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經驗分享
“高考狀元” 一般指中國大陸地區“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各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高考成績第一名。按照高考分數是否加分分為“裸分狀元”與“加分狀元”。按照高考分科分為“文科狀元”與“理科狀元”。另外還有“復讀狀元”。長期以來,高考狀元作為中國各地區高考的第一名,因其特有的商業價值和教育影響引起了全社會的強烈關注。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高考狀元相關學習經驗分享。具體內容如下,全文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狀元經驗:一路狂奔闖清華
狀元求學路
不知不覺間,時間猶如白駒過隙,來到清華已幾個月了。每日忙忙碌碌地騎著單車穿梭在繁華而日漸寒冷的清華校園,總是不自覺地回想起那溫暖如春的海島,那嬉笑打鬧的中學時代,那為了心中的目標而實實在在奮斗的年華。
夢之伊始
小時候,大人們就告訴我,上大學就一定要上清華大學,也就是從那時,稚嫩的心中就暗暗立下了目標。從此,這個夢想就扎根于我的心中,我很快地成長著,它亦隨著我生根發芽,越發壯麗……
可以說從小學開始,我就是一個很乖的小孩,或許就是這樣,我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很平凡的小孩——長得很平凡,成績亦然。一切的轉折都是初二的那次英語能力競賽開始的……
當時我很鬼使神差地考過了學校的初賽,于是在一股不服輸的沖動下,日日夜夜沒完沒了地捧著本復習書看了好幾個星期,最后居然在全省的決賽中拿到了一等獎。從那一次我也意識到了,原來我也可以出類拔萃的,只要我肯付出。于是我就暗下決心:什么時候也考個第一給大家瞧瞧。從此以后,我在同學口中所謂的神話開始了:每天晚上看書到2點,還是在廁所的昏暗燈光下。或許是上蒼看到我夜宿廁所的決心和付出吧,我的成績提得很快,從原來年級百名開外一路“黑”進了前十。當時一大群贊美之辭猶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地涌來,但我表現可以用一件事來形容:一百萬RMB突然掉在我面前,我亦昂然飄過……但我始終是沒撿的,或許就是這狂喜之下的絲絲淡定,才讓我接下來的路走得坦坦蕩蕩吧。
三年逐夢
自從升入高中,我就暗暗和心中的夢想較上勁了,當看著黑板上倒計時的數字越寫越小,我會默默地為自己祈禱,向佛祖,向上帝,向元始天尊,幾乎所有的信仰收集者我都在心中拜過。最滑稽的是,直到現在,我始終認為自己是個地地道道的無神論者。
高中進入了學校的直升班,這時感覺初中在普通班的優越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放眼一瞧四周,仿佛都是牛人,自己就是一粒投進大海的沙子,悄無聲息了。為了心中好不容易復蘇的夢,我心中大吼一聲——拼了!于是乎,我又拿出拼命三郎的干勁,不要命地熬啊熬,期盼著能熬出出息來。
可以說開夜車的那半年我幾乎是模模糊糊地度過的,走路不知東西南北,簡直走著走著就會睡著。到了最后,幾乎是逢課必睡,只是看老師的嚴厲程度來決定睡覺的時間長短而已。這一輪的熬夜并沒有換來我預期的好成績,相反,身體還被累垮了,而且由于上課常常打瞌睡,老師講的很多內容都沒有聽到,學習上明顯感覺力不從心。最終,熬夜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千萬不要開夜車,上課時認真聽講最重要。
于是,我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學習節奏,充分利用上課時間學習,下課以后就把老師講的內容溫習完以后稍微做點拓展練習,堅決不再開夜車。這樣,成績一直穩中有升,最后遠遠把年級第二名甩在了身后(總分比第二名多50分),甚至在之后所有大考、小考中從未被拉下馬來。慢慢的,我就漸漸進入輕松的學習狀態,可以說,最后我不是我們班學習最勤奮的人,但至少算得上學得最巧的人。
雖然成績一直穩中有升,但我的道路倒也曾出現過微微的波瀾,一向走得毫無阻礙的我在清華的自主招生考試中落榜,看著電腦屏幕前那超低的分數,我感覺自己就好像沒上過高中一樣。想想,自認為優秀的我,在全省的競技中連前十都進不了,那又何來希望?
一陣的頹廢之后,我突然憶起,不是我不好,是清華自主招生出的題不好,它走的是“高雅”路線,我卻是個“親民黨”。高深的試題,的確適合選拔有所突出的學生,但并不適合我。我要將親民進行到底!說到親民,其實便是不走難題深題的路線,而是一切從易抓起,因為高考大部分的試題都是中等難度的,只有少量題目才會具有區分度,那我又何不從大處著手,再來抓小處的細節呢?于是乎,不再扎堆競賽題目,安安分分地做著各省的高考真題、模擬試題,從本源抓起。從那刻起,我知道,清華的夢已越來越近。
夢的結局
做夢做得很辛苦,終于天亮了,我走到了清華園,夢的結局很美,但我認為,追夢本身更美。可以說我的高中三年過得很平凡卻又如此讓人終身難忘,我想,和同學們一起笑一起哭的場景將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雋永生命。所以,學弟學妹們,享受高三吧,拋去繁重的升學壓力,高三有著太多太多的感動與深刻需要我們銘記。只要你時刻銘記著,高三不是大難將至的前兆,而是同甘共苦走過高中的朋友們相處的最后一年。當浮華褪盡,一切輪回,或許你會在這找到最雋永的時光……
我還想送你們一句話:其實學習是個枯燥的過程,其真正的意義就是我們能在這枯燥中擺脫枯燥,尋覓快樂。
狀元抓分手
一、對待自己:面對成績,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人生不是競技場,不必把撞線當成最大的光榮。作為高考制度下的學生,在學習上我們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但是不能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要踏踏實實地學習,只要努力地學習,只要問心無愧地學習,就是自己的英雄。
二、對待生活:高中制度是磨人的。這個時候,我特別注意善待自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健康,我們何從談學習?身體健康,學習也就會特別得有效率;學習得太過火,對身體就會產生一定的傷害。這個時候,就有一對勤奮學習與保持身體健康兩者之間的矛盾,它們既對立又統一。如何對待它們?我只能說:要有度。就要從自己的各個方面進行考慮:學習成績、身體狀況、對待高考的態度、家庭狀況……不管怎么說,我認為:保持身體健康比高中成績單上的數字更加重要。
三、對待學習:我有自己的一套經驗——“培養題感”“少熬夜”。其實如果學習熟能生巧之后,雖說不上手到擒來,卻可以是心中有數了。我并不提倡題海戰術,因為我們沒有必要將相同類似的題目翻來覆去的做,我們只需要將相似的題目相互比較深思,總結出解這種題目的方法。所謂“題感”,類似我們英語上常提的語感。
四、“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經歷,身體條件,這也決定著適合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大不相同,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就自己的經驗來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
(作者簡介:陳寧,2009年海南高考理科狀元,高考成績:綜合分900分,其中語文784分,數學830分,英語812分,物理842分,化學757分,生物824分?,F就讀:清華大學電子系。)
浴火而重生——高考狀元的坎坷求學路
很難對一年的時間與“高考狀元”的榮譽進行衡量,但如果人生中的風浪注定要來臨,我們應該有勇氣去面對。
人生不可能不遭遇失敗,一個人的目標越遠大,他遇到的失敗就會越多。最后成功的人不是由于他們一直成功,而是由于他們在遭遇失敗的時候表現得堅強;最后失敗的人也不是由于他們一直失敗,而是在某一次失敗面前他選擇了放棄。
在整個高中階段,我從沒考過年級第一,因為班上總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女生壓著我。她高二高三兩年都是我們班班長,從高一到高三,她已經習慣了每次考試都拿第一名,工作能力也非常突出,還拿過學校演講比賽一等獎。她的夢想是北大,沒有人懷疑她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高三的時候她又被評為重慶市三好學生,高考可以加十分,這等于為她的夢想加上了“雙保險”。
然而終于有一次考試她沒有考過我,那就是高考。不是因為我考的好,而是由于她考的太差。北大當年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610分,她只考了608。由于有十分的加分,她仍然上了調檔線,但當時北大的調檔錄取比例是120:100,她非常不幸的成為了遭遇退檔的那20%中的一員——她落榜了。
錄取結果出來之后的一天,我們十幾個老同學在江津濱江路的一家茶館聚會。茶館里有一架鋼琴,因為顧客稀少的緣故,鋼琴師也懶得彈了。我們只顧聊天,她卻一個人悄悄的起身,坐到鋼琴前彈了起來。我對音樂一竅不通,聽不出是什么曲子,只覺得聲音極其優美而又極盡憂傷,她低著頭,彈得很認真、很慢,好像我們這些老同學根本不存在,只是在彈給她自己聽。叮叮當當的音符一個一個傳來,大家都沉默了,低下頭各自剝著擺在面前的花生。我們都知道她心中的失落,但此時,卻是沒有任何人、任何語言可以去安慰啊!
后來我們又到江邊的小攤去喝“夜啤酒”,男生和女生各坐了一桌。男生這邊要了啤酒,女生們則只點了一些小吃。我們正在吆五喝六的時候,她突然跑了過來,笑著說:“我們女生也要喝啤酒,給我們兩瓶。”過了一會兒又過來拿了一瓶。我們都沒太在意,直到散會的時候,才發現她已經醉得不成樣子,原來其它女生只喝了很小一杯,三瓶啤酒幾乎全是她一個人喝的。她原本是一個很文靜的女生,以前從來沒見她喝過酒,已經有點人事不清了,走起路來踉踉蹌蹌的,由兩個女生扶著,送她回家去了。
看著她們遠去的身影,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感受到高考的殘酷,一個每次考試都拿年級第一、各方面才能都很出眾的女生,僅僅因為一次考試的失誤,就被拒之于重點大學的門外。她的北大之夢,還能夠實現嗎?我無法想象,如果我遇到這樣的事情,將會怎樣。
后來我就去了北京、去了人大,在和一些老朋友的聯絡中,得知她在江津中學復讀,她的班主任,正是我們高三時的政治老師。其它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一年過得好快,等我大一的暑假回家的時候,才知道她已經成了全重慶的知名人物。因為她這次高考不僅上了北大的分數線,而且總分名列全重慶文科第一名,也就是“文科狀元”。她成功了。在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之后,經過一年的努力,不僅獲得了原本就該屬于她的北大錄取通知書,而且也用一年的時間為自己贏得了額外的勝利。
很難對一年的時間與“高考狀元”的榮譽進行衡量,但如果人生中的風浪注定要來臨,我們應該有勇氣去面對。高考尚且如此,我們在平時的考試中的一兩次失誤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個從來一帆風順、外表柔弱的女生尚能如此,我們中又有哪一個能以軟弱和逃避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失敗呢?人生不可能不遭遇失敗,一個人的目標越遠大,他遇到的失敗就會越多。最后成功的人不是由于他們一直成功,而是由于他們在遭遇失敗的時候表現得堅強;最后失敗的人也不是由于他們一直失敗,而是在某一次失敗面前他選擇了放棄。
失敗背后隱藏著更大的失敗,也隱藏著更大的成功,關鍵在于你如何選擇自己的態度。不要害怕失敗,我們就會獲得成功。愿你在因為某一次考試的失利而傷心難過的時候,能想起這個,激勵你從沮喪中抬起頭來,勇敢向前,去取得更大的勝利。