠望過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巒,行宮以碧水為枕藉。古廟、行宮、山、水這些景點,一經詞人用“依”、“枕”二字加以連綴,便構成了一個整體結構。接著,用“水聲山色鎖妝樓”句。把人們的視線吸引到了“妝樓”。妝樓,指細腰宮里宮妃的寢殿,位于山水環抱之中。以少總多。這里著一“鎖”字,給人以幽閉的印象,由此也就很自然地會聯想到生活在這個“不得見人的去處”的宮妃孤寂難耐的心境;復以“往事思悠悠”收束上片,逗人遐想。

  過片緊承上片結句,以宋玉《高唐賦序》所說神女“居巫山之陽”,“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故事,極寫春秋易節、時序交替引起宮妃凄楚的內心感受。歇拍“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況聞見催人淚下的猿啼呢。以景結情,語淺情深。詞人借助孤舟行客的感受,發思古之幽情,而其傷今之意隱然自在不言之中。

  這首詞上片勾畫舟中所見,下片抒寫舟中所感。它以楚王夢見巫山神女為基點,隨意生發開去。由細腰宮妃而行客,再由行客而推及自己,觸景生情,寄意幽邃,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在現存的李珣詞里,它是一篇構思別致的名作。

  十、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浣溪沙

  無名氏

  剪碎香羅浥①淚痕,鷓鴣聲斷不堪聞,馬嘶人去近黃昏。

  整整斜斜楊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風月更消魂。

  [注]?香羅,即香羅帕,男女定情時饋贈的信物;浥,沾濕。

  8.“剪碎香羅浥淚痕”一句中的細節描寫表意豐富,請簡要分析。(5分)

  8.【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解析】解答本題要抓住詩歌中的細節描寫,結合詩人的

  思想感情進行全面理解。

  【參考答案】將定情信物剪碎反應出女主人公不忍分別又不得不訣別的強烈

  情感;(3分)淚水浸濕了剪碎的香羅,可謂悲痛之極。(2分)

  9.從情與景關系的角度,分別對詞的上闋和下闋作簡要分析。(6分)

  9.【命題立意】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現手法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題需要結合詩歌內容,分析上下闕情與景關系的不同。

  【參考答案】上闋以哀景襯哀情(正襯),鷓鴣的哀鳴,馬的嘶叫,在黃昏

  的暮靄中,進一步襯托別離的痛苦。(3分)下闋樂景襯哀情

  (反襯),楊柳陌,杏花村景色優美,卻更觸發對戀人的無限

  思念、留戀,倍增其哀。(3分)

  【鑒賞】

  這首詞是一位未留名的姓的作者用篦刀刻在蔡州瓜陂鋪的青泥壁上的。

  詞的上片是追憶與愛人別離時的情景。香羅帕一般是男女定情時饋贈的信物,現在將它剪碎來揩拭離人的眼淚,真是悲痛之極。接下來兩句用景物描寫進一步烘托和渲染別離的悲痛。就在這剪碎香羅,淚眼相看,痛苦訣別之際,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鷓鴣哀鳴,和著催人遠行的聲聲馬嘶,又在黃昏的沉沉暮靄中斷續相和,更使得這一對多情的離人肝腸寸斷。

  下片寫與愛人別離后的愁思。跟上片不同,沒有從正面著筆,而只是寫旅途風光,妙處就在從這一路風光中不難體味這可憐朋友的愁思。他一路行來,走過種著或成行或斜出的楊柳樹的道路,穿過傍著或疏或密杏花林的村莊,這些景色不可謂不清美宜人,可是在離開了心上人的男主人公眼中,它們只能更加勾起對已訣別的愛人夢幻般的思戀。待到結束一天的旅途勞頓,投宿到鄉間一所小旅店歇息下來,雖有清風明明,卻丟失了花前月下的愉悅生活,真是感觸萬千。

209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lanarhoades无套大片| 张国强个人简历| 电影丑闻| 荒野求生电影完整版|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电影《48天》免费观看全集|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视频| 山本裕典| 情欲网站| 天地姻缘七仙女演员表| 《起风了》数字简谱|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 刑道荣| 在线免费污视频| 屠夫小姐在线播放| 恋爱症候群| 炊事班班长述职报告| 欧美一级黄色录像| 奇米8888| 温州新闻| 徐情| 贝德弗智能锁怎么样| 一路向东电影| 南来北往老婆别哭100集 | 范冰冰激情视频| 王瑞儿视频| 周柯宇个人资料| 假如爱有天意| 河南地图全图可放大| overwatch| 笔仙2大尺度床戏| 免费成年人| teen| 刘蕾| 83版霍元甲全部演员表| 温性的水果有哪些| 勇敢的心演员表| 黑木美纱| game newage| outlander| 孤芳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